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李淵登位之謎:促使李淵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李淵登位之謎:促使李淵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按《隋唐演義》上說,“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家盜賊”揭竿而起,但最後推翻隋朝江山的不是十八路反王之一,卻是唐國公李淵。李淵是所謂的農民起義軍麼?很牽強。實際上李淵非旦不是吃不飽、穿不暖才揭竿而起的義軍領頭人,反而是與隋煬帝楊廣扯不斷的統治階級代表,只不過他“假公濟私”,看著親姨表弟楊廣江山不穩,痛打了一下“落水狗”,順便把江山收入囊中罷了。

李淵登位之謎:促使李淵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李淵的生母獨孤氏,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西魏權臣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頗具戲劇性的是,獨孤氏的大姐嫁給了北周的明帝宇文毓,即北周的明敬皇后;七妹嫁給了隋文帝楊堅,即隋朝的文獻皇后,也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媽。李淵有了大姨夫是北周皇帝的這層關係,雖然父親李昞死得早,他還是年僅七歲就襲封了唐國公。七姨夫楊堅以外祖父的身份篡奪了年僅八歲的外孫北周靜帝宇文闡的江山建立大隋後,對外甥李淵非常重視,封年僅16歲的李淵掌執御製千牛寶刀,這是個類似“御前帶刀侍衛”的官,實際上就是楊堅的貼身侍衛,這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才能幹的差使,官職雖然不是很大,但受提拔的機會很多。每次上朝時,心機頗深的李淵都恭恭敬敬地立於帳下,親眼看著自己的七姨父楊堅如何處理政務,留意他們君臣之間是怎樣討論軍國大事的,耳濡目染,這些治國之道,都銘刻在他心裡。想當年劉邦看到秦始皇時曾言: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李淵此時,心中是否做起了“實習皇帝”夢,只有天知道。

果然,憑著姨夫楊堅和後來的姨表弟楊廣是皇帝,自己貴為皇親國戚的關係,李淵的官職升得很快,先後任滎陽、樓煩二郡太守、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等,隋煬帝徵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糧;楊玄感造反時,李淵坐鎮弘化,統率“關右諸軍事”。隋煬帝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於雁門,李淵很是出力,派李世民等人馳救。逃出重圍後,楊廣覺得這位大表哥還不賴,便下詔李淵統領太原部兵馬,與馬邑郡太守王仁恭在北方防備突厥的入侵。李淵曾與突厥主力交戰,“縱兵擊而大破之,斬首數百千級”,“突厥喪膽,深服帝(李淵)之能兵,以其所部,不敢南入。”可以說,李淵為保衛大隋江山曾立下蓋世奇功。

李淵能為大隋屢立奇功並不都是憑的關係,他也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實際在歷史上,李淵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不亞於其子李世民。這在他年輕娶妻時可見一斑。想當年,李淵的老丈人竇毅官封上柱國大將軍,竇毅的妻子是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女襄陽長公主,生下的寶貝女兒自然是掌上名珠,不肯輕易嫁人的,於是決定“比武招親”。竇氏出生之時,滿頭青發垂過頸項,3歲時,頭髮已經長得與身體一樣長短了,按現在的話來說是個長髮美女。“比武招親”的訊息傳開,招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才俊。竇毅在門前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規定在一定距離內,求婚者誰能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兒嫁給他。這得需要百步穿楊的本事,前後有數十人都沒能射中。俗話說:沒有三把神沙,不敢倒反西歧,前來求婚的李淵不慌不忙,連發兩箭,都射中了孔雀的眼睛,於是“雀屏中選”,娶了李世民哥四個的媽。

李世民的媽竇氏卻和楊家有血海深仇,因為隋文帝取得是她的舅舅宇文家的江山。當年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皇位時,竇氏恨恨地說:“我恨自己不是男子,無法為舅舅家掃除禍患。”但竇氏又是一個巾幗英雄,理智告訴她不能明著跟楊廣對著幹,她曾經勸李淵迎合隋煬帝對聲色犬馬的喜好,將自己的數匹駿馬進獻以求升遷,壯大實力。李淵開始時猶猶豫豫,結果招致隋煬帝的不滿。後來,李淵幡然醒悟,屢屢搜求鷹犬進獻,很快便得到了升遷。受妻子影響,李淵雖然和楊廣是親姨表兄弟關係,楊廣也給了很大的兵權,但他絕對不象岳飛一樣是個愚忠的忠臣,楊廣殘暴不仁,激起了四面八方的農民起義,李淵感到機會來了,實際上早起了取而代之的雄心。但十八路反王沒有一路做了皇帝,卻讓李淵撿了個落地桃,這是什麼原因呢?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起義軍們與隋軍浴血奮戰時,李淵“假公濟私”極大地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逐漸成為超越隋軍及各路義軍的最大力量。李淵第一次“假公濟私”積蓄力量是在他還沒有挑起造反大旗時,他為鞏固太原這塊根據地,利用皇命這塊招牌,“遇佛殺佛,遇鬼殺鬼”,積極擴充自己的實力,包括鎮壓義軍。歷山飛是農民起義軍領袖魏刀兒的外號,因不滿隋朝的殘酷統治,在太原一帶率眾起義,響應者共有十萬多人,李淵在擔任太原留守時,奉皇命以少勝多,用奇計親自鎮壓並收編了歷山飛的農民起義軍,進一部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鷹揚府校尉劉武周因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怕被發現,便以貪汙之名殺死了王仁恭,起兵建立定陽國,自稱天子。李淵以討伐劉武周為名,招兵買馬。因為這時還是以隋朝官員的名義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招到近萬人。另外,李淵以抵抗突厥的名義,積極備戰,極大地擴大了自己的力量。

楊廣昏庸無道,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全國形成了二百多支反隋起義軍,其中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李密、翟讓的瓦崗軍對隋朝形成了直接威脅,加之隋煬帝楊廣因聽信術士之言,對李淵不再信任,當時民間歌謠傳唱:“日月照龍舟,淮南逆水流,掃盡楊花落,天子季無頭。”,暗示李氏當興,方士進言說:“誅殺海內的李姓,杜絕後患”,右驍衛大將軍李渾一門三十餘口人首先遭殃,李淵害怕落個李渾的下場,於是再也顧不得與楊廣表兄表弟的親戚關係,撕破臉皮於公元617年七月率三萬兵將誓師正式起兵反隋。在釋出的檄文裡李淵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於道路”,因此,李淵要廢掉昏君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這時李淵的一片效忠大隋的“公”心其實僅僅是他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而已,掩耳盜鈴罷了。李淵造反後,與義軍也不是一條心,有“假公濟私”的嫌疑,尤其體現在與瓦崗軍首領李密的合作上。李淵在與李密的通訊中對李密極力吹捧,說自己沒有取代隋朝之意,實際上這乃是李淵“卑辭推獎以驕其志”的計策,他充分利用了李密驕傲自大的缺陷,先麻痺李密,讓他阻擋中原的隋軍西進。十八路反王與隋軍主力大戰,兩敗俱傷,使壯大起來的李淵軍隊有了可乘之機,率先攻破長安,隨之李淵露出封建統治者的本來面目,廢掉楊侑,用十年時間鎮壓了全國各地的義軍,當上了大唐朝的開國皇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2479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