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唯一做過奴隸的皇帝 射殺數十萬漢人並分食其屍

唯一做過奴隸的皇帝 射殺數十萬漢人並分食其屍

從史書中的文字看,石勒燒靈柩,完全是為了懲罰司馬越的罪惡行徑,然而射殺數十萬降眾,包括士族、平民,乃至令部下將倖存者燒而食之,則完全是禽獸行為了。總之,關於石勒的評價,歷史上譭譽參半,有人說他是安定北方的雄主,也有人說他是不折不扣的殺人狂。

唯一做過奴隸的皇帝 射殺數十萬漢人並分食其屍

老百姓的飯桌上,經常能見到“黃瓜”這種蔬菜。很多人就奇怪了,咱們吃的這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黃瓜”呢?傳說,黃瓜的命名,和後趙皇帝石勒有關。

關於黃瓜的傳說

黃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的,當時的中原人將漢族以外的部落(主要指北方及西域的遊牧民族)統稱為“胡人”,因此這種瓜就被稱為“胡瓜”。石勒本是北方羯族出身,他做了皇帝之後,十分忌諱漢人稱“胡”字,認為這是種歧視,於是就下令全國:凡是說話及寫文章,均不得出現“胡”字,違者問斬。

有一次,石勒召見地方官員,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他非常吃驚,問道:“樊參軍怎麼窮成這個樣子,連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樊坦哪裡是窮,他只不過剛剛遭受一群羯族強盜的搶劫。樊坦是個直性子,就實話實說道:“都是那幫胡賊無道,把我的衣服都搶走了。”話音剛落,樊坦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嚇得連連叩頭謝罪。石勒看他一介老書生,又自知有罪,就沒有怪罪,反而笑著賜給了他車馬衣物。

過了一會兒,群臣接受“御賜午膳”時,石勒忽然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道:“卿可知此物名否?”樊坦心知肚明,卻不敢直言無諱,他靈機一動,用四句詩答道:“紫案佳餚,銀盃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一聽,哈哈大笑。從此,“黃瓜”這個名字就慢慢取代了“胡瓜”。

淪為奴隸的青年

西晉末年,第二代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痴呆無能,皇后賈南風為了培植家族勢力,實現野心,製造了一系列的政治風波,最終導致了諸王奪權的“八王之亂”,這場歷時16年的內戰使西晉政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北方匈奴、羌、氐等族趁勢攻入中原,互相廝殺,趕走西晉王室,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政權,中原漢族慘遭屠戮,歷史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石勒便活躍在這一時期。

石勒是羯族人,他青年時,羯族人的地位還很卑微,類同奴隸,為了生活,許多羯族人都去給官僚豪紳做佃客(僱傭農民),石勒也曾為郭敬、寧驅做過佃客。後來幷州發生饑荒,許多胡人佃客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就趁機逃散,石勒曾向人提出過誘拐胡人做買賣的主意,他認為只有這樣才既能讓羯族人吃飽肚子,同時又讓漢族豪紳有利可得,可見當時羯族人的慘狀。

石勒的建議並未被及時採納,而幷州刺史司馬騰,看到大量胡人流民,發現自己有利可乘,就採用建威將軍閻粹之計,四處捉拿胡人,兩人共鎖一枷,驅往太行山一帶賣為奴隸,牟取暴利。當時二十多歲的石勒也在其中,與身邊的胡人一樣,他們都不被當成人看,沿途既要忍受飢餓病痛的折磨,還要受官軍的毆打、侮辱,後來幸遇貴人暗中保護,石勒才得無恙。

不久,石勒被賣到師懽(音“歡”)家,為了不餓死,他只有忍氣吞聲去做奴隸。一天,石勒與諸奴隸在田中耕種時,忽然說自己聽到鼓角之聲,好像有人在耳邊打仗,就告訴了身邊的人。周圍的人以為兵荒馬亂的,聽到這種聲音很正常,就沒有當回事。後來一到下田的時候,石勒就稱聽到了鼓角之聲,周圍人就把這事報告給了師懽,石勒又趁勢說:“我在家裡下田的時候,也常常能聽到這種聲音。”當時的人都迷信奇異之象,師懽看石勒長相不凡,又常常出現幻聽,以為他有神鬼相助,不是尋常之輩,就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

現代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長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其工作能力的判定,也就是說,長得越好看,人們心裡就越相信他能力強。據說羯族人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徵,而石勒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奇其相貌”,那麼當時人認為他不同凡響,也就可以理解了。

從強盜到皇帝

石勒恢復自由之後,便四處漂泊,險些又被抓為奴隸。後來他投奔汲桑,落草為寇,並與十八個兄弟組成了“十八騎”,四處搶奪珠寶絲綢等物。公元305年,汲桑曾經率領石勒等人投奔公師藩的反晉部隊。起初石勒為前鋒,作戰勇猛,斬殺數萬敵人,後不幸敗給了晉軍,與汲桑失散,無奈之下,再次落草,最終被匈奴漢王劉淵收編。

劉淵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政權的匈奴人,他漢化程度很高,精通史書、諸子百家,酷愛儒家經典,他常說:“一物之不知者,周君子之所恥也。”石勒投奔劉淵後,一直想表現自己,恰好此時烏桓族的張伏利度率軍割據於樂平,劉淵數次招降不成,石勒便主動請纓,號稱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令張伏利度歸降。

石勒假裝得罪了劉淵,跑到伏利度那裡說要投奔,伏利度早聽說過石勒的大名,便高興地與他結為兄弟,讓他帶兵打仗。石勒“所向無前”,斬敵無數,“諸胡畏服”。時間長了,伏利度的手下都很佩服石勒。石勒也知道自己眾望所歸,便借一次聚會的機會,忽然把伏利度綁了起來,然後問眾人:“現在若是起兵共舉大事,你們擁戴誰為首領?”部下都推選石勒,張伏利度也只好答應聽命於他,於是石勒帶著這支隊伍,浩浩蕩蕩來到劉淵帳下。劉淵大悅,加封石勒為督山東征討諸軍事,從此,石勒的軍事力量開始日益壯大。

公元311年,石勒率兵全殲西晉主力,攻破洛陽。一年後,他以襄國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七年後,石勒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掌握了與三國時曹魏範圍相當的北方地區,其後攻滅鮮卑段氏、滅前趙,依淮水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公元330年石勒稱帝,史稱後趙明帝。

一世雄主還是殺人魔王

石勒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曾經做過奴隸的皇帝。他不識字,但是天生有不凡之才,其人“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晉書·載記第四》),對於西晉世族的貪腐更是仇恨之至。他建立後趙以後,實行胡、漢分治,首創國小,重視文化教育,禁止酗酒,保護農業發展,還立法嚴防貪贓枉法,對於亂世中的民族融合與北方安定與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然而他於戰爭中推行的殺戮漢人政策卻危害甚遠,這不僅激起了民族矛盾,也令中原漢族人口大大減少。

《晉書·列傳第二十九》曾記載過石勒羯族軍隊大肆屠殺並煮食漢人的事件:

永嘉五年,(司馬越)薨於項。祕不發喪。以襄陽王範為大將軍,統其眾。還葬東海。石勒追及於苦縣寧平城,將軍錢端出兵距勒,戰死,軍潰。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亂天下,吾為天下報之,故燒其骨以告天地。”於是數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王彌弟璋焚其餘眾,並食之。

從史書中的文字看,石勒燒靈柩,完全是為了懲罰司馬越的罪惡行徑,然而射殺數十萬降眾,包括士族、平民,乃至令部下將倖存者燒而食之,則完全是禽獸行為了。

總之,關於石勒的評價,歷史上譭譽參半,有人說他是安定北方的雄主,也有人說他是不折不扣的殺人狂。

石勒稱帝后,曾經問大臣徐光自己可比哪位開國皇帝。徐光拍馬屁說石勒已超過劉邦、曹操,直追黃帝,石勒以為過分,說道:“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然猶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者,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朕在二劉之間,軒轅豈所擬乎!”意思是說,黃帝肯定是比不上了,但是自己光明磊落,不能和曹操、司馬懿相類,如果要比,應該還是在劉邦和劉秀之間。

石勒實在有點高估自己,因為他死後不過十八年,後趙就滅亡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omml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