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初唐名將劉弘基生平簡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初唐名將劉弘基生平簡介

劉弘基--(582-650年) 雍州池陽(今陝西涇陽)人父親劉升,隋朝時任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時落拓不羈,與一些輕浮子弟和任俠交往,不謀家產,依賴父親的名聲當了一名右勳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初唐名將劉弘基生平簡介

生平簡介

隋煬帝連年發動征討高麗的戰,強令全國青年按時服兵役,並且規定服役的兵員一律自備戎裝。劉弘基家庭貧窮,買不起軍用衣履,因此沒有隨部隊出發,而是單獨行動追趕部隊。當他走到汾陽(今山西寶鼎)時,知道到遼東指定的地點還很遙遠,無論怎樣趕路也是遲到,軍法規定遲到即斬。他想不出別的辦法,便與住在同一旅店的一個屠夫一同殺牛賣肉,以此為生。他的身份傳到縣吏的耳裡,於是被捕,囚禁在當地的監獄裡,一年後花錢贖了出來。但他生計無著,到處流浪,當了一陣盜馬賊,雖然解決了眼前的衣食問題,但他覺得終不是長遠之計。

投靠李淵

弘基到了太原之時,李淵正在太原招兵買馬,於是他投到李淵門下。他看到李世民氣度不凡,待人接物的言行間處處流露出雄心壯志,他感到由衷的欽佩和嚮往,於是真心實意地做事,主動接近李世民,因此深受重用,出門時兩人並排騎馬。回府中則同睡同起。李淵舉兵起義時,弘基與長孫無忌招募回二千多人。當時隋朝派駐太原的官員王威、高君雅準備制裁李淵,李淵便請弘基與順德埋伏於官廳的屏風後面,將王、高二人擒拿、斬首。此後弘基跟隨李世民,攻克西河(今山西汾州)。起義軍到達賈胡堡時,與隋將宋老生交鋒,擊退宋老生之後又進攻霍邑(今山西霍邑縣)。這時宋老生又率軍出城抗拒。雙方擺開陣勢,拿出決戰的勇氣,一經接觸便是凶狠的拼殺。李世民親自出陣,劉弘基緊隨左右,幾個回合之後,宋老生招架不住,撥馬回頭便走,劉弘基窮追不捨,把宋老生迫到斷崖邊,宋老生立即下馬逃跑,可惜最後亦因無路可逃而跳崖自盡。劉弘基取回他的首級後順利進佔霍邑,拜為右光祿大夫。

起義軍打到河東(今山西蒲州鎮)時,劉弘基帶領一千人先渡黃河,攻克馮翊(今陝西大荔鎮),被任為渭北道大使,授權他主持所在地區的軍事,抓著戰機,主動進攻。弘基以殷開山為副將,向西擴充套件,佔據了扶風(今陝西岐州)一帶,兵員增至六萬人,於是南下渡過渭水,屯兵於長安老城,對隋都長安造成直接的威脅,因此聲威大振。劉弘基在金光門編整隊伍,以其雄壯的軍威展示於天下。隋將衛文升遣兵來戰,弘基予以迎頭痛擊,生擒了一千多人並獲馬數百匹。這時候李淵還在別的戰場,而劉弘基所率領的軍隊先挺進隋都,首戰告捷。李淵十分高興,賜馬二十匹。攻克長安以後,他功記第一。

平定局勢

李淵建國初年,國內既有隋朝統治階層的殘餘勢力,又有稱霸一方的武裝割據,還有農民起義軍。他們都擁兵據城,不少首領都自稱皇帝,努力對外擴張,至少也力圖保守原有的轄地。這種局面正為英雄豪傑提供了用武之地。胸懷一統天下大志的李世民親自帶兵,四出征伐。劉弘基作為李世民的左右手馬不停蹄,身不離鞍始終追隨著李世民。先在扶風一帶攻打薛舉,初戰得勝利後乘勝追擊,一直到隴山(今陝西隴縣西北)才返回來。弘基拜為加領都督,封為河間郡公。其後又追隨世民向東進攻洛陽,在瓔珞門外與敵軍展開激戰,獲勝後全軍凱旋而歸,劉弘基殿後。隋大將段達、張志率兵在三王陵列陣挑戰,弘基一面派人與前隊連絡,一面組織兵力予以反擊,結果打敗了段、張二人。武德元年(618年),拜為右驍衛大將,並宣佈以元老功臣的資格,今後如果犯法免其一次死罪。而後揮軍西進,再次加兵於薛舉,這時世民因病留在高[土庶]城,弘基與劉文靜等領兵兵在淺水原與薛舉交鋒,結果官軍失利,八大總管都吃了敗仗。

尤其是劉弘基的部隊,苦戰惡鬥,直到矢盡無援,全軍覆沒,弘基本人也被俘。李淵對他臨難不屈、臨危不懼的精神表示嘉獎,賜給他家裡許多糧食、布帛。後來官軍終於平定下在了薛舉(其子仁杲繼位)的割據勢力,弘基才從獄中被放出來,李淵便恢復了他原先的官爵。 當時山西一帶仍有較大的對抗勢力。宋金剛攻陷了太原之後,大有與唐王朝分庭抗禮、平天下之志。李淵為失卻起兵之地而焦急,於是派劉弘基領兵出征,與在太原一帶的裴寂等將領聯合征討宋金剛。弘基進駐晉州(今山西臨汾)時,裴寂剛剛被宋金剛打敗,一時間軍心慌亂。宋金剛以得勝之兵圍攻晉州,弘基寡不敵眾,城陷敵手。弘基輾轉逃回長安。李淵表示撫慰,授左一總管。而後便隨李世民再戰宋金剛。這一次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先屯兵於柏壁(今屬山西),瞭解敵人的動向之後,弘基率領二千兵卒從隰州(今山西隰縣)到達西河(今山西汾州),截斷敵人的退路。這時敵軍士氣旺盛,想一舉吃掉劉弘基,連日向他挑戰,但他堅壁高壘,拒不應戰。宋金剛無可奈何,迫於糧草不繼,只好引軍退去。這時劉弘基卻率騎兵出城追擊,在介休(今山西冀寧道)城外與李世民的軍隊相會,一起攻打宋金剛,大破其軍。劉弘基得封任國公。此後又跟隨李世民在洺州(今河北邯鄲)討伐劉黑闥,回朝後授予井鉞將軍。適逢突厥入侵北部邊境,劉弘基席不暇暖,又率步騎一萬人出征,在豳州(今陝西邠縣)北界,東起子午嶺西接臨涇一線抗拒突厥,他與副將淮安王李神通一起,督率兵勇民工修營設障,加強國防設施,並且長期屯駐於邊疆。武德九年(626年)李淵以其佐命功臣,封食邑九百戶。

李世民登基之後,對劉弘基特別照顧,但他卻在李孝常與長孫安的謀反事件中受到牽連,被撤職除名,一年之後又啟用為易州刺史,恢復了他的爵位。貞觀九年(635年)改封為夔國公。後以年老為由申請退休,授輔國大將軍,每月七年級、十五上朝,其俸祿及賞賜一如在職人員。李世民出征東遼時,又啟用劉弘基,請他擔任前軍大總管,在駐[足華]山打擊高廷壽。弘基雖已霜染兩鬢,但披甲戴盔立熙陣前,依然威風凜凜,及至出戰,不減當年勇,又以力戰建功,因而太宗李世民屢屢給予慰勞。

人生轉折

李淵起事,劉弘基又招募到兵士二千多人跟隨。而後他又跟從李世民攻下西河,特別是霍邑一戰,劉弘基神威大振,親斬隋朝名將宋老生,功拜右光祿大夫。而後,劉弘基又率千餘人下馮翔,西略扶風,南渡渭水,大敗隋將衛文升,攻破京城之功,劉弘基實為第一。後來在討伐薛舉的戰鬥中,劉弘基苦戰至矢盡,兵敗被俘。李淵深嘉其不屈之志,賞賜其家裡粟帛無數。後來來薛舉之子薛仁杲被俘斬,劉弘基得以放歸,復還原官。不久,又跟隨李世民破宋金剛,大敗劉黑闥,累封為任國公。

太宗繼位,親遇甚隆。貞觀九年,改封夔國公,世襲朗州刺史。太宗征伐高麗,劉弘基又為前軍大總管,力戰有功。高宗永微元年病死,年六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襄,陪葬昭陵。劉弘基臨死,遣命只留給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頃,對朋友說:“諸子如果有本事,本來就不用多財物;如果沒本事,守此田產足可以免於凍餓。”其餘家產都散施給親朋鄉里。由此,仍可見其青年時代的豪爽之氣 。

人物評價

永徽元年(650年)將他的食邑加至一千一百戶,當年病卒,享年六十九歲。高宗李治為他舉哀,停上三日早朝,贈開府儀司同三司、幷州都督,陪葬昭陵,謐號襄,又為之立碑。弘基留有遺囑,分給每個兒子奴婢十五人,良田五頃,其餘的家產僕役都施捨於眾,對親人們說:「子孫如果是賢能之人,原本就不依賴過多的資財;如果不是賢能,只要守住這些資產,也可以不受凍餓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g4g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