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急救 >

災害急救醫療衛生的管理要點

災害急救醫療衛生的管理要點

災害急救醫療衛生的管理要點

災害急救醫療衛生的管理要點

一、災害醫療服務的重要性

無論自然災害和社會災害(交通事故、空難海難、火災淹溺等),都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害,這種損害首先是帶來大批傷病員,其次是造成房屋建築等物質上的嚴重損失。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地理複雜、氣候多變,這都會給我國帶來種類繁多的災害,例如地震、洪澇、暴風、冰雹、滑坡、森林大火等幾乎每年都會不同程度地發生。就以地震為例,我國處於瀕太平洋地震與歐亞地震帶交匯地帶,活動性構造相當發育,我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國土處於易受地震襲擊的區域。20世紀以來,全世界發生地震次數中,七級以上地震中國佔十分之一左右,1976年唐山大地震數十萬人傷亡的慘情令中年以上的人們記憶猶新。

國際上對災害問題歷來十分重視,1987年12月,聯合國第42屆大會通過的169號決議,將1990~2000年定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即通常俗稱的“國際減災年”,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各國政府對自然災難的高度重視。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對自然災難的防治,1989年我國成立了“中國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委員會”,以期減少人口因災死亡率和直接經濟損失;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發生特大洪水時,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並奔赴抗洪救災第一線,關心洪災可能給人民群眾帶來瘟疫的嚴重問題,取得輝煌成效,這就是全國軍民與自然災難作鬥爭的光輝詩篇。大量的事例證明,重視災害醫療衛生服務,已成為整個醫療衛生界(包括醫院在內)的重要責任和歷史任務,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到對災害的醫療救護、衛生防疫,才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才能把自然災害給人們造成的損害傷亡降到最低限度。

二、災害醫療衛生管理的要點

災害醫療衛生管理是遠遠超出醫院範疇的全域性性工作,必須注意加強以下問題:

(一)加強災害醫療的組織領導

建立強有力的統一有效指揮的組織體系是保證災害醫療工作全面、系統、協調、高效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在省(市)或當地抗災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抗災救災醫療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由衛生、醫藥、交通、鐵路、民航、民政、商業和當地駐軍、武警部隊等有關領導組成,全面負責抗災救災醫療防疫的領導工作,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市)或當地衛生廳(局)內。要從思想上、組織上、經費上、物資上、上做好充分準備,以確保災害醫療的堅實基矗要在災區設立救災醫療防疫指揮部,負責現場救護、醫護人員高度、器械供應排程、現場消毒殺蟲等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負責收集、整理、分析有關資訊資料,掌握救災動態,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必要時發出求救要求,並檢查督促各地執行情況。在辦公室具體領導下,及時部署,科學決策,組織醫療救護、衛生防疫、後勤保障等若干個小組,以保證現場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等實施的需要。

(二)保證通訊聯絡的暢通無阻

暢通的通訊聯絡是抗災救災十分重要的物質條件,尤其在災害規模比較大,地理交通條件較差較複雜、通訊設施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的情況下,更要做好這項保證工作。包括充分利用無線通訊裝置,明確各地各部門的抗災救災值班電話,必要時要確定聯絡訊號(例如火堆或訊號彈等)。尤其在實施現場指揮時特別需要通訊工具,通訊指揮車(指揮艇或指揮直升飛機)是必不可少的。

(三)及時組織醫療救護隊

現場要依賴精於高效多能的醫療救護隊,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組織醫院編派一定數量的醫療救護隊,救護隊每隊8~10人左右,隊長宜由技術比較全面的外科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醫師4~6人(主要是外科醫師),隊內要配備適量行政管理人員負責醫療保障,有條件的話在每個醫療救護隊中派一名防疫人員參加。當重大災害發生時,還要組織專科醫療救護隊,例如骨科、腦外科等,十分嚴重時要果斷地在現場創造條件設立“臨時醫院”進行現場手術等救護活動。在一些災害多發地區,要做好日常醫療的組織準備工作,包括培訓技術、準備物資等,必要時進行演習訓練,做到常備不懈,隨時都能拉得出,用得上。

(四)防止災後疫情要靠衛生防疫

重大災害後(尤其是洪澇災害)往往會有的發生和流行,所以做好衛生防疫工作是抗災救災中十分重要的任務。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組織醫務人員深入災區第一線,進行“拉網式”診檢視病,“地毯式”消毒防疫,保證不漏掉每一件可疑的事和每一個可疑的病人,徹底清除一切可能導致疫情發生的隱患。要組織衛生防疫隊以開展水、糞、環境、媒體為重點的衛生防疫工作,保證水源的衛生,做好糞便、垃圾、屍體處理和指導,做好環境衛生和殺蟲(蚊、蠅等)工作,做好衛生宣傳工作和預防接種工作。要同時明確這些工作不僅是衛生防疫隊,也是救災醫療隊的工作內容,以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jiu/o6p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