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有關司馬遷的科普大全

李陵事件怎麼回事?司馬遷為何因李陵案受宮刑
  • 李陵事件怎麼回事?司馬遷為何因李陵案受宮刑

  • “李陵案”是怎麼回事?漢朝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英勇智絕,愛人下士,用今天的話説,就是又能打仗,又有計謀,而且還能愛惜士兵。可惜,一生抱負一世武功,卻生不逢時、命運蹇楚,生辰八字很是不爽。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派小舅子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戰匈奴,召騎都尉李陵為李廣利軍押運輜重。...
  • 23200
東漢史學家班固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區別
  • 東漢史學家班固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區別

  • 《漢書》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班固所撰寫的一部史學上的經典著作,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漢書》也被列為是“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漢朝繼《史記》之後又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書,稱其為斷代史是因為他主要記錄了西漢這一代的歷史,上起漢高祖元年,下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中...
  • 5146
鉅鹿之戰的真相 破釜沉舟原來是司馬遷忽悠
  • 鉅鹿之戰的真相 破釜沉舟原來是司馬遷忽悠

  • 乍一提鉅鹿之戰,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知道,可是要説起破釜沉舟的故事,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了。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這一戰讓項羽一舉成名,他殺秦將蘇角,俘獲大將軍王離,涉間不降自殺,迫使章邯大軍戰敗投降,徹底扭轉了諸侯軍隊面臨的不利局面,並把亡秦戰爭推向勝利。但是,小編經過細心...
  • 26292
司馬遷 武王觀兵是司馬遷編的故事
  • 司馬遷 武王觀兵是司馬遷編的故事

  • 《尚書·周書·泰誓序》説:“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孔安園在傳“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時説:“周自虞、芮質厥成,諸侯並附,以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畢,觀兵孟津,以卜諸侯伐紂之心。諸侯僉同,乃退以示弱”。這就是“觀兵説”的...
  • 20929
司馬遷是如何為李陵辯護的使漢武帝大怒
  • 司馬遷是如何為李陵辯護的使漢武帝大怒

  • 司馬遷一生的轉折點就應該是為李陵説話這件事情了。當時李陵自請五千兵馬前去阻擊匈奴,但是在浚稽山的時候李陵遭遇了單于軍隊的伏擊。李陵以五千兵馬,殺敵上萬,最後單于的兵馬集結的越來越多,而漢軍的援軍卻久久都沒有到,李陵被匈奴耗到彈盡糧絕,最後被迫投降匈奴,成為戰俘。漢...
  • 31347
司馬遷神化劉邦 先給他父親劉太公戴“綠帽子”
  • 司馬遷神化劉邦 先給他父親劉太公戴“綠帽子”

  • 前201年,劉邦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皇帝是天子,除了上天,沒人再能高過他去,可父親劉太公在,這就有些麻煩了。劉太公:做劉邦的爹也蠻尷尬的高祖劉邦的父親這一輩子,是享福了還是遭罪了?這個只有劉太公自己心裏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做夢也沒想到兒子能把事情幹到那麼大,尤其想...
  • 25293
司馬遷簡介 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史學家
  • 司馬遷簡介 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史學家

  • 司馬遷(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父司馬談,漢武帝建元、元封之間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養的學者。他在《論六家要旨》中,對春秋戰國以來的“百家之學”,概括出重要的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分別以評論:對陰陽等五...
  • 4995
史官特殊性 司馬遷怎敢在漢武帝死前給他立傳
  • 史官特殊性 司馬遷怎敢在漢武帝死前給他立傳

  • 一説起《史記》,就想起司馬遷;一説起司馬遷,就想到他被漢武帝弄了個腐刑。於是,咱讀書時,教材中還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記述司馬遷受辱之後,發憤著書,寫作《史記》的故事。老師總結的中心思想是,逆境中更要不服輸才能成大業啊。《史記》的作者,真是司馬遷嗎?要説,真是的也不錯。...
  • 19404
伯夷叔齊為什麼被司馬遷稱頌?
  • 伯夷叔齊為什麼被司馬遷稱頌?

  • 司馬遷是漢代着名歷史學家,他以一己之力撰寫了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着作《史記》,其書受到歷代史家推崇,被列為正史之首。《史記》中記載了大量人物,各有其精神特點與性格。而被司馬遷放在列傳之首的,卻是商周之際,商朝的貴族伯夷、叔齊,這是為什麼呢?伯夷、叔齊是商...
  • 3967
李廣之孫李陵投降匈奴 為何會牽連司馬遷被宮刑
  • 李廣之孫李陵投降匈奴 為何會牽連司馬遷被宮刑

  • 司馬遷寫的《史記》大家也都清楚的,這個可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資料,而且司馬遷被施以宮刑大家應該也比較瞭解,這個可以説太沒有人性了。但是可能有一個細節你不知道,那就是司馬遷被施以宮刑是因為李廣的孫子李陵投降匈奴的緣故。李廣,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讓大家對於李廣這個將軍...
  • 23766
古代公務員月工資幾何?為何司馬遷拿不出50萬
  • 古代公務員月工資幾何?為何司馬遷拿不出50萬

  • 《漢書·東方朔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説漢武帝招人,東方朔前去應聘,在自薦書上寫道:“像我這樣的奇才,要是做不到宰相一級,那真叫沒有天理了。”自薦書遞上去,漢武帝給他安排了一個崗位:待詔公車。“待詔”就是等着皇帝召喚,什麼時候想起你來了,什麼時候給你活兒幹。東方朔想見...
  • 29581
齊國牛人晏子 讓司馬遷甘心為之執鞭的曠世奇才
  • 齊國牛人晏子 讓司馬遷甘心為之執鞭的曠世奇才

  • 生活在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歷經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他因此被奉為“千古文章之主”。後世對於司馬遷的評價,可以説是空前絕後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但是,你倘若翻開《史記·管晏列傳》,你會發現,就是這樣一位曠古絕...
  • 27523
太史令司馬遷犯了什麼錯要遭受宮刑
  • 太史令司馬遷犯了什麼錯要遭受宮刑

  • 漢武帝統治時期吏法非常的嚴酷,加之漢武帝生性殘酷,因此在統治上也多用嚴刑懲罰犯錯之人。嚴刑拷打必多冤獄,就連司馬遷這樣的清官也沒能倖免。司馬遷之所以被處以宮刑,用今天的話説就是太耿直。當時李陵因為被單于圍困而導致彈盡糧絕,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為了戰俘。漢武帝...
  • 31209
司馬遷受宮刑是因為政治觀點落後 性格迂闊?
  • 司馬遷受宮刑是因為政治觀點落後 性格迂闊?

  • 宮刑,也叫腐刑,是古代一種破壞生殖的殘酷肉刑。鄭玄給《周禮·秋官·司刑》作注説:“丈夫則割其勢,女子閉於宮中。”關於宮刑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呂刑》。《尚書正義》説:“婦人幽閉,閉於宮,使不得出也。……隋開皇之初始除男子宮刑,婦人猶閉於宮。”(《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
  • 30287
秦始皇身世之謎背後的故事:存在司馬遷的杜撰
  • 秦始皇身世之謎背後的故事:存在司馬遷的杜撰

  •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無疑是中華帝國統一的大英雄,其嚴刑峻法、焚書坑儒,也需要放在歷史的現實環境下去評價。他的雄才大略,無法掩蓋和抹殺。作為推翻他的漢朝臣子們,出於媚上的文人習性,自然要在他身上找點讓後人噴飯的污點。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裏是這樣記載的:“秦始皇...
  • 12605
史官的特殊性 司馬遷怎敢在漢武帝死前給他立傳?
  • 史官的特殊性 司馬遷怎敢在漢武帝死前給他立傳?

  • 一説起《史記》,就想起司馬遷;一説起司馬遷,就想到他被漢武帝弄了個腐刑。於是,咱讀書時,教材中還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記述司馬遷受辱之後,發憤著書,寫作《史記》的故事。老師總結的中心思想是,逆境中更要不服輸才能成大業啊。《史記》的作者,真是司馬遷嗎?要説,真是的也不錯。要...
  • 15101
司馬遷背後的故事 含羞忍辱着《史記》
  • 司馬遷背後的故事 含羞忍辱着《史記》

  • 公元前99年,司馬遷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説了句公道話,結果觸怒了漢武帝,遂遭受了當時最屈辱的宮刑。司馬遷受刑之後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自己多年蒐集的資料和父親的遺願,他決心忍辱負重,終於於公元前91年完成《史記》,光耀後世。幾年後,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在一...
  • 21584
被處以宮刑的司馬遷有後代?還出了兩皇帝
  • 被處以宮刑的司馬遷有後代?還出了兩皇帝

  • 太史公司馬遷的鼎鼎大名可謂是家喻户曉。李陵出擊匈奴被俘,羣臣都聲討李陵的罪過,司馬遷由於替李陵辯護,漢武帝大怒,司馬遷按律當斬,但他選擇以宮刑贖身死,堅持寫出了《史記》,真是身殘志堅吶。不過如果你以為司馬遷沒有後代可就大錯特錯了,人家在受宮刑前就已經結婚生子,不然就實...
  • 12417
鉅鹿之戰真相被司馬遷掩蓋?項羽沒有打敗章邯?
  • 鉅鹿之戰真相被司馬遷掩蓋?項羽沒有打敗章邯?

  • 鉅鹿之戰讓項羽一舉成名,他殺秦將蘇角,俘獲大將軍王離,涉間不降自殺,迫使章邯大軍戰敗投降,徹底扭轉了諸侯軍隊面臨的不利局面。而戰爭中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更是精彩不已,然而這些只是司馬遷撒的謊?首先,破釜沉舟是司馬遷的藝術誇張。雖然破釜沉舟這事聽起來挺鼓舞士氣的,但是幹起...
  • 28783
違背歷史 鉅鹿之戰竟是司馬遷撒下的彌天大謊
  • 違背歷史 鉅鹿之戰竟是司馬遷撒下的彌天大謊

  •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鉅鹿之戰解析:鉅鹿之戰是項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記》最著名的篇章。在鉅鹿之戰中,項羽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雖然楚軍主力剛剛被章...
  • 11029
史學家司馬遷為了誰遭下身閹割 司馬遷直言遭禍端
  • 史學家司馬遷為了誰遭下身閹割 司馬遷直言遭禍端

  •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宮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司馬遷含垢忍辱忍受“宮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
  • 4318
司馬遷在受宮刑前是否有後代?他們有沒有受牽連
  • 司馬遷在受宮刑前是否有後代?他們有沒有受牽連

  • 漢武帝統治時期吏法非常的嚴酷,加之漢武帝生性殘酷,因此在統治上也多用嚴刑懲罰犯錯之人。嚴刑拷打必多冤獄,就連司馬遷這樣的清官也沒能倖免。司馬遷之所以被處以宮刑,用今天的話説就是太耿直。當時李陵因為被單于圍困而導致彈盡糧絕,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為了戰俘。漢武帝...
  • 32322
司馬遷是如何評價漢武帝劉徹的?
  • 司馬遷是如何評價漢武帝劉徹的?

  • 漢武帝劉徹,一個傳奇的名字,直到現在人們提到他都會帶着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一直以來都和秦始皇稱為秦皇漢武,在中國享有着很高的聲譽。漢武帝的一生波瀾壯闊,在他之前,漢朝一直休養生息,面對匈奴的挑釁也大多都是以一種軟弱的態度委屈求全,各種求親求和...
  • 20024
司馬遷歪曲史實?項羽究竟是不是棄軍而逃
  • 司馬遷歪曲史實?項羽究竟是不是棄軍而逃

  • 在《高祖本紀》裏,司馬遷也隱晦提到了項羽之逃是楚軍最終失敗的原因而非結果,“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霸王別姬的故事家喻户曉,但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筆者《霸王別姬: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虛假報道》一文(以下簡稱《霸王別姬》)發表後,引...
  • 8229
造詞帝司馬遷 《史記》最早提到“中國人民”
  • 造詞帝司馬遷 《史記》最早提到“中國人民”

  • 先秦時還沒有“中國人民”這個詞,當時“中國”和“人民”都是單獨使用,詞義也不同於今天。“中國”本意是指京城,如《詩經·大雅·民勞》雲:“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詩傳就訓釋為:“中國,京師也。”後來,“中國”也引申指中原地區、天下之中心等。而“人”與“民”,在先秦也是截...
  • 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