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他是太監出身卻屢次統軍出征 最後竟伏誅?

他是太監出身卻屢次統軍出征 最後竟伏誅?

童貫(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輔),北宋汴京府人,童貫生性機靈乖巧,善於揣摩人心,很受端王趙佶的喜愛。後來趙佶登基(既後來的宋徽宗),在杭州置金明局,遂命童貫以供奉官充任主管。在金明局任上,童貫與當時同在杭州,更受宋徽宗寵信的文官蔡京攀上了交情。

他是太監出身卻屢次統軍出征 最後竟伏誅?

後來蔡京回京拜相,極力推薦童貫。此時宋朝與西夏交惡,宋徽宗遂命童貫出任監軍,與大將王厚一起率軍十萬討伐西夏。大軍軍開道湟州,恰逢宮中走水,宋徽宗認為兆頭不好,遂傳令命下手諭,由驛馬傳達詔令禁止童貫出兵。

王厚接詔,遂準備遵旨收兵。這時候童貫的能耐就顯出來了,他堅持要進兵,王厚不理解。童貫仔細給他分析宋徽宗心態,認為宋徽宗雖因故下令暫停西征,但內心卻對勝利充滿渴望。王厚被他説服,遂秉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則,堅持進軍,大破西夏,收復四州。捷報傳至京城,宋徽宗果然大喜,童貫由此升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

經此一事,宋徽宗認定童貫治兵。童貫遂開始了他的軍功之旅,先後擔任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後又升為武康軍節度使。討伐溪哥臧徵,收復積石軍、洮州,被加官為檢校司空。隨着官位上升,童貫也逐漸驕橫,但凡將校選拔,都直陳宋徽宗,完全撇開文管系統的政事堂和樞密院,這就引發了宰相蔡京的不滿。後來宋徽宗有意拜童貫為開府儀同三司(副總理),蔡京勸阻道:“童貫説到底也就是個閹人,怎麼能擔任使相這麼顯赫的的官職?”宋徽宗被説動,遂歇此念。

不過雖則如此,宋徽宗依然對童貫十分倚重。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被封為檢校太尉,出使契丹。童貫順利的完成任務,然後又被拜為太尉,任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主持對西夏軍事。在此任上,童貫再次建功,這下連蔡京也攔不住他了,不久,宋徽宗拜其開府儀同三司,籤書樞密院河西、北兩房。三年後,又命其主管樞密院事,成為名符其實的樞相(副總理+國防部長)。拜太傅、封涇國公。在此任上,童貫西阻西夏,南平方臘,也確實為宋朝立下赫赫戰功,只是童貫軍紀敗壞,且貪得無厭,每到一地,當地便被劫掠一空,民間深受其害。只不過因着軍功彪炳,宋徽宗對此不聞不問。

金朝崛起後,對遼朝發動進攻,並尋求與宋結盟,宋金經過一番談判,達成著名的海上之盟,協議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宋徽宗派童貫率軍二十萬北伐,可這一次,童貫再也沒有以前的好運氣,被遼軍打的大敗而歸。童貫怕受懲罰,遂向朝廷隱瞞敗績,同時求金兵代取燕京,並許以百萬貫作為報酬——而這也讓金人看穿了宋朝的虛弱本質。後來,金國奪取燕京,索取報酬後交給童貫,童貫將其作為自己的功績上報朝廷,昏庸的宋徽宗不加細查,竟然遵宋神宗“能收復全燕之地者賞以封地、給以王爵”的遺訓,下詔封他為廣陽郡王。童貫也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當上王爺的太監。

只不過,童貫的王爺寶座還沒坐熱乎,看穿宋朝虛弱本質的金人大舉南侵,童貫不敢抵抗,不顧手下將領反對,連夜逃回京城。

此時京城已經大亂,宋徽宗退位避禍南逃,童貫追隨。徽宗下台後,羣臣紛紛追究童貫罪責,宋欽宗遂將其貶官,不久又派監察御史張澄半路追上,將其斬首。並將其首級帶回京城懸首示眾。

童貫此人,才能還是有,但是心術不正,所作所為皆為逢迎,以圖自身利益,毫無氣節,最終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北宋朝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zh-hk/lishi/fengyun/e7o1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