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大便後肛門多出塊肉的常見原因

大便後肛門多出塊肉的常見原因

有的人在大便時或者大便後,會由於某些原因發現肛門後多出塊兒肉,由於部位比較隱私,好多人不願意去門診就醫,就自己那點兒藥來治療,但是藥不能亂吃,得分清楚原因再治療,下面就來說一下這種現象的幾個常見原因。

大便後肛門多出塊肉的常見原因

1、痔瘡

痔瘡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痔核可隨大便排出,初期可

自行復位,病情進一步發展需用手託回,脫出的痔核呈大顆粒狀,青紫色。臨床主要表現為便血,疼痛,便時有物脫出,肛門瘙癢,墜脹不適,膿流,有分泌物,便祕,便頻,有異物感。

2、脫肛

脫肛也就是直腸粘膜脫垂,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直腸周圍組織對直腸的支援力減弱,使直腸粘膜、直腸全層、肛管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並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直腸部分脫出呈半環狀,全周

脫 出 呈 環 狀,色 紅。由肛門正中向外形成放射狀縱溝肛管,並且與黏膜間有反折溝,可觸及兩層摺疊的黏膜,質軟便後脫出的黏膜自行還納。脫肛初期:便後有黏膜自肛門脫出,並可自行縮回;之後漸漸不能自行回覆,需用手上託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晚期:脫肛在咳嗽、噴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後區域性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刺激肛周面板,可導致瘙癢。

3、直腸息肉

是指從直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直腸的較大腺瘤性息肉可以引起大便次數增多或肛門下墜感,甚至脫垂

出肛門,為多個較小圓形光滑之腫物,有時可伴有便血。另還有一種病也會出現便後有肉脫出的情況,那就是嚴重腸套疊的患者,腸套疊的套入部自肛門脫出,但比較少見,這類患者一般都伴有陣發性腹痛、嘔吐、腹部包塊等症狀,要注意鑑別。

對於不願意到醫院診治的患者,要正確區分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型別原因的疾病導致地便後肛門多塊肉的症狀,然後再進行對症治療才會有效,才不至於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去醫院裡治療才是最有效安全的。

標籤: 肛門 大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7dz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