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情感 >失戀 >

分手後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哪些變化

分手後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哪些變化

心理上,分手導致精神幻滅

分手後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哪些變化

幼年的依戀習慣影響著人們的分手行為。如果一個人從小得到周到的照顧,在有需要的時候父母就會來到身邊,就能形成對別人的信任,即安全的依戀模式。這些人在自己的感情發生變化時,會考慮對方的感受,注意不傷害對方。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薩維稱,這些人如果是被甩的一方,會承認失戀的傷痛。這是合情合理的,分手後難免要經歷一段幻滅的過程,但他們很快就能康復。

相比之下,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得不到父母的關懷,就逐漸形成焦慮不安的依戀模式。他們往往捨不得已經失敗的戀愛關係,不願承受痛楚。薩維稱,他們較少主動提分手,往往拖下去,自己變得越來越憤怒。如果他們是被甩的一方,則很難放手,很容易出現跟蹤對方的行為。他們還常常用心理防禦來對付痛苦,拒絕承認關係已經結束,總是在懊悔失去的愛,導致自己總是不能康復。

分手後,一個人是走出陰影,還是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還取決於他對自己的看法。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關於線上約會的研究發現,低自尊的人在遭到拒絕後會想不開,往往責怪自己,抱怨對方。檢查發現,他們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急劇升高。他們分手後一到晚上就悶在家裡,即使與新的戀人交往,也難以再開啟自己的心扉。相比之下,高自尊的人也不能倖免失戀的痛苦,但他們往往不會把分手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這些人能夠看到分手積極的一面。

生理上,分手如同戒菸戒毒

美國羅格斯大學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發現,在分手初期,每個被甩者的反應正如戒毒者、戒菸者的戒斷症狀:在最初的數天到數週,只要一想起甩自己的戀人,人們大腦的幾個關鍵部位就會興奮起來:與愛戀有關的中腦腹側背蓋區,與渴望和成癮有關的伏核、眶額葉和前額葉皮質,與痛楚和憂傷有關的島葉皮質和前扣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娜奧米·艾森伯格也有類似發現:在社交中遭到別人拒絕,會啟用大腦前扣帶,產生痛楚等不良反應。分手激起痛苦的意義,是讓人們知道,社會聯絡對人類生存很重要,警告人們不要輕易切斷。

痛楚驅使一些被甩的戀人跟蹤對方——他們為了消除痛楚,什麼都能幹得出來。費舍爾相信,這是因為分手激活了大腦的成癮中心,使他們難以放棄戀人,於是產生了跟蹤行為。

溫馨提示:分手是一個令人感到傷心的決定。分手讓你傷心,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能造成傷害。

標籤: 分手 生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qinggan/shilian/x09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