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古代名山之眾 歷代皇帝們封禪為何獨尊泰山?

古代名山之眾 歷代皇帝們封禪為何獨尊泰山?

封禪祭祀是古代帝王舉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儀式。其儀式包括“封”和“禪”兩部分,所謂“封”,就是在高山之頂聚土築圓臺以祭天帝,增高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在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據記載,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進行封禪活動,沿至秦漢,封禪遂成為帝王的曠世大典,至唐宋時代,封禪儀禮臻於完備。泰山祭祀起源於遠古時代的泰山崇拜。《史記·封禪書》中所謂七十二帝王封禪泰山的記載,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動的記錄。《尚書·舜典》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謂"柴",就是燔柴祭天,"積薪於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燒之"。所謂"望",就是望祭山川。這種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說是後來封禪的雛形。在封禪盛行的秦漢至唐宋時代,帝王頻頻前來祭祀。宋代以後,封禪大典不再舉行,祭祀泰山成了帝王在泰山與天地進行對話的唯一手段,備受重視。

古代名山之眾 歷代皇帝們封禪為何獨尊泰山?

中國名山有很多,位於北方的就包括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五臺山等,最高五臺山、最險華山都不封禪,為什麼黃帝封禪獨尊泰山?遠古時代人民崇拜祖先,所以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各種神祗,連帶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嶽河流,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包括大量的祭祀文字。相信那個時候祭祀活動絕對不僅僅是侷限於泰山,也沒有泰山封禪一家獨大的傳統,由於交通不便,應當與統治者所在地有一定的關係。泰山封禪可能起源於商代,畢竟商朝首都設在山東曹縣,延續二百多年。

《管子》一書中有《封禪篇》,不過早已亡佚,現存該篇是從《史記·封禪書》中補抄的。它儲存了關於封禪起源的一段珍貴史料:“齊桓公既霸,會諸候於蔡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樑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齊桓公之所以封禪泰山與泰山本在齊國境內有關。

那位孜孜不倦地追求周禮,畢生以“克已復禮”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的遺蹟,“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人,不得而數者萬數也”(《韓詩外傳》),以至在向弟子們傳授六藝的時候,尷尬地說:“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遺憾地留下了空白,可見孔子對封禪大禮的研究和追求早已有之,孔子之所以“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當在泰山封禪的歷史有關,泰山至少應當不是封禪唯一的選擇,孔子關心的應當是封禪的禮儀而非地理位置,之所以關注泰山封禪與魯國位於山東境內有一定的關係。

真正大規模的泰山封禪始於秦始皇,《史記》記載,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祕而不傳,可見當時封禪不一定非要設在泰山,只不過秦始皇正好路過舉辦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秦代封禪也未必有固定的場所,只不過秦始皇巡遊東方,到達泰山後才召集齊魯儒生稽考封禪禮儀。深受孔子影響的齊魯儒生當然會從歷史史料中找到無數證據證明泰山封禪的重要,何況還有齊桓公泰山封禪的先例。

真正奠定泰山封禪制度和意義的應當是漢武帝泰山封禪,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秦皇漢武的多次封禪,加之漢武帝獨尊儒術,泰山封禪成為儒家推廣禮教、復古的重中之重,直到唐宋泰山封禪成了統治者宣傳受命於天、國泰民安最重要的儀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lkz1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