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惶惶出逃路 慈禧太后狼狽出逃被餓得嚎嚎大哭

惶惶出逃路 慈禧太后狼狽出逃被餓得嚎嚎大哭

惶惶逃亡路之一:給慈禧太后找不來一碗綠豆湯

惶惶出逃路 慈禧太后狼狽出逃被餓得嚎嚎大哭

8月14日晚,八國聯軍突破北京外圍防線進入北京城內。那天正趕上宮內祭祀日,是日夜晚,皇上正在拈香,洋兵已經進城,宮裡全然不知。聽到槍彈啾啾地叫,慈禧太后還以為是鳥叫,後來才覺著不對勁,夜間哪來鳥叫。

突然,李蓮英跪在簾子外奏報道:“老佛爺,洋兵已經進城了,該躲避躲避啦。”慈禧太后慌忙起身,急問:“皇上在哪兒?皇上在哪兒?趕緊通報皇上,麻溜點兒過來。”

太后可沒有忘記皇上——皇帝丟了,慈禧太后的命數也可能就到頭了。聽到慈禧的召喚,光緒頭戴著紅纓帽子,身著補服趕過來。慈禧說:“瞧你這身裝束打扮,哪兒能走得出?”皇上邊走邊脫穿戴,把朝珠纓帽、外褂都扔了,隨手抓到一件長袍穿上。太后叫來小太監給她梳頭,換上普通人的穿戴,儘量往鄉里人模樣打扮。

8月15日凌晨,忙活了大半夜,慈禧太后帶著皇上,大步小步地一路踉蹌,趕到了後門外。等候在後門外的當值步兵統領善耆,早已備下一乘騾車。太后和皇上急忙上車,向德勝門方向跑去。善耆騎著馬帶著兵勇,跟隨在後頭保駕前行。

宮內和宮外的高官貴胄們,跟著太后和皇上風風火火趕到德勝門外,聚集起約摸有幾千人,眾人惟恐洋兵追趕,不敢停留,拼命狂奔,連夜逃到昌平州。兩宮倉皇出宮,先期沒下廷旨,鑾駕到達昌平城下,守城官員堅閉城門,不斷鳴槍警示。兩宮不得已,繞城而過,繼續趕路。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眾多扈駕人員簇擁下,走上了逃亡之路。在這危急時刻,肅親王善耆,被授封“御前行走”,扈從逃亡。

善耆撇下病榻上的老母,沒有和嬌妻告別,默唸著硝煙中傾倒的肅王府的宮室,心中充滿辛酸和憂傷,暗暗罵道:“真是‘亂世多孽子’,大清朝的孽子們把朝廷弄成這般模樣,將來有何臉面去見太祖、太宗?”

清晨,天降大雨。出逃的人流闖到貫市,善耆向當地一位老人討來一張麵餅和一盤炒青菜,太后和皇上分著吃了,其他人都餓著肚子。

慈禧太后對善耆說:“最好給老婆子和皇上一個人上一碗綠豆湯,有點兒稀的喝就好了。”

善耆努力了,但沒能完成聖命。過居庸關時,太后和皇上各自喝了半碗涼水,太后和皇上昔日的威風完全隨風飄散,體面喪盡。

善耆心裡頭很焦急,他想竭盡臣子的職責,不能讓太后和皇上捱餓。善耆急中生智,他找來延慶知州秦奎良,讓他給懷來縣下一道“急牒”,叫懷來縣務必為兩宮備辦好吃食,備辦滿漢全席一桌。

懷來知縣吳永面對知州秦奎良傳送來的急牒,心中難免有些犯嘀咕。他估計兩宮聖駕肯定夜宿在岔道,離懷來縣境僅有50里路程,一天後抵達懷來。

惶惶逃亡路之二:慈禧太后的哀哭

在24小時內,叫他備辦滿漢全席一桌,比登天攬月還難。衙內有人勸吳永棄官逃避,硬著頭皮置辦,也撈不到一個“好”來,一旦聖上怪罪下來,豈不自討罪遭。經過再三思量,吳永力排眾議,認為自己吃朝廷俸祿,天子遇難不能逃避,是禍是福,聽天由命。

岔道離懷來所屬的榆林堡,僅僅25裡,由榆林堡到懷來,又是一個25裡,預計17日鑾駕必當啟蹕。第一站就是榆林堡,向來大差過境,都在榆林堡迎駕,給聖上預備茶點打尖。

吳永準備星夜出城去榆林堡迎駕,但是,當夜沒能成行。懷來縣城中男女老少多數習練拳法,四座城門門洞已經被義和團拳民封死,並有壇主率領拳民把守,沒有壇主的許可,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吳永帶領三名兵勇來到城門口,義和團壇主問:“出城幹什麼去?”

“去榆林堡接皇太后、皇上聖駕。”

“他們也配稱什麼皇太后、皇上?沒有見到洋毛子就出逃,什麼鳥……”

“皇上巡幸,怎麼能說是出逃呢?”

“你這個二毛子,我宰了你。”

面對這個態度強硬的壇主,吳永只得暫時回到衙內。第二天清晨,吳永率馬勇8人,來到西門闖關,對壇主說:“今天除非殺了我,不然我一定去迎聖駕。你們也別忘了,咱們都是大清朝廷的臣民。”

沒等守門壇主反應過來,吳永率領馬勇,快馬加鞭衝出西門,向榆林堡飛奔而去。忽然間,大雨滂沱,雨水連天。吳永想起一句民間熟語“虎行風,龍行雨”,天子出行,果真下起瓢潑大雨,實在靈驗。

吳永冒著傾盆大雨趕到榆林堡驛所,找到一名管驛人。吳永命管驛人和隨從人員為兩宮準備粥飯。大約過一個時辰,雨停了,粥熬好了。前面過來一乘馱轎,轎前有前導一騎。前騎高聲問道:“來人可是懷來縣嗎?”

“是。”

“這是軍機趙大人。”前騎指著馱轎說。

趙大人撩開轎簾問:“懷來縣,準備好館舍沒有?”

“回稟大人,館舍預備好了,怕不能令聖上滿意。”

驀然,善耆也乘馬趕到,在馬上說:“吳永,皇太后乘延慶州肩輿,隨後馱轎4乘,皇上和倫貝子共一乘,再後是皇后,再次是大阿哥,再次是總管太監李蓮英,各坐一乘。接駕報名時,等肩轎和第一乘馱轎過後,你就可以起立,不用再跪了。”

善耆和吳永是舊知故識,善耆說:“洋兵打入京城,勢不能不走避。兩宮已經飢寒兩個日夜了,你務必設法讓兩宮暫得安歇,能吃上一頓飽飯。御駕隨後就到。”

二人寒暄幾句,導騎已經到了跟前。前騎傳呼:“御駕到。”4人抬藍呢大轎到,吳永跪唱:“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接皇太后聖駕。”跟著是一馱轎到,見其中對坐二人,知縣又高唱:“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接皇上聖駕。”

在泥水中跪拜報名完畢後,聖駕進入驛館。吳永呆呆地坐在門外上馬石墩上候命。

李蓮英急促走出門外,傲然大聲呼叫:“誰是懷來縣知縣?太后叫起,隨我來。”吳永跟著太監進入院中,到正房門外,跪拜奏報,聽到太后“進來吧”的口諭,吳永進入正房,只見慈禧太后布衣椎髻,端坐在右椅上。

吳永免冠叩首,跪報履歷。

太后問:“這兒離縣城多遠?”

“25裡。”

“備辦好吃食了嗎?”

“已經備好。”

“好,有預備就好。”

慈禧太后說到這裡,突然放聲大哭,哭聲悽楚,哀哀切切。太后一邊哭,一邊數叨:“老婆子和皇上連日走了百里開外,竟不見一個百姓,官吏也沒影了。今兒個來到懷來縣,你能不避風雨前來迎駕,可稱得上是我大清朝的忠臣。沒曾想大局壞到如此地步,你能不失禮數前來接駕。這是本朝江山氣數沒盡,大清還有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w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