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盤點歷史上幾位毀於藝術的皇帝 帝王生涯失敗

盤點歷史上幾位毀於藝術的皇帝 帝王生涯失敗

中國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算起,到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統,坐過皇帝王寶座的人士就有八百多位,這些帝王們的層次參差有別,品質良莠不齊,政績或高或低或有或無。其中有創業型的,有守業型的,也有敗家型的。有勤政操勞型的,也有安逸享樂型的,更有優雅文藝型的……

盤點歷史上幾位毀於藝術的皇帝 帝王生涯失敗

歷史上有那麼幾位藝術範兒十足皇帝,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卻在事業上遭遇了諸多風吹雨打。他們的帝王生涯頗為世人所錯愕痛惜、哀憐感傷、及津津樂道。

唐玄宗李隆基

我們在談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有兩個詞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是“開元盛世”,另一個是“安史之亂”。“開元盛世”是大唐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的耀眼一頁,而“安史之亂”則是李隆基皇帝生涯中的一大失敗。

早年的李隆基,是位奮發有為的皇室青年,熱血膽大有智慧有力量,一手操作了流血政變,把寡慾無求的老爸推上了皇位。在27歲時,李隆基接了班,登基做了大唐帝國的皇帝。心繫天下蒼生的玄宗,內修德政,發展生產;外御強敵,開疆拓土。政治上銳意進取,興利除弊,選用有德有能有才的官員主持政務,經過二十多年的奮鬥,並在幾代祖輩努力的基礎上,終於鑄造了我國曆史上一段璀璨的輝煌——開元盛世。

近些年,又陸陸續續有人提到了一些其他王朝的“盛世”,這些所謂的“盛世”,其實大多是臆想一廂情願誇大出來的!而“開元盛世”則是貨真價實的盛世,社會比較和諧穩定,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安康平靜,幸福指數得到提高,國家的經濟文化也都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相對於所有的帝王,李隆基無疑是位傑出的君主、傑出的政治家,同時,這位帝王還是位出色的藝術家,寫得一手精妙書法,他的隸書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當代的許多書法字典裡都有收錄。此外,李隆基更精通韻律及舞蹈,對許多種樂器都相當的門兒清,拎得起來,玩兒得轉。皇帝的重任並沒有影響隆基同志在藝術上的精進與巨大的成就。

我們今天把戲曲行當稱為“梨園”,把戲曲行業的從業人員稱為“梨園弟子”,其淵源就在李隆基對戲曲的熱愛和帶動,這位文藝皇帝他的梨園裡開設藝校,並充當校長及教員的角色,培養為皇家服務的音樂人才,學員的陣容比較龐大,有三百人之多。玄宗經常組織樂隊人員在梨園演出,若有哪位演奏上出了哪怕是纖毫的差錯,李隆基立馬就能聽出來,並指出錯亂所在,濫竽在樂隊里根本充不了數。

在創作熱情的激盪下,李隆基不但制定了數十首樂曲的曲名,還親自操刀,主持編排了大型群舞《霓裳羽衣曲》,並由楊貴妃掛帥帶隊,舞動著大唐的漫漫風情。

進入天命之年的玄宗,面對國家表面上太平祥和的景象,得意且有些忘形,政務弛廢,任用奸佞,特別是得到楊玉環後,愈發的“從此君王不早朝”,飲美酒,沉醉在溫柔鄉,專注於聲樂歌舞,鐘鼓笙簫齊鳴。敢想最做的李隆基,不但培養了大批的藝術人才,而且把藝術培訓普及到了畜牧界,訓練了大批會聞樂而舞的駿馬,“舞馬隊”陣容強大,有數百匹之多,表演時形式多樣,令人眼花繚亂。可惜這批“舞馬”最後被毫無審美能力的“安史”叛軍認定為妖畜,慘遭戧害。

玄宗李隆基以為他可以在藝術的氛圍裡終老,他和玉環的愛情也可以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可是,未來總是難測,事情的演進和結果總會與期盼相左!就在吳道子揮動丹青妙筆、李太白斗酒詩百篇、顏真卿書法的雄渾豐茂被傳瞻宇內、公孫大娘一舞劍器動四方之際,北方少數民族善於熱舞的將領安祿山,夥同具有超強語言天分但相貌慚愧的史思明悍然發動叛亂,開始了一場持續七年多的社會大動盪。李隆基西逃入蜀,路上,遭到護衛軍的強迫,只得恩賜楊貴妃縊死。

巴山夜雨中,黯然魂傷時,李隆基依然創制了詞牌《雨淋鈴》,以寄託家破國亂,物損人亡的悲哀。《雨淋鈴》詞曲中成就最高的要數柳永作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曉月。”

後來,叛亂雖然平定了,但唐王朝遭受了巨大的浩劫!李隆基的皇帝崗位也沒保住,太子李亨未經他的首肯,單方面做出果斷明智的舉動:自己做了皇帝率眾平叛,讓李隆基升級為太上皇。“被下崗”的李隆基,把一個又大又爛的爛攤子留給了他的子孫們,從此,中央政府上演著“宦官專權”加“朋黨爭風”,地方上“藩鎮割據”人禍不斷,使盛極一時八方來儀的大唐帝國走向衰敗,唐玄宗也在寂寥苦悶悔恨中黯然辭世。

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字重光,他的這個“字”是有些講究的,因為他有一隻眼睛是兩個瞳孔的。說起來,李煜的眼睛跟上古的舜帝有百分之五十雷同,舜帝也雙瞳,而且是雙眼雙瞳,名字是“重華”。李煜在婚姻上,跟舜帝卻是有百分之百的相似度,先後娶了同胞姐妹為皇后,她們的名字也撞了車,兩位姐姐都叫“娥皇“,兩位妹妹名字都是“女英”。

如果求本溯源,李煜也可能不姓李,他的爺爺南唐烈祖李昪是位流浪兒,姓氏其實是難以考證的,在建立政權之前,李昪名字是徐知誥,他是靠養父徐溫的栽培起家,成了氣候,然後對天下宣稱自己姓李,是大唐李氏皇族傳人,這樣比較有號召力。

後主李煜出生時,依舊是中國政權紛亂的年代,但外面的世界如何無奈,對他的成長沒有什麼影響,身為皇子,他當然過著可以錦衣玉食,快樂無憂的生活。

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以文詞見長的帝王,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天資高妙的李煜就是這種大環境裡成長起來,修煉出非凡的藝術才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笙管笛簫,件件擅長,妙手善繪丹青,並寫得出神入化的書法。如果李煜只作為一個皇子,大可在優雅精緻終老此一生。然而,風流才子,卻誤作人主。

本來李煜是沒有資格成為皇帝的,封建宗法制遵循的原則是“立長立嫡”,最理所當然的繼承人是正宮(正房)所出的老大,李煜在兄弟中行六,他也對皇帝的寶座沒什麼興趣,其志在山水之間,不巧的是,他的五個哥哥先後都駕鶴而去,皇冠硬是砸到了他的頭上!

毫無政治熱情、國家抱負、更無心皇位的李煜,上任後並沒把強國富民當做第一要務,而是依然沉緬於他的藝術王國裡,根本不能自拔,他也不可能想過去自拔,終日在錦繡奢華中尋找藝術靈感,耗費大量的財力來烘托藝術氣氛。閒愁幽緒,描摹不盡……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篤信釋教、性格略有些疲軟的李煜沒有心思去練兵尋釁,但是,他不出門找事,不等於戰爭就不會找上門來。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歷史類的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說這句話的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所說的酣睡者,就是李煜和當時幾個殘存的政治勢力。

在大宋強大的壓力之下,李煜戰戰兢兢把自己從“南唐皇帝”降職為“江南國主”。既便如此,趙匡胤的繼任者宋太宗趙老二還是發兵把南唐給掃蕩一平,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南唐國都金陵城即將被攻陷時,李煜吟頌了最後一首唐詩,然後命令部隊放棄抵抗,宣佈投降,肉袒出城(光著膀子,表示哥們就任你們處置了)作了大宋的俘虜。在拜別祖廟,北上開封去作階下囚之際,仍然有心情命令樂隊為他演唱了離別的歌曲……

李煜被押送到汴梁後,在強制下穿上白色衣服,有如被捕的犯罪分子,等候大宋皇帝發落。雖然宋太宗趙光義沒有殺李煜的頭,但卻強加給李煜難以承受的侮辱,封給他一個頗帶嘲諷意味的爵位——違命侯。這個封號既流露出趙光義對他的不滿和責怪,也對李煜的精神造成一定的摧殘。

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李煜渡過了兩年痛苦悲哀的時光,先是私人財產幾乎被掠奪敲詐一空,使他生活陷入了困頓。來他家掠搶的,其中有大宋的官吏軍卒,還包括他的南唐舊臣。之後,隨他同甘共苦的小周後女英,被趙老二召入他的皇宮,強行纏綿。而且,這種欺侮性的宣召漸成常態。李煜只能於淚眼婆娑中捶胸頓足,卻又無可奈何!

階下囚的生活開始後,李煜的詞作則大放異彩。為賦新詩強說愁,跟無病呻吟相去不遠,此類作品不但得不到生前身後人的認可,還可能招來譏諷與批判。而李煜經歷了國破家敗,繁華成淒涼,傷懷之情,自然寓於詞作之中。李煜的詞,有情,有景,有故事,情真意切走腦子的東西,當然會打動人心,會有生命力。

無論生活給予李煜多少苦難折磨,也難以消減他對藝術的熱愛。公元978年的農曆七夕,李煜生日這天,違命侯府舉辦了難以盛大,卻雅緻殘存的生日宴會,笙歌陣陣,不絕於耳,心緒複雜的李煜寫下了那首傳頌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對昔日故國江山的留戀,對今日生存狀態的不滿,刺激得趙光義起了殺心,賜毒酒送李煜上了路!幾個月後,李煜的小周後也鬱鬱而終,他們合葬在一處。

做帝王李煜做得失敗,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感慨,這也助推他躍身成為殿堂級的詞人。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也是位大師級的藝術家,而且更是很綜合的大藝術家。

趙佶沒做皇帝前,被封為端王,一般稱其為九端王,這位端王,跟這個“端”字十分不匹配,趙佶同志生性輕佻浮浪,也就是浪蕩輕浮,東遊西逛,朝三暮四,可能他的長輩和皇帝哥哥也察覺出來了,對他寄予了端莊端正的希望,故爾,才有了“端”的封號。但最終,大家還是要失望,趙佶無論是做端王還是在皇帝崗位上,始終未能“端”起來!

這位端王從小就喜愛書法繪畫、騎馬射箭,更善於踢球(當時稱這項體育運動為蹴鞠),兼之賣相頗佳,舉止溫文爾雅有禮貌,總是給人比較良好的印象。

趙佶的哥哥宋哲宗沒有兒子,哲宗去世的有些突然,趙佶被選為了繼承人。當時,端王能否繼承大統,還是有些爭議的,一些明眼的大臣怕他行為不端,難以君臨天下。而後宮中的皇太后卻力挺他,覺得他能善待老太太。最後,皇太后的意見佔了上風,就這樣,這位後人評價“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適合做皇帝”的趙佶,做了大宋王朝的皇帝!

雖然成為一國君王,但趙佶卻不怎麼關心國是,更不去管他的子民生活得是否幸福。他把主要的精力都奉獻給了藝術,在書法上,趙佶吸收唐宋諸多大家的精華,自創一體,名曰“瘦金體”,字型如切金斷玉,天然遒美,風神灑脫,韻味獨到。趙佶的繪畫,特別是他的花鳥畫作,水平達到了一定的巔峰高度,後世少有能企及者,從他的畫作中,看到一種恬淡,一種雅緻,一種雍容富貴的情調。

趙佶不但自己鍾愛書畫藝術,還鼓勵學子們投身到書畫事業當中,在翰林院設定了書畫院,把畫學納入科舉之中,趙佶本人親自出題遴選出色的畫家,並從中選拔高階公務員,這不但提高了畫家的社會地位,也大大地激發了人們手握畫筆的熱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產生於徽宗年代,而徽宗也成為《清明上河圖》的第一個收藏者。

除了醉心於書畫之外,趙佶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及市井娼妓都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為了裝飾宮殿修建園林,特意在江南採辦“花石綱”,在以太湖為中心的地區蒐羅名花香草,和各具形態、玲瓏天成的太湖石,然後由水路運送到汴京,損耗了海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於造得國家財政窘迫。僅為滿足他私人的愛美之心,點綴奢侈的帝王生活。

趙佶在藝術上求美求得很有意境,放蕩起來也千方百計地下賤,在幸福風流生活裡忙得不亦樂乎,把國家大事交給大臣處理,而掌握權柄的大臣就是童貫、蔡京等臭名昭著的“宣和六賊”,一個國賊張牙舞爪尚且危險,六個國賊齊上陣是多麼可怕而且悲哀的狀態!大宋王朝在六賊的肆虐下,烏煙瘴氣,瘡孔越來越大。雖然這六賊最後處死的處死,謫貶的謫貶,但國家根基被他們動搖,不但引爆了方臘的造反,更使滿洲金人一路南侵,鐵蹄踏上大宋的國土,攻克了都城汴京。遂使神洲,百年陸沉。

岳飛高呼“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陸游囑咐家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辛棄疾慷慨悲吟“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中原的淪陷,多少人的血淚!

徽宗趙佶和他的大兒子欽宗趙桓都成了金人的俘虜,連同皇室親屬及大臣工匠三千來人,及難以計數的財物,被押往金國。中途,趙佶寵愛的妃子就被金國將領侵佔帶離。其他的男女,都遭到肆意的羞辱和傷害。

一路上受盡了侮辱和苦楚,到達金國後,趙佶成為一場活動的主角,金人搞了個“獻俘”大會,所有被俘人員不論男女,都穿上百姓的服裝,披著羊皮外罩,頭上纏著布帶子,身份低一些的貴族們只能裸露上身。徽宗和欽宗牽著羊走在獻俘隊伍的前面,到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上去拜謁,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阿骨打的弟弟)手持利刃,乾淨利落地刺死大宋兩位皇帝牽的兩隻羊,獻給阿骨打的牌位來報功!作為帝王來說,沒有比這更無地自容的恥辱了!

接著,金主封徽宗為“昏德公”,兒子趙桓被打包一起受封,爵名為“重昏侯”,這兩個爵號不由我們不想起“違命侯”,趙佶在靖康之變後所遭遇的欺負,比起他的老祖宗趙光義給予李煜的恥辱,大有過之。“因果報應”之說早已作為迷信糟粕被批判,我們當然不會相信什麼因果報應,但是這種令人神魂悚然的報應,卻真的會偶然的出現!

在做了九年的囚徒後,大藝術家趙佶在當時的羶腥僻壤五國城(黑龍江依蘭縣)的土炕上,於病痛悲哀中辭世。

北宋的後期,社會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準備階段,在當時寬鬆的社會狀態中前行,中國的發展也不會繞那麼長那麼久的彎路,然而,一切都隨著金軍的入侵戛然而止!如果不是趙佶昏庸沒正事兒,數百年後的中國,也許將呈獻出另一番景象。所以說,宋徽宗趙佶於中華,其罪大矣!

無論是唐玄宗,還是李後主,還是宋徽宗,他們都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文藝昌盛,卻直接或間接地把國家引向了苦難,並且,他們在蒙難時,都沒能保護住自己的女人!

魚肉與熊掌不是絕對不能兼得,但也不是誰都能得到的,特別是那些不務正業的人。如果是普通人不務正業,耽誤的可能只是自己,大不了家人跟著遭罪,而不務正業的帝王耽誤的卻是整個國家,殃及的是全國無辜的民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e7nn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