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古來聖賢皆寂寞?唐寅為何晚年連葬身錢都沒有

古來聖賢皆寂寞?唐寅為何晚年連葬身錢都沒有

“不練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這是唐伯虎在人生低谷時寫的一首詩,也是他自己對自己悲情後半生的總結。

古來聖賢皆寂寞?唐寅為何晚年連葬身錢都沒有

唐伯虎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名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他被稱為“詩書畫”三絕,有很多作品流傳於後世。坊間對他所謂富甲一方,風流多情的傳說多是杜撰,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貧病交加,與富貴榮華絕緣,與平步青雲無關,他的人生充滿了悲劇色彩。

首先來說流傳的故事《唐伯虎點秋香》裡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才子倒是真才子,但是並不風流。歷史上倒也是真有秋香其人,但是卻是一個比唐伯虎大了至少十幾歲的擅長繪畫的金陵名妓,也確有點秋香這個故事,但是故事的男主角卻另有其人,和唐伯虎半點關係都沒有。也有傳說他娶了九房太太,其實不是,他娶了三位妻子,最後一位妻子名叫沈九娘,因而被誤會。只是由於後期的唐伯虎仕途和人生皆不順利,命運多舛、半生坎坷,於是乎形成了他放浪不羈、叛逆癲狂的性格,故而把這些個風流的故事強加在他頭上,實屬是冤枉了這個大才子。

唐寅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生於蘇州一個普通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經營一家酒食店,母親邱氏。雖則父親是個商人,但是卻非常的注重對唐寅的教育,望子成龍是從古至今所有父母的心願,所以很希望他好好讀書以後能夠走仕途。唐寅呢,天資聰穎,也勤奮好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文才又極好,11歲的時候在當地就已經很有名氣了,16歲就中了秀才。

19歲的時候他娶了第一個妻子徐氏,夫妻很恩愛,但是不幸的事情在他25歲左右開始接二連三的發生。先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父親暴病而亡,他的母親悲傷過度,沒多久也跟隨父親去了;他還沒從父母離世的悲傷中走出來的時候,他的妻子也離世,給他留下一個幼小的孩子,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還有一個妹妹,為了讓妹妹以後能有個安穩的人生,他安排了妹妹的婚事,熟料出嫁不久後的妹妹也在一次意外中身亡,這讓年輕的唐寅欲哭無淚、悲痛欲絕,命運把他變成一個孤家寡人。他的好友祝允明看到這樣的情況,就勸誡唐寅,考取功名,一方面可以轉移注意力,有個奮鬥目標就不會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則遵從先父的遺願,走入仕途光宗耀祖。願望是美好的,但是結果是殘酷的,由此開始,他的人生又開始了另外一種悲慘,遭受了更大的折磨,以至於53歲就離開人世。

經過幾年的努力學習,29歲的唐伯虎到南京參加鄉試,中了第一名“解元”。次年,躊躇滿志的他和一個叫徐經的富商之子結伴到京城參加全國會試。

到了京城以後,徐經帶著唐伯虎拜訪了不少京城的達官貴族,其中包括當時的主考官程敏政。在拜訪的過程中,徐經買通了程敏政的家僕,得到了當時會試的題目,但是其中的這個過程,唐伯虎卻並不知情。恰巧那次會試的題目出的又相當的冷僻,很多參加會試的考生都沒有答出來,當考卷出來後,唐伯虎的文章又極為精彩,因為程敏政見過唐伯虎和徐經,知道二人的實力,當有人把兩份優秀試卷拿給程敏政看的時候,他不由自主的說了句:“這一定是唐伯虎和徐經的文章!”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和懷疑。

天生豪放的唐伯虎愛結交朋友,又愛喝酒,有天和一個苦讀詩書的窮書生喝酒,帶點酒力就把自己和徐經拜訪過程敏政的事情說了,那個窮書生本就嫉恨唐伯虎的才華,這次終於讓他抓住了把柄,於是就舉報了唐伯虎、徐經、以及程敏政考場舞弊。很快三人都被抓入大牢,受盡酷刑。唐伯虎在《文徵明書》中這樣寫他的經歷:“----至於天子震赫,召捕入獄,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泗橫集。而後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讀起來很像關塔那摩監獄的味道----

雖然這場科考舞弊案最後因為徐經翻供,唐伯虎被釋放出來,但是對他的身心的打擊可想而知。他這樣寫他的境況:“海內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畢指而唾,辱亦甚矣!”---“當衡者哀憐其窮,點檢舊章,責為部郵。將使積勞補過,循資幹祿。---俯仰異態;士也可殺,不可再辱。”(文徵明書)

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為這場科考舞弊案,與他大吵大鬧,又嫌棄他窮困落魄,離開他另嫁他人,心高氣傲的他又怎能忍受如此的羞辱,他憤世嫉俗、滿腔怒火,學習李白醉酒寫詩畫畫,遊歷山川,決意不再踏入仕途。

此後的他,靠寫字畫畫賣錢度日,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他畫過很多人物畫和仕女圖,甚至畫過春宮圖。殘酷的現實啊,把這樣一位擁有絕世才華、心高氣傲的大才子變成了這個樣子。

35歲的時候,因為他的畫作比較受歡迎,也曾經濟富裕過,他在桃花庵買了塊地,建了“別墅”,還寫了首很有名的《桃花庵歌》。

45歲的時候,當時的寧王朱宸濠看中他的才華,重金聘請他到南昌去。但是半年以後,他就發現寧王有謀反之心,苦思無計脫身的他,只能裝瘋賣傻,形狀醜穢不堪,寧王看到他那樣,也無心再留他,於是他得以回到家鄉。

在此期間,他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的紅顏知己沈九娘病死,讓他精神又受到重創,內外交困,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嚴重的時候都不能做畫寫字,經濟沒有了來源。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只有靠向好友借錢度日。他的一位好友,看到這樣的唐伯虎,為了幫他,還娶了他唯一的女兒做兒媳。

54歲的時候,他的生命終於快走到盡頭,他寫下了最後一首《絕筆》詩:“身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死後,家庭貧窮到無法安葬他,是他生前的好友湊錢才讓他入土為安。

唐伯虎一生的藝術成就很高,他這樣說自己的藝術風格:“所謂神遊物外,意在筆先,筆盡意足。”

所謂古來聖賢多孤獨,那是因為他們的思想、精神、甚至靈魂都站在了超出常人的高度,所以常人都很難明白和理解。唐伯虎的悲劇人生並不是封建社會的個別現象,而是有很多這樣有成就的藝術家的共同的命運。比如也是明朝的畫家和文學家徐渭甚至比唐伯虎的命運還悲慘。這是封建社會所帶給這些文人雅士的殘害。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藝術成就彷彿更加的高,因為他們有著超出常人的堅韌的意志和信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1oo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