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大明王朝的統一之路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

大明王朝的統一之路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國為肅清蒙古胡元殘餘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明洪武元年八月,元惠宗棄大都北逃後,一直滯留在近塞地區,並多次舉兵南犯,以圖復辟,均被明軍擊敗。元朝殘餘勢力雖由此日漸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盤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為徹底消滅元朝殘餘勢力,統一漠北,遂遣軍北征。

大明王朝的統一之路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

明洪武三年正月九年級日,命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都督馮勝為右副將軍,御史大夫鄧愈為左副副將軍,中山侯湯和為右副副將軍率軍往徵沙漠。對於北征沙漠的戰略方針,朱元璋根據元主滯留塞外之和林,擴廓帖木兒駐兵定西,不斷南犯的情況,決定:“兵分為二路:一令大將軍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王保保;一令左副將軍出居庸關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應援。況元主遠居沙漠,不意吾師之至,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舉而兩得者,此是也。”並命大同指揮金朝興、大同都督同知汪興祖等先期進攻山西、河北北部元軍,以吸引元軍注意力,策應主力作戰。諸將受命而行。

二月二十五日,金朝興攻克東勝州。三月二十三日,汪興祖攻克武州、朔州。二十九日,徐達率師進抵定西。四月八日,大敗元軍於沈兒峪,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七年級日,徐達分遣鄧愈招諭吐蕃,自率大軍南向攻克略陽、沔州、興元,二十三日,回軍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關以後,於五月初,經野狐嶺連敗元太尉蠻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於白海駱駝山,再敗元平章上都罕於開平。五月二十一日,進逼應昌,大敗元軍,繳獲甚眾。李文忠在回師途中還攻克興州,降其兵民3.69萬餘人。至紅羅山又降其居民6000餘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等班師回朝。

明軍此次北征,兩路皆獲大勝,元朝在近塞的殘餘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大明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對故元的第二次大規模作戰。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軍第一次北征沙漠,將東北方面之元嗣君愛猶識理達臘和陝甘方面的元將擴廓帖木兒壓縮到和林以北地區,暫時減輕了明朝北邊壓力。至明洪武五年初,塞外各地的故元勢力,經過年餘休養生息,再趨活躍,東自開元,西至甘肅、寧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為故元勢力所控制,且不斷南犯。

明朝君臣對故元的態度出現分歧,朱元璋主防,魏國公徐達主攻。經過討論權衡,朱元璋接受主攻意見,於明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各率兵5萬人,分三路出征。朱元璋的作戰方針是:以徐達為中路,出雁門關趨和林,揚言急趨和林,實則緩慢進軍,誘元軍出戰而殲滅之;李文忠為東路,出居庸關經應昌趨和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馮勝為西路,出金蘭〔地點不詳,疑為金縣趨甘肅,以疑元軍,使其不知所向。這一戰略部署,以中路為正,東、西兩路為奇,奇正並用,三路合擊。中路軍於二月二十九日進至山西境內,徐達以都督僉事藍玉為先鋒,先出雁門關,敗擴廓帖木兒遊騎於野馬川。三月二十日,藍玉又敗擴廓帖木兒於土剌河,擴廓逃去,與元將賀宗哲聯合,在嶺北一線抵禦明軍。

五月初六日,徐達兵至嶺北,輕敵冒進,驟然交戰,被元軍擊敗,死萬餘人,被迫斂軍守塞。七月十一日,偏將軍湯和在斷頭山敗績,指揮同知章存道戰死。西路軍進至蘭州以後,潁川侯傅友德率驍騎5000敗元將失刺罕於西涼。進至永昌,再敗元太尉朵兒只巴於忽剌罕口,獲輜重牛馬甚眾。然後與馮勝主力會師,敗元兵於掃林山,斬首4000餘級,擒其太尉鎖納兒加、平章管著等人,軍威大振。六月九年級日,逼降元將上都驢,獲吏民830餘戶。師抵亦集乃路,故元守將伯顏帖木兒舉城降,繼敗元軍於別篤山口,獲元平章長加奴等270人及馬駝牛羊十餘萬頭。元岐王朵兒只班遁去。傅友德率兵追至瓜州、沙州,又敗元軍,獲金銀印、馬駝牛羊2萬頭而還。

東路軍於六月二十九日抵達口溫,元軍聞訊而遁,獲牛馬輜重無算,經哈剌莽來至臚朐河。李文忠留部將韓政守輜重,親率大軍輕裝急進,在土剌河、阿魯渾河一帶與元將蠻子哈刺章激戰數日,元軍敗退,獲人馬以萬計,明軍亦死傷不少。李文忠率師追至稱海,元兵復集拒戰,李文忠見元軍氣勢甚銳,乃斂兵據險自固並張疑兵,元軍懼有伏兵,不敢逼近,遂引軍而去。李文忠班師而還。十月二十四日,西路軍馮勝班軍回京。十一月,因塞外苦寒,一時難以作戰,遂令中路軍徐達、東路軍李文忠班師。此戰,主力中路軍戰敗,東路軍得失相當,僅西路軍獲勝,明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輕敵冒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3696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