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大防風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大防風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大防風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用範圍也非常廣泛。對於大防風湯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大防風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處方】防風(一錢) 熟地黃(一錢) 白朮(一錢) 羌活(一錢) 人蔘(一錢) 川芎(一錢) 黃蓍(一錢) 牛膝(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半) 當歸(酒洗.一錢半) 杜仲(薑汁炒.去絲.一錢半) 芍藥(一錢半) 甘草(炙.半錢)

【功能主治】去風順氣,活血壯筋;又治痢後腳痛緩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風;或兩膝腫痛,腳脛枯細,名曰鶴膝風。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川芎(撫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半。熟乾地黃(洗)、白朮、防風(去蘆)、當歸(洗.去蘆.酒浸.焙炒)、白芍藥、黃杜仲(去粗皮.炒令絲斷),各二兩。羌活(去蘆)、人蔘(去蘆)、甘草(炙)、牛膝(去蘆.酒浸.切.微炒),各一兩。

【炮製】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祛風順氣,活血脈,壯筋骨,除寒溼,逐冷氣。又治患痢後腳痛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風」;或兩膝腫大痛,髀脛枯臘,但存皮骨,拘攣臥,不能屈伸,名曰“鶴膝風”,服之氣血流揚,肌肉漸生,自然行履如故。

【用法用量】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姜七片,大棗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川芎(撫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臍)各45克 熟乾地黃(洗)白朮 防風(去蘆)當歸(洗,去蘆,酒浸,焙,炒)白芍藥 黃耆 杜仲(去粗皮,炒令絲斷)各60克 羌活<去蘆)人蔘<去蘆)甘草(炙)牛膝(去蘆,酒浸;切,微炒)各30克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祛風順氣,活血脈,壯筋骨,除寒溼,逐冷氣,主痢風,患痢後腳痛瘓弱,不能行履;鶴膝風,兩膝腫大疼痛,髀脛枯瘦,但存皮骨,拘攣跬臥,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1枚,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時去滓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處方】防風(去蘆)2兩,白朮2兩,杜仲(去粗皮,炒令絲斷)2兩,川當歸(洗)2兩,熟乾地黃(洗)2兩,白芍藥2兩,黃耆(微炒)2兩,羌活(去蘆)1兩,牛膝(去蘆)1兩,甘草(炒)1兩,人蔘(去蘆)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半,川芎1兩半(撫芎不可用)。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祛風順氣,活血脈,壯筋骨,除寒溼,逐冷氣。主患痢後腳痛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風;或兩膝腫大痛,髀脛枯臘,但存皮骨,拘攣,不能屈伸,名曰鶴膝風。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大棗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各家論述】《醫學正傳》:此方用歸、芎、芍藥、熟地以補血,用參、耆、白朮、甘草以補氣,用羌活、防風散風溼以利關節,用牛膝、杜仲以補腰膝,用附子以行參、耆之氣而走周身脈絡。蓋治氣血兩虛、挾風溼而成痿痺不能行者之聖藥也、觀其治痢後風可見矣。然可以治不足之痿弱,而不可以治有餘之風痺也。

【臨床應用】鶴膝風:善法寺僧如真師孫遂良,紹熙壬子年,患痢之後,足履瘓弱,遂成鶴膝風,兩膝腫大而痛,髀脛枯臘,但存皮骨而已,拘攣,不能屈伸,待人抱持而後能起,如此數月,分為廢人。淮東趙德遠參議之甥李二十七官人,惠以此方,服之氣血流暢,肌肉漸生,遂能良行,不終劑平復如故,真奇方也!

【摘錄】《百一》卷三

【處方】附子(炮)1錢,牛膝(酒炒)1錢,白朮2錢,羌活2錢,人蔘2錢,防風2錢,杜仲(去皮,姜制)1錢5分,川芎1錢5分,肉桂(去皮)1錢5分,黃耆(炒)1錢5分,熟地黃(自制)1錢5分,芍藥(炒)1錢5分,甘草1錢。

【功能主治】足三陰經虧損,外邪乘虛,患鶴膝風或附骨疽,腫痛不消,或腫而不痛,不問已潰未潰。

【用法用量】每服3-5錢,水煎服。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三

【處方】人蔘2錢,白朮2錢,防風2錢,黃耆(蜜炙)2錢,熟地2錢,杜仲2錢,白芍1錢,牛膝1錢,羌活1錢,附子1錢,肉桂7分,甘草(炙)7分,川芎1錢半,當歸1錢半,生薑1錢。

【功能主治】足三陰虧損,風寒混乘虛浸入,發為痺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十一

【處方】防風2錢,當歸3錢,熟地3錢,生黃耆3錢,川杜仲3錢,黨蔘錢半,白朮錢半,羌活錢半,川芎錢半,淮牛膝1錢,生赤芍1錢,淡附片5分,官桂5分,清炙草5分。

【功能主治】肢脫,有脫一足者,有脫二足者,有僅脫足趾者,由秋夏露臥,為寒所襲,焮熱內作,博於肢節,痛徹於骨,遇寒尤甚,以熱熨之稍減者。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熟地黃2兩,防風2兩,白朮2兩,當歸2兩,杜仲(制)2兩,黃耆(炙)2兩,白芍藥2兩,羌活1兩,牛膝(制)1兩,人蔘1兩,甘草1兩。

【功能主治】諸虛損風冷,腰膝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加生薑7片,大棗1枚,水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

【處方】防風18銖,當歸18銖,麻黃18銖,白朮18銖,甘草18銖,黃芩30銖,茯苓1兩,乾地黃1兩,附子1兩,山茱萸1兩。

【功能主治】中風,發熱無汗,肢節煩,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1服7合。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中風外有六經形證,故用麻黃、防風;內有便溺阻隔,故用地黃、當歸;腎主二便,大小便不利多屬腎虛風燥,故用術、附為主,加茯苓、甘草,則真武湯中之二也;山茱萸,《本經》治心下邪氣,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佐地黃則有酸收肝腎虛風之功;黃芩,《本經》治諸熱、黃疸,逐水,下血閉,佐麻黃則有解散肌表風熱之用。

【摘錄】《千金》卷八

通過本文對於大防風湯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養生方法不斷的衝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標籤: 藥用價值 防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glgr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