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介紹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介紹

我們大家知道假上皮瘤樣增生指棘層高度或顯著不規則肥厚,表皮突不規則延伸,可達汗腺水平以下,其間可有炎性細胞。見於慢性感染灶周緣。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們關於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介紹了,對外陰腫物、久治不愈的外陰白色病變、糜爛或潰瘍及其他可疑病變均應行活檢或區域性病灶切除病理確診。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介紹

(一)發病原因

具體病因不詳,可能與外陰潮溼或分泌物長期刺激有關。

(二)發病機制

外陰表皮的棘細胞層增生,上皮腳向下延伸,但越向下伸展,則細胞減少而釘腳變細,末端鈍圓,釘腳的延伸方向平行,釘腳間可有淋巴細胞或少量漿細胞浸潤,但上皮細胞排列整齊,細胞大小,極性,形態,染色正常。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一、腫瘤標誌物檢查:

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

(1)分類

1)腫瘤組織產生,包括:分化抗原;胚胎抗原(AFP,CEA);同工酶(NSE);激素(HCG);組織特異性抗原(PSA,free PSA);粘蛋白,糖蛋白,糖脂(CA125);癌基因及其產物;多胺類等。

2)腫瘤與宿主相互作用後產生,包括:血清鐵蛋白;免疫複合物;急性時相蛋白;同工酶;白細胞介素受體;腫瘤壞死因子等。

二、病理活檢:

對任何可疑病變應作多點活組織檢查。為排除浸潤癌,取材時需根據病灶情況決定取材深度,一般不需達皮下脂肪層。

1)方法:先用1%甲苯胺藍塗抹外陰病損處,乾燥後用1%醋酸脫色,在不脫色區活檢,甲苯胺藍為核染色劑,不脫色區常表示有裸核存在。

2)檢查結果:若病檢結果提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則應歸屬於外陰上皮內瘤樣病變。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 併發症

可併發外陰浸潤癌。

1、發生年齡:

外陰浸潤癌約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4%左右,其中95%為鱗狀細胞癌,多見於老年婦女。

2、發生部位:

腫瘤可發生在外陰任何部位、單發或多發。

3、臨床表現:

早期:可無症狀。症狀可有外陰瘙癢、外陰糜爛、潰瘍或腫物,如伴感染則區域性有滲出、或出血和疼痛。

晚期:可伴泌尿系症狀或排便困難以及消瘦等。

4、大體:

病變可呈結節狀、菜花狀或糜爛、潰瘍狀,邊界清楚,不規則,癌組織脆,基底部質硬。

4、病理檢查:

治療: 1.一般治療 症狀嚴重、失眠者可加用鎮靜劑。2.藥物治療 區域性皮質激素以控制瘙癢。1%~2%氫化可的鬆軟膏1~2次/d,或0.025%氟輕鬆軟膏,3次/d治療往往有效,但停藥後可使症狀重現,故需長期用藥。3.鐳射治療 採用CO2鐳射治療,破壞真皮層內的神經末梢,以改善瘙癢症狀CO2鐳射治療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易行等特點,但仍有50%的遠期複發率。4.手術治療 僅適用於反覆藥物治療無效或有惡變可能者。手術方式以單純外陰切除為宜。若創面較大估計術後瘢痕形成可致術後性交痛者可同時行面板移植以減少瘢痕攣縮由於同樣存在遠期複發率(約50%),故術後應定期隨訪。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應與下列病症相鑑別。

一、外陰上皮內瘤樣病變

1、簡介:

外陰上皮內瘤樣病變是一組外陰病變,是外陰癌的癌前期病變,包括外陰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多見於45歲左右婦女。

外陰面板或粘膜鱗形上皮內不典型增生由基底層開始,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時向上擴充套件,佔的層次增加。

另外,還根據細胞排列的異常情況,通過病理細胞學所發現細胞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所佔的範圍,又將其分成I、Ⅱ、Ⅲ級(即輕、中、重度)。

2、臨床表現:有一部分患者無症狀。

1)常見的症狀為:主要為瘙癢、面板 破損、燒灼感、潰瘍等。

2)體徵:有時表現為丘疹或斑點,單個或多個,融合或分散,灰白或粉紅色;少數為略高出表面的色素沉著。

好了,上面就是我們關於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介紹的一些基本的介紹了,大家知道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根據臨床症狀及體徵及組織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診斷。與外陰上皮內瘤樣病變相鑑別。我們所要知道的和我們自己所要考慮的就是我們要通過好的治療方法來治療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dedm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