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帮 >

历史

>

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打草惊蛇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鲁,他在当涂做县令。这个王鲁爱财如命,经常掠夺老百姓的钱物。王鲁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变着法子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的怨气。有一次,适逢朝廷派官...
  • 5898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
  • 18179
一开头的成语
  • 一开头的成语

  • 一座皆惊一字之师一字一泪一字一板一字千金一字不苟一字褒贬一柱擎天一掷千金一纸空文一知半解一针一线一针见血一朝一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张一弛一语中人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一隅之见一应俱全一意孤行一以贯之一以当十一衣带水一叶知秋一言中的一言以蔽之一言一行一言兴邦...
  • 12840
倒行逆施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倒行逆施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春秋末期,楚国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历尽艰险,才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刺杀了吴王僚,夺取了王位。接着,他又帮助吴王整军经武,使吴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在此基础上,他协助吴王征伐楚国,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随国(今湖南随县南)。伍子胥帮助吴王攻楚的目的,是为了...
  • 32290
贪生怕死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贪生怕死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像话了。可是刘立更加恣意妄为,根本不把国家的法律当回事,竟然无故将手下的中郎曹将等人杀死。汉哀帝得知他如此草菅人命,非常气愤,就派遣官员对此案进行调查。刘...
  • 12424
跳梁小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跳梁小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举自家一株大樗(chū)树为例,说树的主干臃肿,小枝多卷曲,不成材,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以此讥讽庄子所说的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对此,庄子这样回答道:子独不见狸狌(shē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gǔ)。今夫...
  • 21477
大义灭亲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大义灭亲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春秋时期,卫庄公有个儿子名叫州吁,因是庄公爱妾所生,格外受到庄公的宠爱,以致于养成目中无人、骄横自大的个性。当时,卫国的石碏(què)大夫也有一个儿子,名叫石厚,经常与州吁在一起游玩。石碏屡次劝告儿子不要与州吁在一起,他始终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卫庄公死后,卫桓公(州吁之兄)即位。...
  • 23703
一丘之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一丘之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汉朝时有一个名叫杨恽的人,有着非常显赫的出身。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官拜丞相的杨敞,母亲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千金。在这样的书香门第下,杨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饱读诗书,学问渊博。汉宣帝即位后,杨恽知道了大将霍光谋反的消息,最先向汉宣帝报告,所以,事后被汉宣帝提拔...
  • 7445
自相矛盾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自相矛盾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
  • 18259
望梅止渴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望梅止渴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 21842
三顾茅庐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三顾茅庐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这时...
  • 24383
食言而肥的含义 食言而肥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食言而肥的含义 食言而肥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史书记载: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従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春秋时期,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
  • 6740
乘风破浪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乘风破浪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南北朝时期,有个年轻人名叫宗悫(què),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有一天,正是他哥哥结婚的大喜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这时有十几个盗贼冒充客人,乘机混了进来。盗贼很快就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有个家仆正巧去库房拿东西...
  • 13037
两袖清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两袖清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于谦是明朝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坏蛋。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
  • 29193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春秋时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侍侯齐景公,都能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以勇力而闻名遐迩。有一天,晏婴(即晏子)从他们身边经过,小步快走以示敬意,这三个人却不起来,对晏婴非常失礼。晏婴很生气,去见景公说:“我听说贤能君王蓄养的勇士,对内可以禁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赞扬他...
  • 19935
结草衔环的含义 结草衔环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结草衔环的含义 结草衔环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7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
  • 19264
精卫填海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精卫填海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传说,炎帝神农氏最宠爱的女儿女娃,模样长得纤秀,却有着坚强的性格。姐妹们都喜欢打扮,惟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一天清晨,风和日丽,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驶着一叶轻舟,在碧波荡漾的东洋大海上游荡。海风轻轻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她载着小舟往大洋深处漂去...
  • 15213
口蜜腹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口蜜腹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也还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个人品德,那简直是坏到家了。李林甫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想方设法加以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谄媚、...
  • 7388
城狐社鼠的含义 城狐社鼠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城狐社鼠的含义 城狐社鼠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 晋朝时期,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鲲,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由于王敦在当时掌握着长江上游的几乎全部兵力,对东晋朝廷形成潜在威胁。为了削弱他的兵力,皇帝司马睿分别任命刘隗和戴渊为镇北将军,各拨万人严加防范。名义上是防范北方各国的南侵,实际上是对...
  • 10314
高枕无忧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高枕无忧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门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门客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门客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门客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名叫冯谖(xuān)...
  • 18730
负隅顽抗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负隅顽抗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们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接着,孟子向陈...
  • 27057
揠苗助长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揠苗助长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很关心自己种的庄稼,天天到地里去看。他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琢磨怎样才能让禾苗快些长高。一天,他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跑,开始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拔到半晌午,弄得又累又饿。傍晚...
  • 30514
鸿鹄之志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鸿鹄之志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秦朝末年,有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名叫陈胜,字涉。陈胜青年时代,曾经做人家的雇农,替别人耕地。有一次,他停下耕田,走到田埂上休息。他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对另一个雇农说:我们当中如果有人富贵了,可不能忘掉别人。[]一同当雇农的人都笑话他:你给人家当雇农,怎么会有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
  • 8409
前程万里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前程万里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崔铉的人,是大臣崔元略的儿子。崔铉六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去拜访当时的宰相韩滉。韩滉对崔铉父子来访非常高兴,热情接待。韩滉见崔铉聪明伶俐的样子,十分喜欢。他们围坐再一起,谈古论今,讲经道文,趣味甚浓。在谈论中,崔元略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的能力有很大进步。韩...
  • 32246
南橘北枳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南橘北枳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 晏婴,字平仲,也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曾经辅助齐灵公、庄公、景公。景公时为相,辅政长达四十余年,既是三朝元老,也是齐国一代名相。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足智多谋,为官清廉,敢于犯颜直谏,匡正国君之谬;生性敏捷,能言善辩,奉命出使他国,临危不俱,从不让国...
  • 2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