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中醫治療皰疹的方法

中醫治療皰疹的方法

皰疹是由於我們的身上的毒素引起的,那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根源,有紅又腫,不僅影響我們的心情也怕留下疤痕,中醫都是講究治根的,它沒有西藥的速度要和很多才會見效,但是它的效果卻是很好的,而且毒素沒有西藥的厲害,不過是藥酒三分毒的,那我們來說說中醫治療皰疹吧。

中醫治療皰疹的方法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面板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佈,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佈,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區域性面板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前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相當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一般多在春季發病。對本病的治療,現代醫學常用病毒唑、消炎痛和維生素類藥物,但療效很不理想。中醫藥對本病有著豐富的治療方法和良好臨床療效。

祖國醫學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論述甚多,一般認為與風、溼、熱、邪有關,多由溼熱內蘊,感受毒邪,溼熱毒邪互相搏結,壅滯肌膚為患。

中醫對該病的治療方法很多,下面向讀者介紹幾種常用的療法

蛇丹湯:大青葉、板藍根各60克,紫草10克,黃芩1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劑。痛劇者加乳香、沒藥各10克,癢甚者加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外用七釐散,開水溶化,塗患處,每日2~3次。

三紫湯:紫草、紫參、紫花地丁、車前子、茯苓皮、木通、玄蔘、大青葉、甘草。

帶疹湯:丹蔘、白芍、柴胡、板藍根、半枝蓮、秦艽、龍膽草、當歸、梔子、黃芩、玄胡、甘草。

紫蘭白赤湯:紫草、板藍根、白蘚皮、赤芍、丹皮、蟬衣、薄荷、苡仁、苦蔘。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溫開水送服。一般服藥後當晚疼痛可減輕,次日患處皰疹顏色變暗,3~5日可愈。

七釐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溫開水或黃酒送服,一般服藥後1~2天疼痛減輕或消失,2~3天皰疹開始消退,4~6天水皰變乾結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適量,用凡士林調成糊狀,外敷於患處,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狀。

生大黃、川黃柏、川黃連各30克,制乳香、制沒藥各5克。上藥共研為細末,加適量濃茶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

七葉一枝花鮮塊莖搗爛塗患處,一般半小時後熱減痛止,1~2次皰疹可消退。

鮮馬齒莧12克洗淨,搗爛成糊狀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

大黃30克,黃柏30克,飛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細末後混勻,加凡士林調膏備用,外敷患處。

大葉桉水煎製成10%溶液,用紗布浸藥液溼敷患處。

用柿子液塗搽於皮疹及周圍痛處,每日3次。治療64例,結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經痛消失。

針刺取穴合谷(雙側)、支溝、陽陵泉(均用患側),區域性病灶採用圍針,以病損大小決定圍針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離皰疹0。5寸處呈15度角刺入,均用瀉法。

取穴內關、陽陵泉、足三裡,區域性周圍臥針平刺,留針30分鐘,每日1次;若後遺症持續疼痛不止者,加支溝,或加耳針刺肝區,埋針3天。

近十年來,臨床發現帶狀皰疹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發病過程中,出現帶狀皰疹的機率更高,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恐慌,但絕大多數帶狀皰疹的出現與艾滋病無必然相關性。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對此病的一般性臨床報道較多,但實驗研究進展較慢,從而影響了新藥開發的進度。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以篩選、開發出療效更好的新藥。

根據以上的說法,如果出現了皰疹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症狀然後去中藥店去來用中藥來治療,這是很好的一個嘗試,這樣的話可以治標又治本,就是時間長了一點,但是還是對於我們有用的,希望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症狀去治療,也可以對身體好點,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幫到大家。

標籤: 皰疹 中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0ng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