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楊堅建立隋朝的時間是 楊堅如何建立隋朝

楊堅建立隋朝的時間是 楊堅如何建立隋朝

楊堅建立隋朝的時間是,在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成功登上帝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一共只有短短23年,但是他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對此下面就讓小編就來詳細介紹隋文帝楊堅建隋吧,對此不清楚的可以進來看看.

楊堅建立隋朝的時間是 楊堅如何建立隋朝

楊堅是如何建立隋朝的

因為周宣帝打擊、壓制皇族成員,所以讓皇族勢力變得衰弱了。在這種背景下,楊堅作為楊氏家族、獨孤氏兩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又是周宣的岳父。在北周帝國的影響自然是越來越大了。

後來,周宣帝五個皇后並立,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加強宮廷力量,並且分散軍政大佬權力的一種舉措。

皇帝寵愛眾多女人,這通常是源於情慾的原因。但是,皇帝給予眾多女人皇后的稱號,通常都不是因為簡單的情慾。因為,這裡面通常總包含著太多的政治因素。

因為一個女人成了皇后,意味著她宮廷內的地位上升了;因為一個女人成了皇后,意味著她的家族地位上升了。如果後宮出現好幾個皇后,意味著後宮的權勢分散了;如果皇帝有好幾個皇后,也意味著外戚的權勢分散了。

周宣帝滿打滿算,當了不到兩年皇帝,就死了。而五後並立,也就一年多時間,周宣帝就死了。從某種意義上,五後並立只是一種未完的、也比較怪異的權力佈局。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時間,會是什麼結果,我們無從知道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時間,楊堅的權勢肯定會受到削弱。

因為,後宮出現五個皇后,楊堅的女兒在後宮的地位,自然會下降的;而楊堅憑藉外戚身份獲得的權力,自然也會下降。

更主要的是,與此同時周宣帝還讓自己兒子繼承了皇位,自己到幕後當了太上皇了。而周靜帝(周宣帝的兒子)是朱皇后的兒子,不是楊皇后的兒子。這顯然意味著,楊皇后在後宮的地位再次下降了。因為,楊皇后不是小皇帝的生母,後宮又有四個皇后與她並立,你說她的權勢能有多大?

而且周宣帝死後,北周的權力中樞可以由鄭譯、劉昉等人操縱,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周宣帝也是想漸漸把權力移入宮廷之內的。

鄭譯、劉昉都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家族背景,在周宣帝死後,卻可以左右帝國大局,主要是因為他們受到周宣帝的信任、重用。這種人成為帝國主要權力者,通常就意味著帝國的權力進入了宮廷之內。

但是,周宣帝當皇帝后,滿打滿算不到兩年就死了(公元578年6月繼位,公元580年5月死),而他的兒子只有八歲。所以這個未完的、怪異的佈局,就變得漏洞百出了。

如果周宣帝沒有清除宇文皇族的強勢親王,估計也輪不著楊堅篡位。但是,皇族勢力受到了打擊,楊堅的地位自然突顯出來了。

如果周宣帝沒有早早死掉,楊堅可能也無法篡位了。因為,五後並立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楊堅的。而且,從當時情形去看,皇權正處於上升階段,貴族勢力正處於下降,所以楊堅能逃脫周宣打壓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是,周宣帝突然死亡,讓楊堅終於抓住了機會

當然了,周宣帝與楊堅之爭,無論誰勝誰敗,並不會真正改變歷史的大方向。因為,北朝對南朝已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而且豪門貴族的影響力正在漸漸削弱,所以周宣帝國只要鞏固了皇權,自然也有機會統一天下。

當然了,對周宣帝最大的不利因素在於,他的父親周武帝,曾全力打擊佛教。在佛教勢力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它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驚人的。雖然這種內容,只是在正史之中隱隱約約的流露出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佛教勢力受到這種打擊後,是絕不會善罷干休的。

不過這種負面影響,如果周宣帝處理得當,應該也有機會改善的。因為,從前拓跋燾也曾全力打擊佛教,後來拓跋燾及其的繼位者,不斷調整宗教政策,讓皇權仍然可以與佛教並存了。

換而言之,只要周宣帝不是僵硬的執行宗教政策,並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走向失敗。

總的來說,周武帝極端的宗教政策,是有利又有弊。因為,周武帝滅佛,讓帝國可以控制的人口、物資明顯增加了;甚至而言,這是周武帝征服北齊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他為帝國製造的潛在敵人,也是數不勝數的,甚至而言,這也是楊堅可以成功篡奪宇文家族的重要原因。

如果帝國的權力中樞,由幾個德高望重的人控制著,估計也輪不到楊堅篡位。但是,因為鄭譯、劉昉缺乏足夠的威望、實力,所以在周宣帝死時,他們雖然擁有左右帝國的影響力,卻很快就淪為楊堅的附屬了。

周宣帝臨死前的北周帝國,實際上與秦始皇死時的秦帝國非常相似。第一、皇族勢力衰弱;第二、他讓帝國權力漸漸移入內廷,使軍政大佬都很難接近帝國權力中樞。

在這種背景下,控制內廷的權力者,與權臣聯手,很快就控制了帝國中央政府。

我們知道,秦始皇死後,秦始皇的親信(趙高)與權臣李斯,擬定了一份有利於他們的遺詔,於是他們迅速的控制了帝國中央政府。

周宣帝死後,同樣是周宣帝的親信(鄭譯、劉昉)與權臣楊堅,擬定了一份有利於他們的遺詔,於是他們迅速的控制了帝國中央政府。

如果帝國的權力,沒有移入內廷,皇帝的親信,就無法隨意更改皇帝的遺詔。更無法和某個權臣聯手,就可以輕易的控制了帝國。

趙高、李斯處於有利的位置後,馬上對秦始皇的子孫,進行了殘酷的打擊。

楊堅控制權力後,馬上開始密謀削弱皇族勢力。

如果皇帝沒有人為的削弱皇族勢力,內廷與權臣聯手後,也無法真正控制中央政府的。因為,如果他們密謀控制帝國中央政府,就會受到皇族勢力的迎頭痛擊。但是,在皇族衰弱的背景下,皇族面對內廷與權臣的這種行為,不要說藉機生事了,就是想自保都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趙高、李斯控制秦帝國後不久,整個關東地區,很快就處於失控制之中。

楊堅控制帝國後,整個關東地區,也是馬上就處於失控的狀態。

趙高、李斯沙丘之變後,因為陳勝吳廣振臂一呼,於是整個關東地區,很快就被叛亂勢力控制了。

楊堅取得執政地位後,因為尉遲迥振臂一呼,整個關東地區,也很快被叛亂勢力控制了。

如果有什麼不同,只是秦末的關東失控,是秦帝國體制之外的力量,打著反抗暴秦統治的旗號進行叛亂。

北周滅亡時的關東失控,是周帝國體制之內的力量,打著保衛皇權的旗號進行叛亂。

當然了,最大的不同是。趙高、李斯的聯盟很快破裂,最後以趙高火併李斯結束。而且關東的叛亂愈演愈烈,最後秦帝國滅亡了。

鄭譯、劉昉與楊堅的聯盟,因為從開始起,大家就認可了楊堅的主導地位,所以這個聯盟一直保持著鞏固。而且,他們很快就把關東的叛亂徹底平定了,當然了,結果也是周帝國滅亡了。

楊堅能迅速平定關東的叛亂,主要原因大約有兩個

第一、周武帝強有力的控制著帝國,周宣帝在帝國為所欲為,讓人們感覺到,在當時的背景下,似乎無法建立一個帝位虛立,大家聯合執政的格局了。西魏時代,皇帝只是一個擺設,下面是宇文泰為代表的幾大貴族聯合執政。北周初期,也是宇文氏皇帝當一個擺設,下面是宇文護為代表的幾大貴族聯合執政。這種格局,一共維持了39年(533年,宇文泰擁立元修為帝,572年周武帝殺死宇文護)。

周武帝奪權成功,馬上開始乾綱獨斷;關鍵是周武帝死後,周宣帝繼位,依然是乾綱獨斷。這似乎證明,貴族政治的輝煌時代已結束了。

以前,可以實現貴族政治,大約是因為貴族的權力比較集中,幾個實力巨大的大佬在限制皇權時,相對容易實現聯合。但是,後來眾多大佬的去世,他們子孫雖然儲存了他們的權力,但是顯然意味著權力分散了。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想聯合起來控制一個皇帝,似乎有些困難。

當然了,更往深究其原因,則是因為隨著生產力的緩慢發展,漸漸實現了某種質變。換而言之,因為中央政府直接滲透的範圍越來越廣,滲透的程度越來越深,所以幾大豪門貴族操縱帝國的格局,似乎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在這種背景下,周武帝遂可以奪回皇權,並且可以強有力的控制著帝國。當然了,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周宣帝繼位後,依然是擁有實權的皇帝。

當楊堅在鄭譯、劉昉的支援下,大權獨攬時。人們自然覺得,為了限制楊堅篡位,而大動干戈,實際上有些不值得。因為,就算把楊堅壓制住了,領銜打倒楊堅的人,未必就會比楊堅強到哪裡去。

這實際上,就如劉裕、劉義隆,相繼成為強勢皇帝后,南朝對亂臣賊子篡位,變得越來越無動於衷一樣。因為,大家對利用尊崇皇帝,建立一個貴族聯合執政的格局,變得越來越沒信心了。在這種背景下,他們面對亂臣賊子篡位,通常都是報著管他狼吃狽,還是狽吃狼的態度。於是,亂臣賊子奪取皇位變得越來越容易,而且也很有人願意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譴責他了。於是,整個南朝,亂臣賊子層出不窮,皇位的世襲制,幾乎已是變相的廢除了。

楊堅篡位時,大約也是如此的。所以,在楊堅之心路人皆知的背景下,在北周的核心地區(關中地區),竟然沒有人公然反對楊堅。

第二、反對楊堅的力量,雖然一時風起雲湧。但是,他們都集中在北周征服的地區(從前北齊、樑帝國的地盤)。事實上,從前北齊、樑帝國地盤的軍政長官,似乎除了幷州總管李穆、幽州總管於翼外,都加入了聲討楊堅的行列。

但是,這種反抗,似乎註定是缺乏力量的。

因為,關中之外的地區,都是北周征服的地區。尤其是北齊故地,三四年前,才被北周征服。你在這種地方,打著保衛北周皇帝的旗號,反抗權臣篡位,本身就是缺乏號召力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是北齊的臣民,你的國家三年前被敵國滅亡了。現在,敵國本土發生叛亂,你會積極保衛他們的皇帝?這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議的。處於你的位置,你肯定會覺得,管他們是狼吃狽,還是狽吃狼呢!換而言之,誰當皇帝,關我們什麼事?

當然了,從這裡,我們大約也可以看出來,周武帝在滅掉北齊後,對北齊皇族進行滅絕性屠殺的原因。因為,從前符堅滅掉前燕,因為重用慕容家族,所以帝國出現危機時,整個前燕故地馬上就脫離了帝國的控制。

如果周武帝用懷柔的政策對北齊皇族,當北周帝國出現混亂時,北齊故地恐怕也會隨時脫離帝國控制的。但是,周武帝也許沒有想到,他滅絕了北齊的皇族,只是使楊堅奪取北周權力時,變得更加容易了。

因為豪門貴族的衰弱,讓關中地區(北周的故地),缺乏反對楊堅篡位的足夠動力、實力,因為關中之外的地區,缺乏保衛北周皇權的足夠動力、實力,也缺乏脫離北周統治的足夠動力、實力,讓反叛者難以從當地汲取到足夠的力量。

所以,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楊堅只用了四個月時間就平定了。

在平定地方反對力量的同時,楊堅也開始剷除宇文諸王了。周宣帝剛死,楊堅就把宇文家族有影響力的王爺,都騙回了帝國都城。現在,據說這幾個王爺,都陰謀殺害楊堅,所以全被殺掉了。

公元581年2月,楊堅稱帝

此時,據周宣帝死,不過9個月的時間!也難怪人們都說,自古得國之易,沒有比楊堅更容易的了。

楊堅在周宣帝死後,才取得執政的地位。但是,9個月後,就登上了皇位。

甚至從周武帝死算起,楊堅也只用了三年時間,就當了皇帝。

北周帝國的滅亡,是因為北周似乎也進入了南朝的權力格局。

換而言之,因為貴族勢力漸漸分散,所以,軍政大佬對建立一個皇權衰弱,眾多軍政大佬聯合執政的格局,已喪失了信心。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似乎懶得把什麼忠君思想,當回事了。換而言之,誰當皇帝不是個當,忠於某個人、某個家,實在有點迂腐。更主要的是,老話早就說舊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配執掌天下。

在這種背景下,權臣篡位變得比較容易了,至於從法理上,他們受到的壓力變小了。比如,曹操、司馬懿從來都沒有當過皇帝,更沒有殺害過皇帝;他們的後代雖然篡位了,也沒有對從前的君主斬盡殺絕。但是,在後世就是一個亂臣賊子的代名詞,就是一個欺負孤兒寡母的代名詞。而東晉、南北朝時期篡位的亂臣賊子、殺害皇帝全家的亂臣賊子,數也數不過來,但是,從來沒有人真正譴責過他們。

比如,周宣帝剛死,楊堅就迫不及待的欺負孤兒寡母,更把皇帝全家屠殺殆盡了。

人們在說起楊堅時,好像最多的印象就是開國皇帝,而很少把他們當成亂臣賊子的代名詞。我無意強調隋文帝楊堅亂臣賊子的身份,我只是想說,人們當時對亂臣賊子篡位,已表現的非常坦然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wpd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