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帮 >

有关佤族的科普大全

佤族节日简介 佤族都有哪些传统民族节日
  • 佤族节日简介 佤族都有哪些传统民族节日

  • 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
  • 14822
佤族茶文化 佤族人日常都习惯怎样饮茶
  • 佤族茶文化 佤族人日常都习惯怎样饮茶

  • 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喝浓茶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
  • 20575
佤族在人去世后沿袭着怎样的丧葬习俗
  • 佤族在人去世后沿袭着怎样的丧葬习俗

  • 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在病垂危的时候,要杀猪、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认为病人的灵魂已去,要给其准备后事。人死后,拿几块半开放入死者口中,无半开可放茶叶、盐块或糖块代替。换上...
  • 21281
佤族婚俗简介 佤族姑娘出嫁都有哪些习俗
  • 佤族婚俗简介 佤族姑娘出嫁都有哪些习俗

  • 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主械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嫁时所戴的银器饰品一...
  • 23237
佤族祭祀 佤族人是怎样祭祀“龙摩爷”的
  • 佤族祭祀 佤族人是怎样祭祀“龙摩爷”的

  •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祭龙摩爷、做鬼,就是其中的重...
  • 5752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 翁丁村的民族风情
  •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 翁丁村的民族风情

  • 翁丁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的一个群山环抱的佤族村落,距离沧源县城约为30公里。全村有近百户人家,400余人口。由于至今仍保持着颇具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翁丁村又被人们称之为翁丁佤族原始部落。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
  • 23319
佤族小伙儿是怎样想心仪的姑娘表白的
  • 佤族小伙儿是怎样想心仪的姑娘表白的

  • 佤族小伙子一般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串姑娘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独个进行。姑娘的睡处也不固定,今天在自家里睡,明晚又到别家跟伙伴睡,有时是一个人睡,有时是三五一群宿在一处。“串姑娘”,就是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去玩。姑娘对于来“串”的小伙子,不管对小伙子是...
  • 14792
佤族历史 佤族的“司岗里”是怎样的古老传说
  • 佤族历史 佤族的“司岗里”是怎样的古老传说

  •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
  • 32076
佤族饮食简介 佤族有啥特殊的饮食习俗
  • 佤族饮食简介 佤族有啥特殊的饮食习俗

  • 佤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云南省。佤族地区盛产稻谷,并普遍种旱稻。佤族人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其次,也吃玉米、高粱、小红米、荞麦、江豆、绿豆。菜蔬有竹笋、辣椒、冬瓜、南瓜、洋丝瓜、红豆、架豆、大豆、茄子、芋头,有的人在自家的园圃地种有青菜、葱、蒜、韭菜和芫姜等。佤族...
  • 31415
佤族建筑简介 关于佤族建房有什么传说
  • 佤族建筑简介 关于佤族建房有什么传说

  • 佤族建房传说有几种说法,人类从司岗(山洞或葫芦)出来后受到岩燕搭巢的启示建盖房屋;一种叫“来改”的鸟教会人们建盖房屋;另有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三下西南,当时佤族先民吃的是山果野菜,住的是岩洞或树荫下,穿的是树叶兽皮。佤族王子听说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能人,想请他帮助摆...
  • 7425
佤族历史 佤族都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 佤族历史 佤族都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 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开发和建设阿佤山区,繁荣西南边疆的经济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反抗列强入侵,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斗争中,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英帝国主义势力多次侵入佤族地区,进行刺探情报、勘测地...
  • 10507
佤族木鼓是怎样产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 佤族木鼓是怎样产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人类从“司岗里”出来之后,不懂得怎么生活,没有什么娱乐,生活非常枯...
  • 27182
佤族民间传说: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 佤族民间传说: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 相传人类刚从司岗里出来的时候,是不会盖房子的,有的住在石洞里,还有的直接露宿山林,风来了风吹,雨来了雨淋,还经常被野兽侵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苦。落(人名)是部落中的一个老人,十分聪明,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焦急,但他老了,眼睛又瞎了,已经无能为力。他的儿子们决...
  • 25411
佤族妇女奇特的大耳环究竟是怎么回事
  • 佤族妇女奇特的大耳环究竟是怎么回事

  • 佤族妇女的耳环非常奇特,大得出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长6至7厘米,中间空心,朝耳背的一面加盖;有的象锣面,锣面直径达8厘米以上;有的还垂有许多银穗,走起路来窸窣作响,摇曳生姿。佩戴耳...
  • 16727
佤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何礼仪和禁忌
  • 佤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何礼仪和禁忌

  • 佤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在他们的礼尚往来、饮食习俗、禁忌习俗中都有诸多的体现。佤族爱喝酒。过去佤族喝的酒主要是自制的水酒,现在不仅喝水酒,也喝烧酒、米酒等。酒是佤族待客首要、起码的礼节。佤族敬酒讲究年龄大小,先敬老人,后敬年轻人。敬酒人将酒杯递给客...
  • 6004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多;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人口比国内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区,山岭重叠,平...
  • 31143
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 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鼓风情园表演歌舞,为孩子们录音录像存档。她高兴地说:“这是我们佤族文化的第一批传承人”。2003年以...
  • 22405
佤族饮食 佤族最具特的饮食代表都是啥
  • 佤族饮食 佤族最具特的饮食代表都是啥

  •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一般说来,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佤族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
  • 15592
揭秘“串姑娘” 佤族独具特色的恋爱方式
  • 揭秘“串姑娘” 佤族独具特色的恋爱方式

  •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单独活动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一直处于主动地位。串姑娘主要...
  • 19589
揭秘“司岗里”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 揭秘“司岗里”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
  • 20895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传统祭祀活动。在佤族聚居地区,每个佤寨都建...
  • 31798
佤族因何而得名?佤族历史简介
  • 佤族因何而得名?佤族历史简介

  • 佤族先民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秦汉以前称“濮人”;汉晋称“哀牢”;隋唐称“望蛮”、“朴子蛮”、“茫蛮”;宋元称“金齿”;明清称“古喇”、“生蒲”、“大佤”、“小佤”等等。关于濮人的族属,时下学界虽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永昌濮人是佤、德昂民族的先民...
  • 32026
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 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
  • 4910
佤族饮食 佤族人日常习惯以啥为主食
  • 佤族饮食 佤族人日常习惯以啥为主食

  • 佤族是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和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烂饭。其他地区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3餐,平时吃2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为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吃现舂,男女老幼全部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家庭饲养,有猪和牛、鸡。此外...
  • 10400
佤族文化 为何说佤族佤山是歌舞的海洋
  • 佤族文化 为何说佤族佤山是歌舞的海洋

  • 到过佤山的人们,却并不一定知道:佤山,是歌舞之乡,是歌舞海洋。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人喜歌好舞,能歌善舞。流传于佤族民间的歌舞,题材广泛,色彩斑澜,独具风格,蕴藏丰富,据不完全收集和统计,佤族舞蹈有21个种类,207个套路。按性质和内容划分,有原始古老的祭祀舞蹈,有反映劳动、传...
  • 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