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合肥宰相李鴻章 用其一生盡忠於後的大清朝

合肥宰相李鴻章 用其一生盡忠於後的大清朝

有人說晚清的官都是不稱職的因為他們那時候唯一的目的就是瘋狂的斂財,沒有一個是真正關心民眾的,包括人民中口碑一直較好李鴻章也成了貪官。說到李鴻章作者真要跟你們介紹一下。

合肥宰相李鴻章 用其一生盡忠於後的大清朝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諡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某方面而言,淮軍也是新式陸軍北洋軍的濫觴。李鴻章的先祖本姓許,從江西湖口遷至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李鴻章的八世祖許迎溪將次子慎所過繼給姻親李心莊。李家到李鴻章高祖時,終於勤儉致富,有田二頃。到父親李文安,苦讀多年,終於在1838年與曾國藩同年考取同榜進士,使李氏家族成為當地名門望族。1823年2月15日,李鴻章出生於合肥縣東鄉。李鴻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後來也官至總督;三弟李鶴章、四弟李蘊章、五弟李鳳章、六弟李昭慶,後來也都非富即貴。

1843年李鴻章在廬州府學被選為優貢。時任京宮的父親望子成龍,函催鴻章入北京,準備來年順天府的鄉試。鴻章謹遵父命,毅然北上道光二十四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國藩宅邸受曾補習教導;道光二十七年,二十四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時,受業曾國藩門下,講求經世之學。三年後翰林院散館,獲留館任翰林院編修。

李鴻章軍功顯赫,累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終於在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後又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

1863年盤踞安慶的兩江總督曾國藩“擬設立鐵廠”,特派從美國留學歸來、懷有用西方科技文明改造中國願望的容閎赴美購買“制器之器”。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遵示撥款萬兩,“交令速往”,並覆函曾國藩說:“西人制器之器,實為精巧。醇甫此行,當可購到。海疆自強,權輿於是。”當時李鴻章與上海道丁日昌彼此講求禦侮之策、制器之方。1865年,李鴻章讓丁日昌訪求數月,購得設在上海虹口的美商旗昌鐵廠,合併原由丁日昌、韓殿甲主持的兩個炮局,於9月奏準成立江南製造總局。1867年該局遷至上海城南高昌廟,建造機器廠、洋槍樓、汽爐廠、木工廠、鑄銅鐵廠、熟鐵廠、輪船廠等,開始製造兵輪。

後來,該局於1868年—1870年間,陸續設立翻譯館、汽錘廠、槍廠,並在龍華鎮建廠製造洋槍細藥及銅帽炮引,使之逐漸成為一個以生產槍炮彈藥為主、輔之以修造船艦的綜合性新式軍用企業。其實這個李鴻章幹過最出名的事無疑是簽訂《馬關條約》。他曾說過和珅一輩子壞事沒少幹,可是再多的壞事也不如我李鴻章簽訂那項條約的後果要嚴重。

1894年甲午一役,北洋艦隊覆沒,淮軍亦蒙受重創。戰爭中,李鴻章重用了陸軍統帥葉志超和水師提督丁汝昌。在陸地上,清軍武器裝備並不弱於日軍,平壤一戰,當時駐守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人數相當。左寶貴料知葉志超貪生怕死,故以下犯上派人監視葉志超控制局面,但左寶貴戰死後葉志超臨陣脫逃,致使入朝清軍潰敗,而葉志超逃跑當時清軍的傷亡小於日軍。在海洋上,丁汝昌“只識弓馬”,不懂海軍建設和海戰,致使北洋艦隊喪師黃海,一敗塗地。馬關交涉期間遇刺負傷,最後訂定《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及遼東半島並賠償二萬萬兩白銀,因此背上賣國罪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36w6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