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帮 >

有关科举的科普大全

科举轶事:清代有考生因名字取得好成为状元
  • 科举轶事:清代有考生因名字取得好成为状元

  • 过去,一个举子能不能成为状元,按常理,按照那个时代正常的“规矩”,取决于他殿试的成绩。状元应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如同现如今的大学联考状元,完全是分数决定。但是,状元并不一定是殿试第一名,这里边的还掺杂着其它因素。相扑状元王嗣宗唐初,主考官权力是很大的,那时还没有殿试的制度,皇...
  • 3614
古代科举都考什么题 唐宋重诗词 武考重谋略骑射
  • 古代科举都考什么题 唐宋重诗词 武考重谋略骑射

  • 提起科举制,不少人就会想起八股文,似乎八股文就是科举制的代名词。其实,从明朝才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制度,显然不能代表科举制的全部。从正式创立科举制开始,包括后来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明清两朝,每次考试都分好几场。比如在明清两朝,科举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
  • 16501
古代科举雷人事 考生因大风刮跑卷子落榜
  • 古代科举雷人事 考生因大风刮跑卷子落榜

  • 古代的大学联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今天的大学联考虽然比较公平,但面对结果,仍会有考生不服气;古代,这种情况更不少。北宋初年,王嗣中参...
  • 26194
科举之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
  • 科举之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

  •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
  • 23176
李时珍最初并未学医?医生只是科举失败的寄托
  • 李时珍最初并未学医?医生只是科举失败的寄托

  • 稍微读了点书的人,大多知道大作家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然而大家却未必知道李时珍在从医之前也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只不过他不是弃医从文,恰恰相反,他是弃文从医。李时珍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医学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写出了一本著名的医书—...
  • 13410
明朝科举主要看颜值 人长得丑最终榜位就下降
  • 明朝科举主要看颜值 人长得丑最终榜位就下降

  •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登天。尤其是明朝...
  • 9905
揭秘古代科举的替考业 详解古代考生如何替考?
  • 揭秘古代科举的替考业 详解古代考生如何替考?

  • 南方周末记者卧底河南大学联考替考队伍,微博上众人皆曰:其它卧底都弱爆了。山东学生千里当枪手,赴甘肃天水替考事件仍历历在目,这厢河南大学联考替考业又风风火火。替考屡禁不绝的当下,大陆学生也开始把选择的目光投往香港澳门,甚至一些欧美国家,南科大则突破重围将大学联考比重变成60%——...
  • 9917
古代捕快 一人从业三代之内不许参加科举
  • 古代捕快 一人从业三代之内不许参加科举

  • 在现在的古装电视剧里,捕快的形象好像挺正面的,好似今天的刑警一般。这些刑警穿着古人的衣服,说着现代的话,侦破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上得厅堂,下得茅房,出入各种高级或者低级场合,盘问各种各样的人,跟乡绅和官老爷平起平坐。显然,编电视剧的人其实是在说刑警,不是说捕快。古代的捕...
  • 32139
古代上位也看颜值 明朝科举长得丑榜位就下降
  • 古代上位也看颜值 明朝科举长得丑榜位就下降

  •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登天。尤其是在明...
  • 14205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 杜甫自公元746年进长安以后,就没有得到实质的官做,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科考落榜(实际是李林甫“野无遗贤”造成,当年科考无一人中榜)。杜甫在长安全部靠郑虔(大唐三绝)帮助,后来还有严武、王维、高适、苏源明、岑参等人接济。杜甫在长安虽说也是出入豪门,但是得不到真心朋友的帮助...
  • 30421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时科举次序又是怎么排的
  •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时科举次序又是怎么排的

  •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
  • 23916
左宗棠科举屡屡失意 因陶澍赏识而得重用
  • 左宗棠科举屡屡失意 因陶澍赏识而得重用

  • 1832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与哥哥同榜中举,这是他在科举道路上获得的唯一功名。左宗棠年轻时自号“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23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
  • 24599
明朝科举竟然是看颜值!长得丑榜位就下降
  • 明朝科举竟然是看颜值!长得丑榜位就下降

  •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登天。尤其是明朝...
  • 27529
大明朝的“零记录”科举 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
  • 大明朝的“零记录”科举 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

  •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法,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保护社会安稳发扬着重要的效果,“野无遗贤”常常被统治者当作政治清明来炫耀,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很满意的看着鱼贯而入的社会俊彦说:“全国英雄尽入吾觳。”整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正,改变了...
  • 21531
李白想当官为什么不去考科举 宁愿当上门女婿
  • 李白想当官为什么不去考科举 宁愿当上门女婿

  • 诗词中的李白,如同仙人一样,飘逸洒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巴结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翻开史书细读,李白却是个求官狂,不仅热爱仕途,甚至为了当官两次入赘豪门被人嘲笑。刚出道的李白是个毛小伙子,自恃一腔才气,只身一人来到长安当起了“长漂”。李...
  • 11439
宋太宗治国方针的转向:兴文抑武 扩大科举取士
  • 宋太宗治国方针的转向:兴文抑武 扩大科举取士

  • 宋代是读书人的天堂。真正彻底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是大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因为:文人机会多了、地位高了。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正月,宋太宗当上皇帝才两个多月时间,就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与以往的考试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点。第一,录取人数多。宋太祖在位1...
  • 30671
王维科举靠公主 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元
  • 王维科举靠公主 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元

  • 王维得状元靠公主提携绵延千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并非历届状元都有清楚记载,也并非考取状元那一刻的风光就能保证此后仕途生活的顺风顺水。唐朝落第学子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留名千年,而那一年的状元无人记得。罗贯中、蒲松龄、李时珍、徐霞客,这些人其实都没有在科举会考取...
  • 24371
宋代皇帝的执政理念是什么?又怎样看待科举的
  • 宋代皇帝的执政理念是什么?又怎样看待科举的

  • 宋太祖看见城门匾额上写着“朱雀之门”,于是问随行的赵普,中间加一个“之”字有什么用?赵普回答说,是“语助”,太祖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助得何事?”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之...
  • 16775
科举诞生之谜 到底出自唐朝还是隋朝就开始科举
  • 科举诞生之谜 到底出自唐朝还是隋朝就开始科举

  • 中国古代社会的取士方式,以科举制度实行的时间最长,它延续上千年,对封建社会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千秋功过众说纷纭。它作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至今仍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有关它的起源也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
  • 20172
明清时户籍的重要性 流民无土地没资格参加科举
  • 明清时户籍的重要性 流民无土地没资格参加科举

  • 以往学界对明清户籍制度的研究,多从国家对社会的影响和控制角度进行探讨,注重从上到下看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社会史兴起以来,史学界的眼光开始“向下”,注重从下层民众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土地与科举是普通民众改变身份、地位的主要手段和渠道,而户籍与这两者密切...
  • 20232
李白为何终生未科举 并非清高而是政审不合格
  • 李白为何终生未科举 并非清高而是政审不合格

  • 李白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这是为什么呢?在唐代,一个读书人不去参加科举考试,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时候要出人头地,通常有两条途径:若是王公贵族的后人,可以享受“政府”特殊照顾;如若不是,又想上进,正规的渠道就是考进士。唐代的进士文化对诗人的人格影响很大。哪些人诗写得雍容华...
  • 7729
古人科举不第后如何谋生?
  • 古人科举不第后如何谋生?

  • 古代社会个人地位大约可按士农工商排序。读书人科举不第,退而求其次,或者务农,或者经商,或者凭借自己的才华开学设教。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取率很低。据统计,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共录取10万余名进士,平均每年录取进士76人。杜佑在《通典选举六》说:“...
  • 28312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 被骂脑子有病
  •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 被骂脑子有病

  •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电说:“大有希望。”张之洞听了十分高兴,乐滋滋的跑到北京等待上任(两...
  • 24350
唐朝科举制度简介 唐朝的科举竞争究竟有多激烈
  • 唐朝科举制度简介 唐朝的科举竞争究竟有多激烈

  • 唐代的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
  • 28075
李白想当官为何不去考科举而宁愿当上门女婿
  • 李白想当官为何不去考科举而宁愿当上门女婿

  • 诗词中的李白,如同仙人一样,飘逸洒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巴结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翻开史书细读,李白却是个求官狂,不仅热爱仕途,甚至为了当官两次入赘豪门被人嘲笑。刚出道的李白是个毛小伙子,自恃一腔才气,只身一人来到长安当起了“长漂”。李...
  • 17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