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中醫治口渴的方法

中醫治口渴的方法

口渴在一般情況下是説明,我們的身體需要補充水份了,但是如果口渴的症狀在補充完水份後仍不能有效的緩解,並且長期需要大量的飲水才能緩解口渴的症狀,這個時候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異常,如果我們不能對症下藥,只靠補充水份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大家不防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口渴的症狀。

中醫治口渴的方法

病人常欲飲水或渴不思飲,謂之口渴。口渴一證,並非純屬津虛,與氣血也有密切關係。究其機理有五:一是氣鬱化熱,熱盛傷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虛陽浮;三是脾腎障礙,水津不布;四是腎陽衰憊,氣化失常;五是濕熱阻滯,津不上承。

除此以外,五臟陰虛,津不上濡而呈口乾不渴者有之;脾腎陽虛,水津不布而呈口乾不渴者亦有之。

氣鬱化熱,熱盛傷津:外感風寒,表衞閉鬱,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氣宣降失常,鬱結化熱,熱盛傷津,引水自救,口渴見矣!口渴兼見發熱、汗出,脈洪有力,自是熱盛傷津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傷寒、温疫一侵犯肺衞一氣鬱化熱一熱盛傷津一引水自救一口渴。

大量失血,血虛陽浮:血行脈中,謂之營陰;氣行脈外,謂之衞陽。血行脈中而不滲出脈外,有賴陽氣固攝,這一關係稱為血需氣固;吸人清氣有賴血載才能運行全身,這一關係稱為氣需血載。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營衞相依,氣血相戀,不即不離,親密無間。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血中清氣失去依託,浮越脈外而夾衞氣外泄,同時與衞氣偕行之水津亦隨氣從汗孔外泄,於是發熱、汗出證象見矣!汗出傷津,引水自救,則口渴證象亦見矣!口渴見於失血以後,兼見發熱、汗出脈大而芤,自屬血虛陽浮機理。其病理程序是:突然大量失血一血中之氣無血運載一浮越脈外隨其衞氣出表一津失氣團也隨其氣外泄一發熱、汗出一汗出傷津,引水自救一口渴。

上述兩種機理出現相同證象,卻有一寒一熱,一虛一實之異,前者屬於實熱,後者屬於假熱。

我們都知道中醫治療疾病的速度要比西藥慢,但是從長遠的療效上來説,還是中醫的效果比較好,很多疾病中醫不僅能治標,還能治本。我們不防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一下,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詢問醫生,並由醫生根據個生的實際情況來開方,切不可自己開方。

標籤: 口渴 醫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zh-mo/ke/jibing/g4py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