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朱元璋的這條“禁令” 影響近600年曆史走向

朱元璋的這條“禁令” 影響近600年曆史走向

朱元璋就是個要飯的。家貧無計,父母雙亡,在皇覺寺出家為僧,老和尚讓他外出化緣,因為添了一張嘴,寺裡也困難。中國和尚是不化緣的,你什麼時候見到化緣的和尚,基本上就是騙子。

朱元璋的這條“禁令” 影響近600年曆史走向

朱元璋殺良臣不眨眼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國都。應天就是今天的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廝長得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還滿臉麻子,這是明太祖真容。你把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他也宰了你。怎麼著你都是個死。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黑暗的王朝,276年裡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幹好事。朱元璋就不幹好事,一個典型的暴君。他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劉邦在前朝好歹還是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

朱元璋就是個要飯的。家貧無計,父母雙亡,在皇覺寺出家為僧,老和尚讓他外出化緣,因為添了一張嘴,寺裡也困難。中國和尚是不化緣的,你什麼時候見到化緣的和尚,基本上就是騙子。

中國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東南亞小乘佛教的僧人都是化緣的。這化緣在中國推廣不開,因為中國人認為,這不就是要飯嗎?那多丟人,九儒十丐,比儒士還低一級。東南亞小乘佛教國家,僧人過午不食,一天就吃兩頓飯。中國僧人不行,因為我得幹活,只吃兩頓飯,下午腿軟。如果你在大街上碰見僧人化緣,別理他,那都是騙子。

朱元璋後來參加紅巾軍,慢慢地混壯了。這傢伙窮棒子出身,一當政,必然是暴政。世界歷史上,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這種出身嗎?有哪一個出身高貴、受過良好教育的,上臺之後搞獨裁的?沒有。都是這麼一幫人,發跡之前寒酸,吃了上頓沒下頓,夜裡睡地下通道,發跡之後,我可有今天了,瘋狂報復社會,折騰死你們。

這號人當了皇帝,最關心的事就是我這個政權可不能丟啊。千辛萬苦搶過來不容易,不能讓我兒子再去化緣了,得千秋萬代一統江湖傳下去。所以他在宋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首先在中央廢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書由皇帝直接負責。這個跟蒙古人不會玩兒有關。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到了宋朝更進一步,在三省的基礎上確立二府三司。宰相、樞密、三司,進一步把三省的職權又給分化了,相權相對於皇權就非常弱。到了元朝,中書省集權,尚書、門下全都沒了,所以權臣輩出。

朱元璋吸取了這個教訓,不能給予宰相太大權力。洪武十三年,他藉口宰相胡惟庸謀反,殺掉了胡惟庸及其黨羽兩萬多人,這叫胡獄。開國的文臣屠戮殆盡,基本上全殺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長,武靠徐達。李善長當時七十多歲了,風燭殘年,封韓國公,開國功臣之首,太子朱標的老師,要上法場開刀。

馬皇后不幹啊,馬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她不幹就絕食,哭。朱元璋說別的我什麼都可以聽你的,這件事你別管,我要為朱家萬世開太平。馬皇后說,一般的百姓家庭,孩子家長都知道尊重老師,教師節還給送花買賀卡,報答師恩深重。咱們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師殺死?朱元璋說李善長謀反。

馬皇后聽完氣樂了,說李善長都七十多歲了,他還謀什麼反?謀反能當幾年皇上?根本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聽,最後李善長一家七十多口,全被殺掉。十餘年過後,又藉口大將軍藍玉謀反,掀起一場屠殺,殺掉了一萬五千多人。這一下,開國的武將也被殺光了。

朱元璋認為建立明朝,徐達的功勞最大。開國之後他自己寫詔旨誇讚徐達“從予起兵於濠上,先存捧日之心”。說明徐達從那會兒就跟著他幹,徐要是把他扒下來自己上,完全可以,但一直捧著他。

建國之後,徐達是擎天柱,但也難逃被殺的下場。民間傳說,徐達背上長瘡,不能吃發物。朱元璋偏偏送蒸鵝讓徐達吃。徐達含著眼淚吃這蒸鵝,吃完之後,瘡崩而死。想當初他跟徐達鐵哥們兒、親兄弟那種感情,居然也下得了手,瞧他狠的!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公元1598年,長達七年之久的萬曆援朝戰爭終於宣告結束。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在歷經戰與和的反覆較量之後,最終迫使日本狂人豐臣秀吉憂鬱而死,異常艱苦的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也許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怎麼堂堂一個天朝上國,打打你日本一個蕞爾小國居然會這麼費勁,還搞得元氣大傷,幾乎打光了張居正改革留下的所有資產。要知道,當年永樂大帝橫掃天下、威加海內的時候,是何等雄壯、何等霸氣?

有人說因為吏治腐敗,有人說因為將帥不力,還有人說因為承平日久,陷入了各代王朝都會爆發的"歷史週期率"當中。可老天不會給明朝太多的時間思考,也許還沒等他們完全想清楚,統治危機就開始不斷爆發。

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已成星火燎原之勢;更要命的,後金在東北地區強勢崛起,與蒙古連為一體。短短几十年時間,大明王朝就在內憂外患之下,萬劫不復了。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歷來也有很多種說法,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違背了世界潮流的發展方向。

從它一開始建立之後所採取的國策,就能看出它一定會敗得異常慘烈。

與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同,明朝所處的時間段是在全球地理大發現時期,也是中國邁向近代化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當時歐洲的探險家們沒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強大的船隊,卻在堅持不懈地進行著新航路的開闢,不斷髮展著海上貿易,不斷進行著海外擴張,不斷強化著海權思維。

主動也好,被迫也罷,世界開始由海洋連線在一起,並逐步形成一個整體。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我們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一個朝代,版圖幾乎橫跨了整個歐亞大陸。你願意接受也好,不願意接受也罷,世界就是在這樣的征服與被征服、侵略與被侵略當中聯絡在了一起。

繼元朝滅亡之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接過了華夏正統的位置,在南京登基稱帝,翻開了大明王朝的歷史篇章。

然而就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便釋出了"海禁令"。理由也很充分,為了抗擊倭寇,為了矯正民風,為了穩定江山,我不得已而為之。

恕我直言,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在成為皇帝之後,心胸和眼界已經變得越來越狹小。他以為只要發展農業,大家都吃飽飯就足夠了嗎?

結果不但使大明王朝對外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也使得中國經濟一直在農業上打轉轉,商業貿易尤其是海外貿易遲遲沒有起色,資本主義一直處於萌芽狀態,並最終胎死腹中。

更可惜的是中國已經積累了一千多年封建主義的成果,擁有如此雄厚的實力,卻失去了向近代化發展的重要先機。

之後的鄭和下西洋,根本不是海外貿易和海外擴張的行為,只是為了宣揚皇帝的德威、天朝的富庶與強大,構建一種厚往薄來的朝貢體系。

這樣一來反而加重了內地人民的經濟負擔,刺激了外邦人的貪慾。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怎麼看怎麼像是嫁接在封建主義社會上的一朵奇葩

孟子早就說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一個領導人或者一個王朝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擁有多少遼闊的疆域,多少廣大的群眾,多少繁榮的經濟,多少強大的軍力,而是看他是否有自由寬容的思想,是否順應時代的潮流。

標籤: 禁令 朱元璋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kl2k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