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原本戰將雲集的蜀國 為何到了最後人才凋零?

原本戰將雲集的蜀國 為何到了最後人才凋零?

三國之中,以蜀國人才最少。袁子說過蜀國“小國賢才少”、“良將少”;孫盛指出“蜀少士人”;陳壽在談到蜀國人才情況時說到“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習鑿齒在對諸葛亮殺馬謖時,所持有的“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國”觀點,也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原本戰將雲集的蜀國 為何到了最後人才凋零?

但是再回想一下當初六國之中秦國不是僻陋一方,才少上國?李斯的《諫逐客書》已經說得好清楚,《諫逐客書》譯文“我聽說官員們在商議驅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過去秦穆公求士,在西邊從戎那裡得到了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國迎來蹇叔,在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個人,並不生長在秦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果吞併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後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軍隊,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治著。

秦惠王採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佔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西吞併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往南奪取了漢中,併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東佔據險要的虎牢,佔領了肥沃的土地。於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向西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雎範,廢掉了穰侯,驅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諸侯,使秦成就帝業。這四位國君,都是由於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的。由此看來,客卿們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土而不用,這就不會使秦得到富強,秦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

《諫逐客書》首先歷敘自秦穆公以來歷代國君,任用了由余、商鞅、張儀、範睢等外來人物擔任丞相等要職,這些人真心實意為秦國建功立業,為秦國的富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足見用人唯才,不必限於本國。如果對外來者一概排斥不用,必將被其它國家收用,其結果必然不利於秦,所謂“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僻陋一方,才少上國”不是人才少的原因,原因是因為當時三國人才流動少比不起當初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的文化思潮多樣化,有“諸子百家”之稱,儒墨併為顯學,道名互為辯駁,縱橫家煊赫一時,法家後期一枝獨秀,而儒家墨家兼人濟世,道家飄然出世,名家出於道家而自困於邏輯,所謂鑽牛角尖者也~最為功利的當屬縱橫家和法家。亂世之中,以功利為先,故蘇張之輩並顯用於世,吳起商鞅並至宰相,如範睢李斯之輩,以策幹秦,朝窮困而暮掌權柄,如此者多矣,是當時的文化氛圍使之然也。

為什麼之後沒有了這種文化?殘漢三國時期繼承的是兩漢幾百年以來的經學文化,自從漢武帝納董仲舒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生為漢相者,屢見不鮮,並且逐漸形成了所謂的儒家學說的“家學”,即世代相傳的學問,儒者世代以儒學為業,強調的是於君忠,於父母孝,於兄弟悌,於朋友義。

所以“蜀中緣何無大將”是因為歷史背景做成的,這些後來好多人才碌碌無為一生,“君擇臣,臣亦擇君”,其中的“君擇臣”在人們看來是天經地義,不足為奇的。而“臣亦擇君”,卻難能可貴。正是這個“臣亦擇君”;造成了三國時代前期的局面。可惜後期再好少見“臣亦擇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ooz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