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哈尼族音樂文化簡介 哈尼族音樂有何特色

哈尼族音樂文化簡介 哈尼族音樂有何特色

民歌主要有“哈巴”(敘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兒歌)、“阿尼託”(搖兒歌)、“然咪比”(婚禮歌)、“迷煞維”(喪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6類。哈巴亦稱“拉巴”,是古老的敘事歌。逢年過節,起房蓋屋,接親嫁女,喪葬祭祀或親朋聚會時演唱。內容廣泛,有12篇,包括人類的起源、哈尼族歷史、四時節令、農事活動、處世哲理、宗教信仰等。以敘事性的唱述和哲理性的短歌說明哈尼族所尊奉的規矩和道理。

哈尼族音樂文化簡介 哈尼族音樂有何特色

演唱形式有1人主唱、聽眾幫腔和2人對唱、聽眾幫腔兩種。基本的音樂結構由襯詞的引句、一個或若干個變化重複的樂段、眾人的幫腔組成。一曲多詞,反覆詠唱。曲調莊重、平穩,富有內在激情,與哈尼語言音調緊密結合,似說似唱,吟唱性強。哈尼族姑娘在吹“哩嚕”。“阿哧”亦稱“阿茨”、“阿其”。有“玩的歌”之意。主要為愛情內容,有的涉及勞動等其他社會生活內容。傳統的唱詞極為豐富,亦可觸景生情即興編唱。演唱形式有男女對唱和獨唱,亦有用民間樂隊伴奏的男女領唱眾人幫腔等形式。

後一種往往形成自由的多聲部。在山上大聲唱的叫“赤瑪”、“阿其古”,中聲唱的叫“白”、“阿其俏”,均類似山歌。曲調高亢嘹亮,句尾常用拖腔,上下句一起一伏,形成對比。

迷煞維

迷煞維是喪葬習俗歌,為給父母和德高望重的長輩送葬時不可缺少的禮儀。哭一聲唱一段,音調悲切。莫丕差即貝瑪(巫師)調,屬祭祀歌。因由莫丕(即貝瑪)所唱而得名。各地曲調不同,有的莫丕差近似呼喊。

然咕差

然咕差意為娃娃唱,即兒童歌內容豐富。有《太陽歌》、《彩虹歌》、《放鴨歌》、《放牛歌》、《阿密冊》、《搓泥團》等等。均為較古老的哈尼族民歌,曲調短小,音域不寬,多數可邊歌邊舞。阿尼託意為領娃娃歌,即搖兒歌。多由婦女輕聲哼唱,旋律娓娓動聽,多用相似的樂句反覆吟唱。然咪比嫁姑娘的歌,系婚禮風俗歌有“出嫁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內容不同,曲調也各有差異。

標籤: 哈尼族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ln0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