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一段婚姻 宋慶齡再婚了嗎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一段婚姻 宋慶齡再婚了嗎

網上傳聞宋慶齡的晚年再婚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一段婚姻 宋慶齡再婚了嗎

宋慶齡,舉世聞名的20世紀偉大女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她的一生無私無畏,他與國父孫中山的愛情佳話流傳至今,可是又有誰知道除了孫中山,晚年的宋慶齡還有過一段婚史,並且是毛主席批准宋慶齡改嫁的。

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宋慶齡,作為臺灣國父的遺孀,住在北海後海一個很幽靜的王府裡。宋慶齡和孫中山沒有孩子,偌大的庭院,更顯得空曠,晚年的宋慶齡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寂寞與孤獨。都說老人更像孩子,因此此時的宋慶齡,也像個孩子一樣想得到一個人的關心和疼愛,也希望身邊能夠有一個可以分享自己喜悅或者難過的人。

宋慶齡的生活祕書是個很能抓住女人心理的男子,年輕而健談,對宋慶齡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宋慶齡也非常喜歡這個年紀可以做自己兒子的祕書。只是宋慶齡心無芥蒂,而生活祕書或許是因為宋慶齡的人格魅力,或許是因為真心愛這個老人,或許是為了所謂的遺產和地位,勇敢地向宋慶齡提出了結婚的要求,並且承諾要用自己全部的愛來照顧宋慶齡的晚年。

當時的宋慶齡也經歷了很大的思想鬥爭,一來生活祕書跟自己年齡差距過大,會是真心對自己嗎?二來自己和離婚的生活祕書結婚,會帶來怎麼樣的軒然大波呢?最重要的是自己所處的政治地位,再婚會有阻力嗎?生活祕書對宋慶齡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心裡有對方,其他都不是困難。當生活祕書做通兩個女兒的工作,兩個女兒改口叫宋慶齡“媽媽”後,宋慶齡勇敢地遞上了結婚申請。

一紙結婚申請引起軒然大波。在那個年代,女人再婚也是一件很受爭議的事情,更何況是“國母”再婚。逃到臺灣的蔣介石,因為顧及宋美齡,對宋慶齡一直很客氣,很多統戰活動跟宋慶齡的“國母”身份也有很大關係,而如果宋慶齡再婚,國母就剩下“孫中山前妻”頭銜,對於統戰工作開展肯定會有影響。因此周恩愛同志堅決反對宋慶齡再婚,只能由生活祕書來照顧宋慶齡,充其量算二人同居。但是毛主席大筆一揮:同意!這樣,雖然對外沒有宣傳再婚訊息,宋慶齡還是跟生活祕書一起結婚,度過了幸福的晚年。

宋慶齡再婚無可厚非,關鍵是在人生最後那段時光,跟自己喜歡的男人一起看夕陽,一起踏晨露,度過了幸福的晚年,直至逝世,享年90歲。臨終前她留下遺囑:請不要把我和國父放在一起,我不夠格……

養女對再婚傳聞的迴應

隋永清重溫這些往事時,環球人物雜誌記者不禁想到宋慶齡年輕時奮不顧身的愛情。她22歲時背井離鄉嫁給孫中山,在那個年代需要巨大的勇氣。

曾有一種傳言,說宋慶齡有“第二段婚姻”。隋永清說這種話其實宋慶齡生前就聽到過,她的反應就兩個字:“不屑。”“這種謠言從孫中山先生去世就有,到現在竟然還有。我覺得是無稽之談。”

宋慶齡曾告訴隋永清,自己與孫先生在一起的10年是她人生最幸福的10年。有一次,宋慶齡拿著一張孫先生年輕時候的照片,細細打量著。隋永清打趣說:“哇!孫先生年輕時候這麼帥,換我也去追了。”宋慶齡一臉自豪地說:“那你晚了,已經被我追上了。這個男人是我的,你可追不到嘍!”

1960年,宋慶齡和孩子們在北京寓所。她抱著的是隋永清。

隋永清說:“每每提到孫先生,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一副小女人姿態。她向來認為誰挑的男人都不如她的,她對孫先生不僅是愛,還有敬仰。她用自己畢生的愛情給了我們最好的正面教育。”宋慶齡孤身一人半輩子,其實內心並不孤獨,因為滿滿的都是愛的回憶。

晚年生活其實很充實

還有一件事,宋慶齡從來沒有後悔過,那就是擁護共產黨。“她覺得共產黨做的一些事情是尊重了孫先生的精神的。而為什麼選擇跟蔣介石翻臉,因為她覺得他是中華民國的叛徒。孫先生說要聯俄聯共,蔣介石卻屠殺共產黨。 從這個事情上,她一直對蔣介石產生了一種憤怒, 說他違背了孫先生,不配做孫先生的學生。”

宋慶齡的晚年有一段憂心忡忡的日子。1966年“文革”爆發,江青一夥對宋慶齡放明槍,施暗箭。在那些顛倒是非的歲月,她確有不滿,但她對毛主席一直很敬重。“她曾告訴我,毛主席聽說我們家的點心好吃,特地要過來嚐嚐,她非常高興!”

“網上說她晚年都鬱鬱寡歡完全是歪曲事實。”宋慶齡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她有自己的樂趣,但這份樂趣不在於有多大動靜。她喜歡寫信和別人交流,特別是在“文革”時期,只要收到朋友寄來的信,或者聽到朋友的訊息,她就會很安心。她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經常邀請她的老友們,甚至祕書一起吃飯聊天。隋永清說在家經常聽到大人們愉快地交談,說中文、說英文的都有。而且每次宴客宋慶齡都會精心妝扮,薄薄施一層粉,用浸溼的美術筆蘸著宣紙或者報紙燒成的灰,畫一畫眉毛。“她晚年的生活很充實。或許因為她孤身一人,又不喜好走東走西,所以才給大家留下這樣的感覺。”

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時,宋慶齡特別興奮。從監獄和勞動改造場所接回來的很多人,王光美、鄧小平等,都被她請到家裡做客。宋慶齡嘴上不說恭喜,但為他們終於得到公正待遇而由衷欣慰。後來改革開放了,國家的形勢越來越好,那幾年她更高興了,整個人很放鬆。“她年輕時喜歡在河邊泡腳,到老落下了關節炎的毛病。但每逢佳節,她都不顧腿病,興致勃勃地舉辦舞會,看著我和演員們表演節目。人生最後幾年,她過得很開心。”

1981年,宋慶齡病得很突然,在病榻上的日子,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不久,宋慶齡去世。隋永清回憶當年的情景:“那時,我正在福建拍戲,收到祕書發來的電報,‘見報速回’。”隋永清感覺到家裡出了事,立即回到北京。宋慶齡在昏迷中聽到隋永清叫“媽媽太太”,猛地睜開眼,撫摸著隋永清的臉頰,用微弱的聲音說:“我的孩子,我的小寶貝,你可回來了……”

採訪快結束的時候,隋永清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宋慶齡是一個非常和藹、親切的老人,一點也不神祕,從沒給我任何需要被仰視的感覺。她曾經很感慨地跟我說,你們成長在一個好年代,正好是你們發揮才能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代裡面,你們是幸福的。離開人世的時候,她知道孫先生的遺願正在逐漸實現,很安然也很幸福。”

那麼宋慶齡為何不與孫中山合葬?

其實,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尊重宋慶齡生前的囑託、安排。

宋慶齡逝世的3個月前,16歲就到她身邊幫助料理家務達53年之久、被她一直尊稱為“李姐”的李燕娥因病逝世。宋慶齡就囑咐李的骨灰與她的骨灰要葬在一起。為此,她在給私人祕書的書面指示中“畫了一個草圖,標明李姐和她自己墓碑的位置應在她父母合葬墓的左右等距,都平放在地上”。宋慶齡安排與她的父母及家人、與終身為她服務的“李姐”葬在一處,符合她的思想和性格的邏輯,是可以理解的。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提出與孫中山合葬於中山陵?廖承志在《我的弔唁》一文中解釋說:“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從未想過身後作什麼特殊安排。臺灣有些人說,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過這些。中山陵的建造構思,她不曾參與過半句,也不願中山陵因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現在為此花費國家、人民的錢財。”

孫中山和宋慶齡

《宋慶齡傳記》的作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還說:“她認為,孫中山的歷史業績是他的功勳,她不應去分享。另外,她父母的墓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破壞,後經周總理下令修復。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覺得她必須永遠陪伴在她父母身邊?她一生為公,但在她看來,死是私人的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p2n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