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草豆蔻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草豆蔻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相信聽說過草豆蔻湯的朋友應該不是太多,但是草豆蔻湯在中藥方劑裡面確實非常的有名氣的,那麼草豆蔻湯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什麼呢?在什麼樣的疾病中我們可以對它進行運用呢?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草豆蔻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檳榔(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0克 當歸23克(銼,炒)

【製法】上九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主腹部脹痛,腸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0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草豆蔻(去皮)3枚,當歸(切,焙)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甘草(炙)1兩,芍藥1兩,枳殼(去瓤,麩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蔘3分。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利,攻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草豆蔻(去皮,生用)1兩,人蔘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麥糵(炒)1兩,白朮1兩,肉豆蔻3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甘草(炙)半兩。

【製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虛脹悶,喘息不勻,涕唾稠粘,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豆蔻湯”。

【摘錄】《聖濟總錄》(人衛本)卷四十四

【處方】草豆蔻(去皮)1兩,人蔘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甘草(炙,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製法】上為粉末。

【功能主治】進食和氣。主脾胃氣冷熱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草豆蔻(去皮)1兩半,厚朴(去粗皮,薑汁炙)2兩,桂(去粗皮)1兩,高良薑1兩,當歸(銼,焙)1兩。

【功能主治】厥逆冷氣,上攻心痛,不食。

【用法用量】上為粗末。每服4錢匕,以水1盞,煎取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別名】豆蔻散

【處方】草豆蔻1兩(去皮)。

【功能主治】心腹脹滿短氣。

【用法用量】豆蔻散(《仙拈集》卷一)。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千金》,名見《朱氏集驗方》卷三

【處方】草豆蔻(去皮)半兩,藿香(用葉)半兩,丁香1分,白朮半兩,桂(去粗皮)1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山芋半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和胃下氣。主幹嘔。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大棗2個(擘破),粟米少許,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草豆蔻2枚(去皮),高良薑1分,人蔘1分,甘草1分,幹木瓜(銼)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桔梗(炒)半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洞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水7分,加生薑2片,同煎至4分,去滓,分3次溫服,乳食前各1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處方】澤瀉1分,木香3分,神曲4分,半夏(制)5分,枳實5分,草豆蔻仁5分,黃耆(春、夏去之)5分,益智仁5分,甘草5分,青皮6分,陳皮6分,茯苓7分,當歸7分。

【製法】上為粗末,都作1服。

【功能主治】腹中虛寒脹痛,少食難消,或胃脘疼連小腹。

【用法用量】水2大盞,加生薑3片,煎至1盞,去滓,食遠溫服。

【摘錄】《蘭室祕藏》捲上

【處方】草豆蔻(去皮)1分,黃連(去須)1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霍亂心煩渴,吐利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烏豆50粒,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處方】草豆蔻4兩,肉豆蔻2兩,人蔘1兩,甘草5兩,白檀香半兩,茯苓2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醒酒和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如茶點進。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六五引《御醫撮要》

【處方】草豆蔻(煨)5分,高良薑5分,廣皮5分,陳神曲(炒)5分,吳茱萸(湯泡)5分,茯苓1錢,半夏1錢,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客寒犯胃,或過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脈見弦緊。

【用法用量】加煨姜1片,水煎服。

【注意】非脈實症寒者,勿輕用。

【摘錄】《古今醫徹》卷三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於草豆蔻湯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於大多數朋友們來說,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ze1w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