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沉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沉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沉香散在中醫學上屬於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相關的一些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症狀,下面就去認識下沉香散這種方劑吧。

沉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芍藥各30克 甘草(炙)45克 白芷90克 紫蘇葉120克 枳殼(麩炒,去瓤)90克

【製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理氣寬中,通噎進食。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諸氣結聚,嘔逆噎塞,食飲不化,結氣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時溫服。

【備註】方中原無沉香,疑脫,現據《古今醫統》卷二十七補。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處方】沉香(不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 當歸(炒)各15克 葵子(炒)白芍藥各23克 甘草(炙)橘皮各7.5克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氣淋。因五內鬱結,氣不得舒,陰滯於陽,而致壅閉,小腹脹滿,小便不通,大便分洩,小便方利。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煎大麥飲調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別名】沉香飲(《世醫得效方》卷六)。

【處方】沉香(不見火)木香(不見火)枳殼(麩炒,去瓤)各15克 蘿蔔子30克(炒)

【製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主氣滯腹中,脹滿喘急,眠睡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冰225毫升,加生薑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九

【處方】沉香1兩,木香1兩,丁香1兩,薰陸香1兩,麝香1分(細研),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毒腫入腹,心悶腹脹,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六十四

【處方】沉香1分,木香1分,枳殼1分,烏藥4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膈氣。

【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鹽少許,以沸湯調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

【處方】沉香半兩,黃耆半兩,白斂1分,川樸消1分,川大黃1分(炮),甘草1分。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癰癤。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小盞,加麝香少許,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衛生總微》卷二十

【處方】沉香3分,檳榔1兩,丹蔘3分,赤芍藥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3分。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陰腫不消,發歇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十四

【處方】沉香1兩,赤芍藥1兩,紫蘇莖葉1兩,木通1兩(銼),訶黎勒皮2兩,檳榔1兩,紅雪2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腳氣衝心,煩悶喘促,腳膝痠痛,神思昏憒。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四十五

【處方】沉香3分,木瓜1兩(幹者),防風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桂心半兩,熟乾地黃1兩,訶黎勒皮1兩,人蔘半兩(去蘆頭),牛膝3分(去苗),酸棗仁半兩(微炒),白茯苓3分,石斛1兩(去根,銼),黃耆3分(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朮3分,羌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腳氣,春夏防發。或肝腎風虛,脾氣乏弱,但覺昏悶,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十五

【處方】沉香半兩,石韋半兩(去毛),滑石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瞿麥半兩,白朮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葵子3分,赤芍藥3分,王不留行半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冷淋,臍下妨悶,小便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煎大麥飲調下。以通利為度。

【摘錄】《聖惠》卷五十八

【處方】沉香1兩,木香1兩,青橘(去白)1兩,陳橘(去白)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別研)1兩,人蔘1兩,豆蔻半兩,檳榔半兩,肉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半兩,乾薑(炮製)半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進食和氣;通關利膈氣。主脾元氣不和,中焦痞悶,氣滯噎塞,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水1盞,煎至7分,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沉香3分,黃耆3分(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滑石1兩,黃芩半兩,榆白皮1兩(銼),瞿麥3兩,韭子1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膏淋,臍下妨悶,不得快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清粥飲調下。

【摘錄】《聖惠》卷五十八

【別名】沉香湯

【處方】沉香3分,地骨皮1兩,麥門冬1兩(去心),當歸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川升麻1兩,木香3分,玄蔘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1兩,獨活1兩,甘草1兩(生銼),赤芍藥1兩,防風3兩(去蘆頭)。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石癰。

【用法用量】沉香湯(《聖濟總錄》一二八)。

【摘錄】《聖惠》卷六十一

【處方】沉香1兩,麥門冬1兩(去心),木香1兩,川升麻1兩,麻黃3兩(去根節),川大黃1兩。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背,腫如杏,或如雞子者。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六十二

【處方】人蔘1兩,沉香1兩,木香1兩,白朮1兩,幹葛1兩,白茯苓1兩,藿香1兩,蛤粉5錢(炙)。

【功能主治】調心氣,止渴生津,醒酒。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蓋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大口服,1日2-3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七

【別名】沉香湯

【處方】沉香3分,麥門冬1兩(去心),赤芍藥1兩,玄蔘1兩,甘草1兩(生,銼),枳實1兩(麩炒微黃),川升麻1兩,前胡1兩(去蘆頭),葳蕤半兩,黃耆半兩(銼),生乾地黃1兩,犀角屑3分,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麝香1分(細研)。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發腦,瘡腫焮赤疼痛,煩躁。

【用法用量】沉香湯(《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摘錄】《聖惠》卷六十二

【處方】沉香(銼)半兩,蜀椒(去閉口及目,炒出汗)1分,甘草(炙)1兩,烏藥(銼)1兩,當歸(切,焙)1兩,芎藭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妊娠內積冷氣,腹中切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以溫酒調下,熱湯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沉香1兩,桑寄生1兩,射干1兩,川升麻1兩,防風3分(去蘆頭),薰陸香3分,麝香1分(細研),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藿香3分,連翹1兩。

【製法】上為粗散,加麝香研勻。

【功能主治】瘰癧寒熱,結腫疼痛,心胸壅滯。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每日3-4次。

【摘錄】《聖惠》卷六十六

【處方】沉香半兩,赤芍藥半兩,酸石榴皮半兩(銼,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檳榔1兩,川芒消1兩。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中噁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蔥白5寸,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四十三

【別名】沉香湯

【處方】沉香半兩,檳榔半兩,大附子(炮,去皮臍)半兩,人蔘(去蘆)半兩,茯苓(去皮)半兩,當歸(去蘆)半兩,官桂(去粗皮)半兩,前胡半兩,黃耆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乾薑(炮)半兩,柴胡(去苗)1兩,雀腦穹半兩,訶子(炮,去核)1兩,甘草1兩,五味子1兩,半夏2兩(用漿水煮30沸,細切小片子,焙乾用之),草豆蔻3分(炮,去皮)。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散滯氣。主五勞七傷,寒熱無力,小便黃赤,吃食無味,心多驚悸,骨節痠疼,心胸痞悶,兩脅疼痛。

【用法用量】沉香湯(《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摘錄】《博濟》卷一

【處方】萆薢半兩,續斷半兩,木香1兩,芎藭1兩,當歸1兩,茯苓1兩,甘草1兩,石斛1兩,牛膝1兩,枳殼(只用青)1兩,細辛1兩,防風1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腎臟,益元氣,養精神。主

【用法用量】本方名沉香散,但方中無沉香,疑脫。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九

【別名】沉香湯

【處方】沉香1兩,白豆蔻肉1兩,青橘皮1兩半(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3分,肉桂1兩(去粗皮),檳榔3分,吳茱萸3分(炒令焦),厚朴3分(去粗皮,用生薑自然汁炙令黃)。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脾臟虛冷,不思飲食,及冷氣攻,腹脅疼痛,四肢少力,口吐酸水,吃食無味。

【用法用量】沉香湯(《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摘錄】《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處方】沉香3錢,白茯苓(去黑皮)3錢,酸棗仁(炒)2錢,人蔘2錢,天麻2錢,芎藭2錢,陳橘皮(去白,切,焙)2錢,藿香葉1錢,甘草(炙,銼)1錢,白殭蠶(去絲,酒炒)1錢。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心氣虛弱,驚悸,夜臥不寧。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食後以生薑湯調下,日2夜1。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處方】蓬術3兩,天台烏藥3兩,茴香3兩,肉桂1兩半(去粗皮,不見火),益智仁半兩,沉香1兩半,玄胡索1兩半(去皮),蓽澄茄1兩半。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沉寒痼冷,奔豚,小腸疼痛,陰核偏大,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食前以溫酒、鹽湯任調下。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經驗祕方》

【處方】白扁豆(薑汁浸,炒去皮)2兩,茯苓2兩,山藥2兩,人蔘2兩,甘草(炙)2兩,蓮肉2兩,砂仁2兩,桔梗2兩,薏苡仁(炒)2兩,幹葛8兩,沉香8兩(一方有白朮)。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三消。上盛下虛,諸藥不效。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薑湯調服,1日2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

【處方】沉香3錢,川芎半兩,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甘草3錢,當歸3錢,牡丹皮11銖,蒲黃半兩(炒)。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產後血未盡,分入四肢浮腫,腹脹氣急。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以血去腫消為效。

【摘錄】《普濟方》卷三四九引《便產須知》

【處方】沉香(銼)1兩,白檀香(銼)1兩,烏藥(銼)1兩,山芋1兩,甘草(炙,銼)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京三稜(炮,銼)1兩,前胡(去蘆頭)1兩,桔梗(炒)1兩,人蔘2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胃熱腸寒,食已善飢,小腹痛脹。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加鹽少許,以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沉香1兩,附子1兩,川楝子1兩半。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寒疝,小腹堅滿,攻作不定,時發疼痛;腎虛受邪腫脹;及髒寒氣弱,臍常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個,鹽少許,煎至7分,空心服。

【摘錄】《雞峰》卷十二

【拼音名】chenxiangsan

【處方】沉香1兩,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酸棗仁3分(微炒),羌活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3分,羚羊角屑3分,赤茯苓1兩,防風3分(去蘆頭),赤芍藥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牛膝1兩(去苗),檳榔1兩。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腳氣疼痛,面板不仁,心胸頓壅,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十五

【處方】沉香半兩,石韋半兩,滑石半兩,當歸半兩,王不留行半兩,葵子3分,白芍藥3分,甘草1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冷淋臍下痛,小腹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煎大麥飲調下。1日2-3次。

【摘錄】《雞峰》卷十八

【處方】沉香3分,赤芍藥1兩,木通3分(銼),紫蘇莖葉1兩半,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晒乾,微炒),檳榔2分,川樸消1兩。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後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酸困,昏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四

【處方】沉香1兩,五加皮1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桂心1兩,檳榔1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木香半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傷寒後,腰間氣滯,流注腳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蔥白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十四

【處方】沉香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檳榔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茴香子半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四肢逆冷,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錢,不拘時候,以熱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沉香(上品)2分5釐,香附2錢,木瓜2錢,縮砂5分,甘草1錢,檳榔(末)5分,鹽少許。

【功能主治】腳氣,氣急毒攻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納檳榔、鹽攪調,分溫服。

【摘錄】《名家方選》

【處方】沉香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檳榔1兩,肉桂(去皺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茴香子1兩,當歸半兩,丁香半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虛勞,心腹痛,小腹滯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熱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二十八

【處方】沉香1兩,石斛(去根,銼)1兩,黃耆(銼)1兩,桂心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白芍藥1兩,當歸(銼,微炒)1兩,羌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去蘆頭)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熟乾地黃2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風勞,氣攻四肢拘急,背膊常痛,肌體萎弱,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二十七

【處方】沉香1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肉豆蔻1兩(去殼),肉桂3分(去皺皮),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茴香子3分,蓬莪術3分,阿魏3分(面裹,煨面熟為度)。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赤小豆1合,人蔘1兩,甘草1兩,瞿麥1兩,黃芩1兩,黃耆1兩(銼),白斂半兩,當歸1兩(細銼,炒),沉香1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內消毒氣。主發背,燥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水調下,1日2-3次,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九

【處方】沉香1分,茯苓1分,甘草(炙)1錢,丁香(炒)1錢,藿香1錢,木香(炮)半錢,官桂(不見火)半錢。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補虛調胃,進飲食。主霍亂吐瀉。

【用法用量】嬰孺每服1字,2-3歲每服半錢,5-7歲每服1錢,以紫蘇、木瓜湯調下,日3次。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家寶》

【處方】沉香1錢,紫蘇1錢,白蔻仁1錢。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胃冷久呃。

【用法用量】每服5-7分,以柿蒂湯送下。

【摘錄】《活人心統》卷下

【處方】沉香(不見火)1兩,神曲(炒)1兩,舶上茴香1兩,陳皮(去白)1兩,甘草(炙)半兩,白朮半兩(炒),乾薑1分(炮,洗),草果3個(切)。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冷氣攻注,心腹脹滿疼痛,吞酸膈痞,氣促壅逆,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紫蘇7葉,同煎至7分,去滓,加鹽少許,空心食前服;中酒嘔吐,加鹽點或酒調下亦得。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沉香半兩,紫蘇子3分,赤茯苓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柴胡1兩(去苗),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朮半兩,檳榔1兩。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氣勞,心腹滿悶,身體羸瘦,腳膝微腫,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二十八

【處方】沉香1兩,白朮3分,防風3分(去蘆頭),石龍芮3分,細辛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臍),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銼),黃耆1兩(銼),當歸3分(銼,微炒),石斛1兩(去根,銼),桂心1兩半,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木香3分,五味子半兩,人蔘1兩(去蘆頭)。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腎臟風冷氣,腰脊相引痛,腳膝疼痺,體虛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沉香半兩,白豆蔻半兩(去皮),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3分(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京三稜半兩(煨,微銼),桂心1兩,白茯苓3分,當歸半兩(銼,微炒),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白朮3分,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疼痛,或多嘔吐,不思飲食,兩脅脹滿,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沉香半兩,人蔘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紅豆蔻3分(去皮),白朮半兩,桂心半兩。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飲即吐,心腹時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五

【處方】沉香1兩,川升麻1兩,細辛1兩,白芷1兩,地骨皮1兩,黑附子(生用)1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老人久患冷牙疼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用1錢,白湯溫服,冷即吐了。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沉香1兩,木香3分,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蓽澄茄3分,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茴香子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檳榔1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膀胱虛,冷氣攻腰間,及腹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生薑熱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沉香半兩,葫蘆巴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檳榔3分,木香3分,桂心半兩,茴香子半兩。

【製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盲腸氣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七

【處方】香附子1兩,細辛半兩,川芎1分,白芷1分,白殭蠶(直者,去嘴)1分,地龍1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牙風腫痛。

【用法用量】揩疼處。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沉香半兩,升麻半兩,白芷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丁香半兩,寒水石(研)2兩。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口臭。

【用法用量】每日早取柳枝,咬枝頭令軟,摭藥揩齒,暖水漱,復以綿揩之令淨。

【摘錄】《普濟方》卷五十八

【處方】沉香1兩,五味子半兩,人蔘1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天門冬半兩(去心),石斛1兩(去根,銼),桂心1兩,牛膝1兩(去苗),黃耆1兩(銼)。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少氣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三十

【處方】沉香3分,大腹皮1兩(銼),赤茯苓1兩,木香半兩,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赤芍藥1兩,桂心3分,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訶黎勒皮1兩,桑根白皮1兩(銼)。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腳氣,心腹脹滿,四肢壅悶,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四十五

【處方】好沉香半兩,阿膠半兩(蚌粉炒成珠),結實人蔘1兩,桑白皮(揀)1兩(微炒),陳皮半兩,紫蘇子半兩,甘草(炙)1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定喘止嗽。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生薑3片,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一

【處方】沉香半兩,丁香半兩,木香1兩,藿香葉1兩,甘草(炒)1兩,縮砂仁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瀉,不患乳食,腹滿。

【用法用量】3歲每服半錢,食前以紫蘇、木瓜湯調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五

【別名】沉醉香散、沉香白牙散

【處方】沉香1錢,麝香1錢,細辛半兩,升麻2錢半,藁本2錢半,藿香葉2錢半,甘鬆2錢半,白芷2錢半,石膏4兩,寒水石2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揩齒瑩淨令白。主口臭。

【用法用量】沉醉香散(《普濟方》卷七十)、沉香白牙散(《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沉香1兩(銼),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生,銼),熟乾地黃2兩,柴胡1兩(去苗),栝樓根半兩,白朮3分,麥門冬1兩(去心),黃耆1兩半。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癰膿潰已絕,肌肉內虛,尚有餘熱。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竹葉2-7片,小麥50粒,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六十一

【處方】沉香1兩,舶上茴香1兩,青橘皮(去白)1兩,胡椒1兩,蓽澄茄1兩,川楝子1兩,陳橘皮(去白)1兩。

【製法】上生杵為末。

【功能主治】正氣補元。主傷寒,嘔,結痞,心胸真氣虛弱,脈息沉細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奪命沉香散”。

【摘錄】《博濟》卷一

【處方】沉香1分(銼),麝香(研)半兩,地骨皮1兩,當歸(切,焙)半兩,升麻半兩,防風(去叉)半兩,芎藭3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銼)半兩,黃柏(去粗皮,蜜炙)半兩,凝水石(研)1兩。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風疳齦腫,牙齒浮動。

【用法用量】每用1錢匕,敷齒根;或以綿裹,如彈子大,含化咽津。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二○

【別名】沉香湯

【處方】沉香1兩,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龍骨1兩,木香3分,當歸2分(銼,微炒),枳實3分(麩炒微黃)。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腸虛冷,臍下急痛,小便滑數。

【用法用量】沉香湯(《聖 濟總錄》卷四十三)。

【摘錄】《聖惠》卷四

【處方】沉香半兩,石韋(去毛)半兩,滑石半兩,當歸半兩,王不留行半兩,瞿麥半兩,黃連(去須)7錢半,細辛(去苗葉)2錢半,甘草(炙)2錢半。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冷淋。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大麥湯調服,以利為度。

【摘錄】《醫碥》卷七

【處方】沉香3分,枇杷葉3分(拭去毛,炙微黃),前胡1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白朮3分,訶黎勒皮1兩,人蔘3分(去蘆頭),黃耆1兩(銼),桂心半兩,五味子半兩,細辛半兩,白茯苓1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窮上氣,脾胃氣弱,胸膈多痰,食飲無味,神思昏悶,肢節煩疼,體虛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標籤: 藥用價值 沉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wwoem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