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心理健康 >

出名為何要趁早開始?

出名為何要趁早開始?

今年21歲的山東青年陳思同帶著成為超級名模的夢想來到三亞。在這裡,他將和65位來自北美、臺灣、北京、山東等15個賽區的幸運兒們集訓,12天后,他們之中將有人成為新一屆新絲路模特大賽的冠軍。陽光,沙灘,俊男,美女,還有強烈的戰勝他人成為焦點的慾望。新絲路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模特選拔賽事之一,已經舉辦了17屆,從這裡走出了馬豔麗、謝東娜、瞿穎、胡兵、于娜等數十位國際知名的超級模特。“我要像他們那樣,成名,成功,這是我十幾歲時就有的願望。”

出名為何要趁早開始?

陳思同是山東賽區的冠軍,他的夢想就是站在第18屆總決賽的冠軍臺上。這會實現嗎?9月12日,最殘酷的PK時刻到來了。陳思同沒有得到獎項。耀眼的鎂光燈打在身披冠軍光芒的哈鑫和董雯身上,如潮的歡呼聲是為他們的,他們是如此幸運,甚至激動得要哭了。而這一切,每一位來到三亞參加決賽的青少年男女都夢想屬於自己。有些酸楚的陳思同很快調整了情緒,他說,“我會期待下一個賽事!”

出名要趁早?

無數的青少年,像陳思同這樣,擁擠在成名之路上。

而當今的中國,這樣的路也的確多了很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娛樂圈。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央視的“夢想中國”、上海的“萊卡我型我秀”和“好男兒加油”等數個海選式的電視節目,爭奪著每一位渴望成名的孩子。

北京體育大學19歲的女孩何烴烴參加了“萊卡我型我秀”大賽的初選。花了整整一晚上的時間準備服裝和歌曲,在海選的最後一天她趕去了報名現場。何烴烴感覺現場選手們的激情都要把空氣點燃了:“他們都有一種極度的渴望,都夢想著成為幸運兒。”相比之下,何烴烴夢想成名的願望並不那麼強烈:“我是為了挑戰自我去的。我想知道我的位置在哪裡。”評委讓她嘗試了各種曲風,但她還是被刷下來了。

可鋪就成名夢想的路還有很多。

虛擬世界:隨著部落格和電子競技的興起,一批網路英雄少年脫穎而出,他們的成功為那些“缺乏天分”的孩子展示了一條几乎零起點的成名方式:面對電腦,我也能成名。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不要問我們的少男少女們哪裡去了,他們稚嫩光滑的臉龐出現在成人社會的大多數場合:上電視,演電影,進入各類秀場,參加所有比賽。..。..

迅速進入社會

呂楠最驕傲的是她180釐米的身高、修長的體形和姣好的面容,“一米八以下的男生,我看都不看。”她在學校裡成績不太好,但這絲毫不影響她的自信,一次拍攝平面廣告的經歷更堅定了她做模特的信心。“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我拍的那組照片棒極了,從小到大,沒有這麼些人給過我這麼多讚美。總有一天我一定能與大星探公司簽約,到時候不愁沒人找我拍廣告。”

在呂楠看來,成名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周遭的認可。“小時候,我總是聽老師誇別的同學成績好,父母誇別的孩子會彈鋼琴,‘鶴立雞群’的我從沒得到過屬於我的認可。只有成名能夠改變這一切。”

北京WNV俱樂部的孫力偉,14歲時在網路遊戲《魔獸世界》中擊敗了來華參加比賽的世界強手,一戰成名。《魔獸世界》是一個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年僅19歲的孫力偉被視為“中國獸王”。對孫力偉來說,最激動人心的記憶不是發生在什麼大賽,卻是2004年在吉林大學進行的一次表演賽。比賽在吉林大學一個非常大的會議廳裡進行,底下是4000名觀眾,他們為孫力偉不斷地激動歡呼。孫力偉雖然戴著耳機,但是那些歡呼聲仍然一絲一絲地鑽進了耳朵裡。“陶醉,特別的陶醉,後來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孫力偉回憶說。不過讓他如此激動還有一個原因,“別看你們都是大學生,可是一樣要看我一個七年級就退學的人表演!”

孩子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前完成了社會化的成長階段。“社會化——這是一個兩方面的過程。一方面,它包括個體通過加入社會環境、社會聯絡系統的途徑掌握社會經驗;另一方面,它是個體對社會聯絡系統積極再生產的過程,這是個體積極活動和積極進入社會環境的結果。”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說。孩子們渴望以迅疾的方式介入社會生活,壓縮青春,迅速成人,向成人世界宣佈:我來了,我就是我。

讓父母在電視上看到

今天,越來越多青少年的青春期,依靠他們自己來過渡。這個被成人丟在一邊的責任,被創立了一系列啟蒙式考驗的電視承擔了起來:公平競爭的海選、新鮮時尚的著裝、一舉成名的快樂。這些默默無聞的青少年在這一系列考驗中看到他們自己,這間接地消除了他們的焦慮和恐慌。

“除了上班,爸爸媽媽的目光總是集中在電視上,很少認真看看我這個還在上高中的兒子。我想上電視,不為別的,就是想讓他們好好看看我。”李明在自己的部落格中這樣解釋自己成名的渴望。

法國心理學家斯苔法涅·克雷耶解釋說:“名氣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它賦予人一種虛幻的心理免疫機制,以此來抵抗青少年時期身體、友情和親情的種種變化導致的衝擊。當然,這也是和父母分離的一種方式,通過被社會群體召喚、遴選從而離開父母。”

“中國獸王”孫力偉如今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十萬左右,這讓他的父母相當欣慰:他們的孩子雖然只是國小畢業,可賺到的錢並不比那些大學生低。唯一不能確定的是,他們的兒子還能打多少年。

用這樣大張旗鼓的方式離開家庭這艘大船,既迅速又不痛苦,而且對於父母來說還是增值的。“所有的青少年都夢想著,當他們離開父母時,不僅不會讓父母痛苦,還會讓父母快樂。那麼,還有什麼方式會比成名更迅速,帶來更少的痛苦呢?”斯苔法涅·克雷耶說。

當然,能夠成功的少年畢竟只是少數。據報道,在英皇中北藝術專修學校,號稱流水線式的造星模式,孩子們最後簽約的不過20%,剩下的80%都必須面對堅持還是離開的選擇。

願意砸錢的父母

為了讓嘉藝考北影,過去一年裡,張爸爸一直陪著女兒在北京和濟南之間奔波。“我們在北京給她請了個專業老師教模特表演,主要是想讓孩子在考試中更有把握。”一年來,培訓費用好幾千元,交通費用更高得張爸爸心尖顫。“學了這麼幾年,至少花了十萬了。我希望她能像章子怡那樣,遇到貴人,成為一個電影明星。”嘉藝覺得揹負的壓力很大。

天下的父母哪個不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呢?

在今天的中國,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自然希望她們將來能夠成為人中龍鳳。然而這種美好的願望有時給孩子拷上了無形的枷鎖。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們實現的不是自己的夢想,而是父母的。孩子愛父母,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們只能不懈努力。

為了讓孩子一舉成名,一些父母不惜血本全力支援。第一位登上世界職業檯球排名賽冠軍榜的中國人丁俊暉,就是家人用源源不斷的金錢支撐著他的職業化程序,為此丁爸爸把房子都給賣了。但是,假如孩子沒有成功呢?

父母如此濃情的期待和他們所傾的血本一生,孩子能承擔嗎?

父母的殷殷期盼,也許會打造出一個神童,但同時也會剝奪孩子轉瞬即逝的美好童年。音樂神童朗朗的故事大家都太熟悉了。但誰記得朗朗說過的話呢?

他說:“如果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如果孩子沒有興趣,我也絕不會強迫他,彈琴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也不會像我爸爸那樣用什麼魔鬼訓練法。”

觀察:不是每個少年成名者都可以倖存

社會競爭的加劇,壓縮了孩子們的成長期。與大自然在一起、充滿遊戲歡樂的體驗式的童年和少年,已經成為孩子們遙遠的夢。在課餘時間,他們或是自覺地或是被迫地,蜂擁走進了各種文化與特長技藝的輔導班。於是今天,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少年琴童、少年作家、少年模特以及童星們的可愛面孔。

名利雙收之外,並不一定是燦爛的世界。我們看到,在臺上PK的花季少女們,被“13歲生子”、同性戀等緋聞包圍......

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沒有絲毫猶豫地赤裸裸地加諸於孩子們身上。明槍暗箭,並不管物件是誰。

“不是每個少年成名者都可以倖存。”同樣少年成名的旅美作家田曉菲對此感觸尤深,“少年成名當然會帶來一些機遇,但是也相當危險。少年時期本來就是很艱難的(對一個敏感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少年成名則無論給當時的自己還是成年後的自己,都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所以,父母與師長應該把精力放在少年的心智成長方面。最重要的是成人,不是成名。”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xinli/mmmm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