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張裕:劉備不顧諸葛亮求情一定要殺的一個人

張裕:劉備不顧諸葛亮求情一定要殺的一個人

沒分寸感的“聰明人”,在哪裡都很難有好下場,你還沒法怪人家領導不識貨。蘭花是好東西,可是長得不是地方,擋了人家的道兒,那能不給鋤掉嗎?

張裕:劉備不顧諸葛亮求情一定要殺的一個人

三國時代有一段時間,蜀漢和東吳關係比較緊張時候,大臣伊籍奉命出使東吳。見了孫權,照例行了拜見之禮,孫權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寒暄說:“老伊啊,侍奉無道之君,辛苦了。”當面罵對方的老闆是無道之君,這在古代是很嚴重的事情,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換了個沒幽默感的武夫,比如關羽、張飛什麼的,當時就得拔刀子拼命,來個“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伊籍大概是自忖沒有關羽、張飛那般力氣,也可能是不願意搞得兩國關係徹底破裂,於是也半開玩笑地回敬:“不過是行個拜見之禮罷了,不算辛苦。”《三國志》沒寫下面的對話,只記載“權甚異之”,想必孫權也沒有當時翻臉的魄力,只好打哈哈揭過不提了。

和伊籍類似,劉備的老同鄉簡雍也是被司馬徽批評為“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的二線技術官僚,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過硬業績。但是說到幽默感,倒是也和伊籍有一拼。三國時代戰亂頻繁,各地普遍糧食歉收。劉備覺得好好的糧食拿來釀酒,未免浪費,於是下令禁酒,甚至家裡藏了釀酒的工具,也要治罪。有一次劉備帶著簡雍在街上散步,看見一男一女同行,簡雍當即報告:“發現一對男女當眾進行流氓行為,請把他們抓起來治罪。”劉備莫名其妙:“他們怎麼就進行流氓行為了?我怎麼沒看見?”簡雍一本正經:“他們雖然沒有進行流氓行為,但是私藏了進行流氓行為的工具!”劉備大笑,於是下令取消了“私藏釀酒工具”的罪名。

另外一位蜀漢的幽默大師張裕,下場可就不太好了。這位和某種葡萄酒同名的先生原本是劉璋的部下,剛和劉備見面的時候,劉備看見他鬍子濃密茂盛,就拿他開涮:“我老家涿縣,姓毛的特別多,四面八方都是姓毛的,所以有人說:‘諸毛繞涿居’。”“涿”通“豖”,就是“豬”的意思,這是罵張裕的嘴巴是豬圈。張裕大怒,又不便發作,一抬頭,看見劉備沒長鬍子,腦子一轉,笑眯眯地回答:“從前有個人,是上黨郡潞縣的縣令,後來調到你們涿縣去當了縣令。辭官回家後,給人寫信,覺得不管寫‘潞君’還是‘涿君’,都體現不了自己的身份,於是落款‘潞涿君’”。“潞涿君”就是“露豖君”,這叫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後來劉備成了張裕的領導,一直對他印象惡劣,終於找了個理由,把他給治了個死罪。諸葛亮不知道張裕跟劉備的這檔子事,寫信給劉備求情,說張裕是個人才,殺了可惜。劉備的回答也十分幽默:“芳蘭生門,不得不鉏。”——這話簡直是給所有“聰明人”的一聲當頭棒喝。沒分寸感的“聰明人”,在哪裡都很難有好下場,你還沒法怪人家領導不識貨。蘭花是好東西,可是長得不是地方,擋了人家的道兒,那能不給鋤掉嗎?要不然,同樣是幽默大師,怎麼人家伊籍、簡雍就過得那麼滋潤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26rp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