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帮 >

有关文人的科普大全

当着皇帝的面他竟然用武力打败另一个文人?
  • 当着皇帝的面他竟然用武力打败另一个文人?

  •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始于隋炀帝,历经唐宋,其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唐初,只有解试、省试两道关卡,没有殿试。载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则天曾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殿试的起源,但并没有形成制度。殿试制度真正确定下来,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由皇帝亲自主持。一级有一级的水...
  • 27280
在宋代文人笔下的禽兽怎么说成是情义无价?
  • 在宋代文人笔下的禽兽怎么说成是情义无价?

  • 宋人江休复在其笔记《醴泉笔录》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唐末昭宗李晔在位时,眼见藩镇势力逐步壮大,唐帝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作为傀儡皇帝,昭宗一言一行都得看大军阀、混世魔王朱温的眼色行事,于是昭宗在寂寞空虚的日子里就以豢养猴子,玩猴和流连猴戏聊以度日,也许是日子久了,人猴之...
  • 27830
清末文人王国维自杀是否和《红楼梦》有关
  • 清末文人王国维自杀是否和《红楼梦》有关

  • 王国维的大名对我们来说早已如雷贯耳。在百年文坛之中,他有着不可撼动的学术地位;且又是一代史学宗师,桃李满天下,赵万里、吴其昌、戴家祥等等都是他的学生;私淑于王国维的弟子更是不计其数了,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侯外庐就承袭了王国维的学术之路。王晓清先生在《学者的师承...
  • 4556
韩愈登华山情绪崩溃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有恐高症
  • 韩愈登华山情绪崩溃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有恐高症

  • 唐代韩愈曾携友人同登华山,上山之时并未觉得恐慌,等到了山巅,发现四周险峻异常,望去令人头晕目眩,这才知道问题严重。惊恐万分的韩愈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华山上了,当即情绪崩溃,发狂般号哭,并且写信与家人诀别,陪客仆从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事情被报到华阴县衙,县令派人花了...
  • 32465
盘点历史上十大好色文人 名人的特殊嗜好
  • 盘点历史上十大好色文人 名人的特殊嗜好

  • 历史上有哪些好色的文人?历来古今中外文人骚客风流史不断。苏轼,娶幼女为妻。曹操,争风吃醋杀孔融。白居易,单恋妓女。上官婉儿,竟是同性恋。孤寂萧皇后,因写“黄诗”获罪……历史上这么多文人不管男女几个都与“好色”沾上了边,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史上十大好色文人的传奇故事。...
  • 8824
李自成失败原因 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 李自成失败原因 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 谈及明末农民战争,人们在赞扬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的同时,也感慨其溃败之迅速。细究起来,李自成败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说到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妨先从他任用的谋士谈起李自成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
  • 22107
朱元璋为何嫉妒有学问的人?他是怎样对文人的
  • 朱元璋为何嫉妒有学问的人?他是怎样对文人的

  • 朱元璋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缺少做人的崇高理想和高贵情操,因此不可能把苦难身世演变为改造社会普济天下苍生的动力,相反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便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嫉妒得发狂。像胡惟庸、李善长、刘基等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囊策士,朱元璋的江山是他们三人智慧的结晶...
  • 16513
朱元璋鄙视文人 让文人成为了“冤死鬼”
  • 朱元璋鄙视文人 让文人成为了“冤死鬼”

  • 朱元璋在取得帝位以后,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中书省,罢置丞相,政事归于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又相继制造胡惟庸、蓝玉之狱,株引牵连,杀戮达五六万人,把和他共同打天下的功臣宿将诛杀殆尽,从而解除了武臣对皇权的威胁。与此同时,朱元璋也...
  • 24482
明代文人徐文长晚年多次自杀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明代文人徐文长晚年多次自杀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历代狂者,多是独立苍茫,兀自呼喊。如西晋的阮籍穷途歌哭,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惊人语,从气势上压倒当世所有文人。有明一代,文人染“狂”病者,却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元明之交,中原板荡,王纲解纽,为个性意识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明初才子解缙上万言书,无所避忌,敢于...
  • 24221
80年前的清华大学教授 文人刘文典“枪挑”黑龙会
  • 80年前的清华大学教授 文人刘文典“枪挑”黑龙会

  • 80后的读者们不禁要为之感慨,刘文典一场讲演,实无异于同时与黑龙会与蒋介石对质,其胆其识,真堪称百年来中国学界之特立人物。刘文典一生曾三赴日本,对于日本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抗战胜利,他在报刊发表不少与抗战有关的时...
  • 9262
宋文人生活四艺 味、嗅、触、视四觉的雅致
  • 宋文人生活四艺 味、嗅、触、视四觉的雅致

  •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
  • 19321
野史秘闻 唐朝妓女嫁给文人有多难?
  • 野史秘闻 唐朝妓女嫁给文人有多难?

  • 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女性地位在唐朝也有所提升。那么,如果是一个妓女想要嫁给以为文人,困难程度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文人有多浪漫,那时的妓女就有多痴情。我们经常在唐诗中能读到诗人们狎妓的场景,饮酒作赋、轻歌曼舞的祥和气氛,想不...
  • 19201
解密: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研究星座的文人作家?
  • 解密: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研究星座的文人作家?

  • 摩羯,来源于印度民间神话传说,被印度人认为是河水之精,有着翻江倒海的神力。早期摩羯形象是一合体海怪,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呈鱼形。大约在东晋,摩羯兽随佛经传入中国,《洛阳伽蓝记》载:“至辛头大河,河西岸有如来作摩羯大鱼,从河而出。”宋代星座已经很流行我身边有许多年...
  • 5497
文人普遍斯文扫地是时代环境的问题
  • 文人普遍斯文扫地是时代环境的问题

  • 纪晓岚做了五十来年的官,总的说来是春风得意,生既显赫,死亦哀荣。然而,据《满清外史》所载,乾隆皇帝曾经痛斥纪晓岚,“我看你还算有点文才,所以让你主持四库全书的事情,其实只是把你当倡优来养而已,你怎么敢胡乱议论国家大事!”孟子早就说了,君上可以把臣下视为土芥,臣下就可以把君上...
  • 17683
解读 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 解读 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 乐观与消极同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古通今,学识渊博,眼界自然开阔。天赋异禀使他们能够洞悉世事,但往往也会因为看得太透,而消极避世,行为做派与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这种矛盾性格的影响下,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症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
  • 11079
孟子竟是史上第一位被宫刑的文人
  • 孟子竟是史上第一位被宫刑的文人

  •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了,士可杀不可辱嘛!故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
  • 13606
古代的文人为何喜欢在妓女大腿上写诗词?
  • 古代的文人为何喜欢在妓女大腿上写诗词?

  • 千百年来,唐诗宋词一直被后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而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清丽委婉,让人们拍案叫绝的同时,也不得不为那个时代诗人们的天才与灵感所折服。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唐诗宋词的华彩乐章,大都是诗人们在青楼妓女的胸脯上和大腿上写就的。...
  • 6751
古代的文人官场多失意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 古代的文人官场多失意 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贾谊20岁左右就当上太中大夫,眼看马上就要当上公卿之位了,却被人诽谤陷害,只被汉文帝授以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之类的闲职,郁郁不得志,33岁便英年早逝。谢灵运山水诗景色司马相如是...
  • 7868
古代文人也要写软文?看苏东坡如何打“广告”
  • 古代文人也要写软文?看苏东坡如何打“广告”

  • 在各路商家为双十一大战而绞尽脑汁的时候,聪明的古人早就创造了无数吸引眼球的软文模式,从名人题字,到诗歌宣传,再到自我代言,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一样,古代商业软文也是门类众多,体系繁杂。更有不少文人雅士官场失意商场得意,足以被称为软文界的鼻祖。“广告大王”苏东坡一首《...
  • 13465
为什么宋代以后文人做官梦想得到“文正”谥号
  • 为什么宋代以后文人做官梦想得到“文正”谥号

  • 纵观历史,宋代以后,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赐赠给臣子的。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不管是本谥还是追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政坛功绩斐然、在民间深受敬仰的人。...
  • 17570
宋朝文人夏日如何欢饮?士大夫用莲瓣作酒杯
  • 宋朝文人夏日如何欢饮?士大夫用莲瓣作酒杯

  • 碧筒杯的典故出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依书中之说,早在三国时代,名士郑悫在宴客的时候将大荷叶连带着长长的茎梗一同采下,架放在原本用于盛砚台的砚匣里,在荷叶上倒入足足三升的米酒,然后,用簪子刺破荷叶的蒂心,形成一个与荷叶的长梗相通的孔洞。由于荷梗内部天然为贯通的空...
  • 15455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
  •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

  • 宋画注重“物的外形”、重写实,元画不求“形似”、重写意,是在明代董其昌建立的绘画理论基础上简单得出的划分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从宋代以后开始不追求“画得像”,或者说是追求“画得不像”,进而由于董其昌和他的信服者逐渐主宰了绘画的讨论,其观点几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 20596
历史上王猛 一介文人是如何能够驾驭蛮横将领
  • 历史上王猛 一介文人是如何能够驾驭蛮横将领

  • 苻坚王猛君臣二人,除了王猛在始平令任上因杀一吏使苻坚有所误解外,之后苻坚对王猛总是深信不疑。王猛36岁那年,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和京兆尹任上,迁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一年之中5次升迁,“权倾内外”。自然,像这样乘直升...
  • 5997
古代文人都好色 白居易的招妓风流韵事
  • 古代文人都好色 白居易的招妓风流韵事

  • 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的文学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花钱买快活的人就多了,因此也有很多的文人“骚客”,从去招嫖来寻找灵感,我觉得这个可比那些“吸东西”找灵感来得好点。我们现在来看骚客就是有点文化的人,然后呢,他们又不是很安分,喜欢去那些地方找灵感。这就...
  • 14469
乾隆皇帝不喜欢文人吗?为何很多人死于他刀下
  • 乾隆皇帝不喜欢文人吗?为何很多人死于他刀下

  •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儿子酷...
  • 2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