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為什麼古代稱當兵為“吃糧” 有沒有褒貶色彩?

為什麼古代稱當兵為“吃糧” 有沒有褒貶色彩?

吃糧,字面上的意思是吃糧食,其實是中國古代一個慣用語,指“當兵”。這一詞最早出現於《全唐五代詞》卷七《敦煌詞》:“十四十五上戰場,手執長槍,低頭淚落悔吃糧。”十四五歲就到了邊疆當兵,手執長槍東戰西殺。雖然有了飯吃,可是想到離鄉背井,生死未卜,不免低頭落下了眼淚。為什麼稱當兵為“吃糧”?在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吃飯問題應該是一個最普通,也是最嚴峻的問題。一有災荒,人們就不得不流離失所。那時最好的、也是最無奈的出路是去當兵。也不知道為誰打仗,只是職業性地參軍就可以有飯吃。所以當兵就成了“吃糧”。

為什麼古代稱當兵為“吃糧” 有沒有褒貶色彩?

糧子,也指當兵服役的人。陳忠實的《白鹿原》中寫了一段魏老太太的話:“我十六歲嫁人,到二十五歲跟現今這老頭子成婚,九年嫁了七個男人,六個都浮不住成了陰司的鬼,那六個男人有吃糧的糧子,有經商的,有手藝人,還有一個水利技師,啥樣兒的男人我都經過。”可見,中國西部語言中一直保存着“吃糧”這個詞。

韓少功小説《世界》中寫過:“農民把兵稱為糧子。農民説日本糧子好可怕,説那時候一個受傷的日本糧子進了村,可以嚇得全村的男女老少跑個精光。”金振林的寫黃公略的小説《偏師》中有一段對話:“老兄,聽口音你不是瀏陽人,到這裏有風險呀!要是碰到‘糧子’過境,説不定會倒黴呢。”“糧子”是對當兵人的泛稱,無褒貶色彩。

標籤: 吃糧 褒貶 當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zh-hk/lishi/jiemi/8482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