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張廷玉退休延遲引發君臣對峙:張廷玉為何被抄家

張廷玉退休延遲引發君臣對峙:張廷玉為何被抄家

乾隆年間,有位老幹部叫張廷玉,安徽桐城人。張廷玉是軍機處的第一批成員,又是總理事務的大臣,不僅負責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還負責幾條戰線的工作,老幹部身上的擔子不輕。而且,他這樣操勞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

張廷玉退休延遲引發君臣對峙:張廷玉為何被抄家

他給康、雍、乾爺孫三代打工,從雍正時就開始一直堅持在幾個部門上班,尤其在擔任軍機處機要祕書期間,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值班,隨叫隨到,哪怕是剛剛躺下,雍正一個口令下來,他馬上又得到宮裡去聽指示、寫報告。每天二更睡,下班途中,坐在車裡還要批閱檔案,到了家裡,還得處理公事,至於睡覺,那只是工作的另一種方式而已,頭腦基本上還在工作的事情上轉,一想起什麼,馬上起床寫檔案。

張老幹部長期超負荷工作,居然六十多歲了還能掙扎著主持當時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修《明史》。等到第三任老闆乾隆上臺的那一年,老張已經63歲,《明史》也修完了,辛苦工作幾十年,也該歇歇了。

迫切想退下來休息的張廷玉,知道不能一下子把工作都辭了,怕把皇上給刺激到了,於是慢慢來,在65歲那年的十一月,先辭了總理事務的職位,計劃一步一步抽身而退。

為退休,任勞任怨幾十年的張廷玉不再忍讓

朝廷方面也似乎充分考慮到張老幹部的身體狀況,乾隆毫不含糊地批准了他辭掉總理事務的申請,並主動示好,釋放善意。1742年,乾隆指示:張老幹部已年過七十,熱不起,冷不得,沒必要大清早就到宮裡刷卡報到,大熱天大風雪的日子,也沒必要硬著頭皮來上班,在家裡休養為佳。

乾隆十一年,74歲的張廷玉遭喪子之痛。上級充分考慮到張老幹部的悲痛心情和身體狀況,給予他可以由人攙扶上朝的優待,並且解決其家屬的工作問題,安排他的次子進入南書房上班。南書房是軍機處成立之前的機要祕書辦公室,雖然權力不大,但每個星期卻能見著皇上。

從65歲那年開始,張廷玉與朝廷之間的這種良性互動,使他產生了一種認識:我做了這麼多年事,朝廷又處處照顧我,離退休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趕緊打報告吧。加之張廷玉與乾隆據說在一些大典的工作方面,有些意見不合,老張覺得該抽身而退了。

於是,在乾隆十三年,已經76歲高齡的老張,終於給皇上遞交了離退休申請。依照情理來看,一個76歲的德高望重、任勞任怨的老幹部申請離退休,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從法定年齡來看,古代高階幹部的離退休年齡是70歲,此時的張廷玉已經超過退休年齡6年。

應該可以退了吧?然而,乾隆卻沒有答應。收到老張的離退休申請後,乾隆這樣批示:老先生是兩朝天子的重臣,咱皇室早把您看成自家人了,百年之後,您的牌位將光榮地放在我們皇家的祠堂裡,陪皇家列祖列宗一起光榮,您還見什麼外呢?居然還要辭官歸田?沒這個理。不準!

原來,早些年,為了表示對張廷玉工作業績和忠心的肯定,雍正特批將來把張廷玉的牌位放在皇家祠堂裡。這種事情現在看起來很浮雲,在當時卻是莫大的光榮。乾隆的批示讓張廷玉大跌眼鏡,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誤判了形勢,於是猴急了,老著臉,與天子展開了一來一回的辯論。

老張任勞任怨幾十年,工作期間從來沒有任何怨言。說千句,道萬句,不如一句也不說,可如今不讓他離退休了,幾十年的沉默忍讓全退一邊去,誰不讓我退休我跟誰急。

張廷玉馬上寫信反駁乾隆:早在宋朝、明朝已有官員的牌位位列皇家祠堂,卻仍可以退休的先例,而且官員70歲退休,是自古以來就天經地義的事。

乾隆回覆:老張,退休的事不能完全照搬歷史,也要變通,您老是想著70歲退休的清閒,幹嗎不再熬幾年,工作到80歲,享受拄杖上朝的榮譽呢?我覺得您要向諸葛亮學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廷玉針鋒相對地回信:人家諸葛亮是在亂世,肩負匡扶漢室、統一國家的大任;我生活在太平盛世,沒什麼不可卸下的大任,這能比嗎?

乾隆跟老幹部槓上了,他又強詞奪理:雖然你們所處的時代不同、工作任務不同,但你們一心盡忠的精神是一樣的。我的爺爺、老爹對你那麼好,提拔你、照顧你、給你權力和榮譽,看在祖宗的面子上,你不能退休;我又這樣照顧你,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不能走。

更離奇的是,乾隆還把自己與張廷玉關於退休事項進行爭辯的記錄,在朝廷上全程公示,讓全體文武大臣評理,等於是搞了一次聽證會。當然,在幾次交鋒後,乾隆作了一定的讓步,取消了張廷玉在吏部的工作任務。皇上讓一寸,張廷玉也不敢進一尺,於是沒有再遞交離休報告。

寫《清史稿》的人說了一句公道話:“老張確實又老又病,已經不適合擔任中央的任何工作了。”

乾隆又通融了一步,在老張77歲那年正月,又批示:張廷玉可以每隔十天去一趟辦公室,每隔四五天去一趟皇宮和皇上商量工作;到這年冬天,恩准養病。到這份上,老張更加不好意思談退休的事了。

在張廷玉養病期間,乾隆特意派軍機大臣前去慰問,噓寒問暖中,張廷玉講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咱當著皇上的面實在不好意思提退休了,不過我這私心想著,還是暫時退了好。張廷玉的話講得很保守,說是暫時退休,好像隨時準備被返聘的樣子。其實意思很明白,實在想退了。

乾隆扛不住了,批准退休,並且對張廷玉的歸家程式作了具體指示:等來年河流裡的冰塊化了,坐船回鄉。除此之外,還寫了三首詩相贈。

張廷玉離退休的事到此應該完美畫上句號,他可以回家抱孫子頤養天年了。可這事還沒完呢。

一生謹慎的張廷玉卻連走“臭棋”

公元1749年,對於張廷玉來說,應該是歡天喜地的一年,經過和乾隆鬥智鬥勇、鬥蠻鬥狠的“大戰”後,他總算成為離休幹部了,趕緊準備行李回家去,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

偏偏他顧慮太多,一面歡喜,一面卻想起另外一件事。他想起了自己百年之後能不能進皇家祠堂太廟。他心裡是這麼琢磨的:現在領導答應讓我退休,會不會事後報復我,讓我百年後牌位進不了皇家祠堂呢?這個念頭一提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張廷玉慌慌張張跑到乾隆那裡,很著急地說:“皇上,前幾年我申請退休的時候,您說老臣是皇家祠堂的人了,不能還鄉。如今您批准我退休,會不會因此不讓我的牌位進皇家祠堂呢?因此懇請您給老臣寫個保證書,保證我百年後牌位能安安穩穩挪進太廟。”

作為領導的乾隆,聽了很不受用,但情緒還是比較穩定,很有修養地剋制著,居然給老張寫了張保證書,保證他的牌位在百年後一定進入皇家祠堂,這個由先帝制定的政策,堅決不動搖,堅決執行,請老張放心。

張廷玉就這麼走錯第一步,緊接著走錯第二步:居然不去面謝,而是派了二兒子代表自己去感謝。到了這一步,乾隆的情緒再也沒法穩定了,沒見過這麼不給上級面子的,當即草擬聖旨,準備對張廷玉傲慢的態度進行通報批評。還好,皇上身邊還有老張的學生,一面為老師求情,一面暗中通知老師趕快過來道歉。

沒想到,這是張廷玉走錯的第三步:張廷玉慌慌張張進宮請罪道歉,結果乾隆的情緒完全失控:“聖旨還在我辦公室抽屜裡鎖著呢,你憑什麼就事先知道領導要批評你了?你是不是在我辦公室安插了耳目?!”

可憐張老幹部,幾十年官場全白混了,三步臭棋把自己的形象毀得稀巴爛。他被通報給全體朝廷官員,進行公開批評,昔日的政敵們蜂擁而上,紛紛表態:張廷玉不停打招呼,死乞白賴要退休,居然要挾上級寫保證書,我們全體官員義憤填膺,強烈要求撤銷張廷玉的一切職務,其牌位不得進入太廟!

這之後,張廷玉基本消停了,他戰戰兢兢地待在北京,一心等著河裡的冰塊融化了,趕緊坐船回老家去。第二年,看看河裡的冰融化了,張廷玉立即打報告申請回鄉,沒想到,又是一步臭棋。就在這一年,乾隆的長子定安親王病死,他是張廷玉的學生,這學生屍骨未寒呢,家長乾隆正在傷心,張老師就遞交上來一封冷冰冰的申請報告,乾隆的情緒又一次無法穩定,他嚴肅地批評了張廷玉,你好歹也是我兒子的老師,我這個做家長的還沉浸在喪子之痛中,你這個做老師的居然撂挑子走人,你怎麼可以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傷害朕脆弱的感情?而且用詞前所未有的嚴厲。

於是,張廷玉能否進太廟的事情進一步提上日程,乾隆馬上就此事召開大範圍會議,會上達成一致共識,張廷玉不配進太廟陪皇上的列祖列宗。張廷玉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自己進行了狠狠地抨擊,主動打報告要求取消自己入太廟的資格。

命運跟張廷玉開了個玩笑

帶著滿心的傷痕,老張回到了家鄉。遠離是非之地,總沒事了吧?別急,乾隆心裡還惦記著呢,就在這年九月,逮著個機會,又給張老前輩開了張罰款單:罰款15000兩白銀,北京的住所抄家。理由是張老師的兒女親家與反清知識分子呂留良有密切往來。

可憐77歲的張前輩,三朝重臣,被少東家乾隆嚇得一驚一乍的,居然還能頑強地活到83歲。大概,他是帶著靈魂不能進入皇家祠堂的遺憾,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然而,命運又跟他開了個玩笑,少東家乾隆改變主意了,批示:准許張廷玉的牌位進入皇家祠堂。活著的時候給你一個不確定,在你死後卻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死者已經帶著精神折磨走了,生者卻感恩不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94o4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