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生活百科 >家庭生活 >

為什麼叫除夕夜

為什麼叫除夕夜

為什麼叫除夕夜

除夕起源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種“逐除”活動。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新年(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意“去”。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佈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陰曆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年尾三十,也可能是年尾二十九。但不論如何,它都是陰曆年的末尾。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祖、吃年夜飯、守歲。


標籤: 除夕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zh-hk/baike/jiating/de20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