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參蘇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參蘇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重的可導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參蘇飲。

參蘇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處方】人蔘(去蘆)、紫蘇、茯苓(去皮)、半夏(湯洗七次)、前胡(去苗)、幹葛,各一錢半。枳殼(麩炒)、甘草(炙)、陳皮,各一錢。桔梗、木香,各七分。

【功能主治】治感冒風邪,發熱頭痛,咳嗽聲重,涕唾稠粘,此藥大解肌熱快膈。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木香半兩,紫蘇葉、幹葛(洗)、半夏(湯洗七次.薑汁制.炒)、前胡(去苗)、人蔘、茯苓(去皮),各三分。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甘草(炙)、陳皮(去白),各半兩。

【炮製】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感冒發熱頭疼,或因痰飲凝結,兼以為熱,並宜服之。若因感冒發熱,亦如服養胃湯法,以被蓋臥,連進數服,微汗即愈。面有餘熱,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因痰飲發熱,但連日頻進此藥,以熱退為期,不可預止。雖有前胡、幹葛,但能解肌耳。既有枳殼、橘紅輩,自能寬中快膈,不致傷脾,兼大治中痞滿,嘔逆噁心,開胃進食,無以逾此。毋以性涼為疑,一切發熱皆能取效,不必拘其所因也。小兒、室女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備註】(易簡方)不用木香,只十味。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十味參蘇散(《保嬰金鏡》)。

【處方】木香15克 紫蘇葉 幹葛(洗)半夏(湯洗七次,薑汁制,炒)前胡(去苗)人蔘 茯苓(去皮)各23克 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甘草(炙)陳皮(去白)各15克

【製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益氣解表,宣肺化痰。主虛人外感風寒,內傷痰飲,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或痰積中脘,眩暈嘈雜,怔忡噦逆。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1個,煎至140毫升,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若因感冒發熱,以被蓋臥,連進數服,微汗即愈;面有餘熱,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若因痰飲發熱,但連日頻進此藥,以退為期,不可預止。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處方】人蔘30克(另末)蘇木60克

【功能主治】主產後血入於肺,面黑,發喘欲死者。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蘇木,取250毫升,去滓,調參末,隨時加減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引胡氏方

【處方】紫蘇1錢,陳皮1錢,半夏1錢,茯苓1錢,幹葛1錢,前胡1錢,桔梗1錢,甘草5分,人蔘7分。

【功能主治】風寒壯熱,體重頭痛,痰嗽壅盛。痘家氣虛外感。

【各家論述】風寒客於外,故用紫蘇、幹葛以發表;痰嗽壅於內,故用半夏、前胡、桔梗、陳皮、茯苓以安裡;邪去之後,中外必虛,人蔘、甘草急固其虛。此則表和而痘易出,裡和而氣不虛,表裡無失,斯良劑矣!

【摘錄】《醫方考》卷六

【處方】人蔘、蘇梗、桔梗、前胡、半夏、幹葛、陳皮、枳殼、杏仁、木香、甘草、茯苓。

【功能主治】中風,鼻流清涕,惡風喘嗽。

【用法用量】生薑引。

【摘錄】《幼科發揮·附方》

【處方】人蔘3分,紫蘇葉4分,桔梗4分,乾薑4分,前胡4分,陳皮5分,茯苓5分,枳殼3分半,半夏2分,木香1分半。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解發痘瘡。主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處方】人蔘、半復、蘇葉、陳皮、赤茯苓、甘草、枳殼、幹葛、前胡、柴胡、香附、山楂肉。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發熱,惡寒咳嗽者。

【用法用量】生薑3片為引,水煎服。

【摘錄】《片玉痘疹》卷三

【處方】紫蘇3分,陳皮2分,桔梗2分,半夏(薑汁炒)3分,前胡3分,幹葛3分,甘草2分,枳殼(去瓤)2分。

【製法】上銼。

【功能主治】小兒傷風、傷寒,發熱咳嗽,痰涎,喘急,未明痘疹,疑似之間。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熱服;或調紫草膏熱服。表汗更佳。

【摘錄】《古今醫鑑》卷十四

【處方】人蔘8分,紫蘇葉1錢,前胡1錢,半夏1錢,葛根1錢,茯苓8分,桔梗8分,枳殼8分,陳皮8分,甘草4分,羌活、蒼朮。

【功能主治】寬中快膈。主秋月傷寒,發熱頭疼咳嗽,或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及感冒風邪,頭疼鼻塞,憎寒壯熱,名曰重傷風。

【用法用量】方中羌活、蒼朮用量原缺。

【摘錄】《醫便》卷三

【處方】人蔘、紫蘇、半夏、桔梗、杏仁(去皮尖)、麻黃(去節)、荊芥、陳皮、防風、甘草、桑白皮。

【製法】上(口父)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諸般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錢,加生薑3片,烏梅1個,和勻,好酸醋浸1宿,慢火炒,復浸1宿、再炒,以醋幹為度,為細末。心嗽面赤流汗,乾薑湯下;肝嗽眼中淚出,烏粟米湯下;肺嗽上氣喘氣,桑白皮湯下;脾嗽不思飲食,生薑湯下;膽嗽令人不睡,生薑自然汁下;冷嗽,夜間多嗽,蔥白頭湯下;熱嗽日間多嗽,蜜湯下;暮嗽涕唾稠粘,生薑湯下;氣嗽肚腹脹滿,青皮湯下;傷風嗽流涕,荊芥防風湯下;腸嗽痰結成塊,五味子湯下;產嗽背疼,黃蠟湯下;癆嗽,四肢羸瘦,秦艽湯下;血嗽連聲不止,當歸湯下。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六

【處方】人蔘3分,蘄艾3分,川芎3分,當歸1錢,條芩2錢,生術2錢,陳皮4分,紫蘇4分,生甘草4分,阿膠1錢。

【功能主治】妊娠跌打動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摘錄】《胎產祕書》捲上

【別名】二味參蘇飲、參蘇散、小參蘇飲、人蔘蘇木散、參蘇奪命丹

【處方】人蔘1兩(另末),蘇木2兩。

【功能主治】產後血入於肺,面黑髮喘欲死者。

【用法用量】二味參蘇飲(《醫方類聚》卷二三五引《管見良方》)、參蘇散(《永類鈐方》卷十九)、小參蘇飲(《得效》卷十四)、人蔘蘇木散(《杏苑》卷八)、參蘇奪命丹(《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十二引胡氏方

【處方】人蔘、紫蘇、枳殼、桔梗、幹葛、前胡、桑皮、貝母、茯苓、甘草、橘紅、生薑。

【功能主治】妊娠感冒發熱,頭疼骨痛,半身不遂,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

【處方】人蔘、紫蘇、桑皮、桔梗、貝母、甘草、天冬、麻黃、赤苓。

【功能主治】婦女虛熱,孕婦咳嗽喘息急者。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別名】參蘇湯、人蔘前胡散、十味參蘇飲、沖和湯

【處方】前胡3分,人蔘3分,紫蘇葉3分,茯苓3分,桔梗半兩,木香半兩,半夏(湯)半兩,陳皮半兩,枳殼(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製法】上為銼散。

【功能主治】益氣解表,理氣化痰。主虛人外感風寒,內有痰溼,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滿悶,苔白脈浮。

【用法用量】參蘇湯(《普濟方》卷四○三)、人蔘前胡散(《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十味參蘇飲(《保嬰金鏡錄》)、沖和湯(《濟陽綱目》卷十一)。本方改為丸劑,名“參蘇丸”、“參蘇理肺丸”(見《江蘇省中藥成藥標準暫行規定彙編》)。《局方》(淳佑新添方)有幹葛;《易簡方》有幹葛,無木香。

【各家論述】1.《古今名醫方論》:葉仲堅曰,此咳嗽聲重,痰涎稠粘,涕唾交流,五液無主,寒溼稽留於胸脅,中氣不固可知矣,故以人蔘為君;然非風寒之外邪來侮,則寒熱不發,而痰涎不遽生,故輔以紫蘇、幹葛;凡正氣虛者,邪氣必盛,故胸膈滿悶,輔以陳皮、枳殼,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於心下,非辛燥不除,故用茯苓、半夏,少佐桔梗以開之;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任前胡之降;欲解表者,必調和營衛,欲清內者,必顧及中宮,此姜、棗、甘草之所必須也。名之曰飲,見少與緩服之義。

【摘錄】《三因》卷十三

怎麼樣?看完了上文對於參蘇飲的簡單介紹後是不是感嘆中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標籤: 參蘇 藥用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7dkl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