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國民黨抓壯丁是怎麼一回事?國民黨為何抓壯丁

國民黨抓壯丁是怎麼一回事?國民黨為何抓壯丁

近代史上所謂的“抓壯丁”,指的是國民黨當局使用強制的手段、綁架青壯年男子入伍、參加戰爭的行為,這種行為無疑是殘暴的,在歷史上所受的非議也不淺。

國民黨抓壯丁是怎麼一回事?國民黨為何抓壯丁

但是,似乎很少人追問:為什麼國民黨要抓壯丁?為什麼此前的北洋政府不抓壯丁?為什麼清政府不抓壯丁?這個問題,其實是挺有趣的。

其實,這個問題,和中華民國的“兵役制度改革”有關。請聽作者細細道來。

從晚清時期直到民國初期,中國的軍隊實行的是一種叫做“募兵制”的制度。“募兵制”的主要特點是:人民沒有當兵的義務,部隊募兵要依靠金錢待遇來吸引人,兵源沒有保證,而且也不設“民兵預備役”。

也就是說:在“募兵制”的體制下,中國的軍隊是用錢來招兵買馬的,換句話說:在晚清時期、北洋政府時期以及國民政府的初期,中國的軍隊就好比一家“公司”,向社會公開招聘,用金錢報酬去吸引老百姓來當兵。

例如馮玉祥到清軍裡當兵,就不是被強拉的,而是馮玉祥自願的。為什麼自願呢?因為馮玉祥家裡窮,馮玉祥要解決自己的經濟出路。史料《我所知道的馮玉祥》記錄了馮玉祥和其生前戰友趙卓志的一段對話:

趙卓志:“馮將軍,您是從哪家軍校畢業的?”

馮玉祥:“我一天的書都沒有念過。我從小家裡窮,如果我哪怕能有一間房、一畝地,我是決然不會當兵的!”

馮玉祥的話,舉例說明了: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當兵是一個混飯吃的出路,或者說得通俗一點:在“募兵制”之下,當兵就是一份工作、一種職業。而且,在“募兵制”之下,當兵這個職業,待遇其實是不錯的。我舉兩個例子。

臺灣中央研究院《於達先生訪問紀錄》收錄了胡宗南的參謀長於達的回憶。於達說:民國初年,當兵收入行情是這樣的:二等兵每月七元;一等兵七元五角;上等兵八元;上士十五元。依照當時的物價水平,每月三至四元,就可以養活一家人。一個二等兵,工資七元每月,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例二是國軍西北系劉汝明的回憶。《劉汝明回憶錄》記載:劉汝明年少時參軍後,每個月工資,有四兩多銀子,他每個月都有盈餘,所以他每個月都把盈餘往家裡寄,他老家的母親每個月收到兒子的匯款,都存起來,用來購買田地,劉汝明參軍四年之後的1916年,劉家靠這個當兵的兒子的收入,一共購置了十幾畝的田地,並且還僱了長工,全家從貧農階級,一躍變成地主階級。

劉汝明的案例說明了:在“募兵制”之下,當兵有時候竟然還可以發家致富。

在“募兵制”的制度下,募兵部門是很有錢的,因為他們需要用很多錢去募兵。清軍、北洋軍募兵,往往是在城門下襬一攤,拉上橫幅,哪有什麼“救國”口號?扯淡,直接就是六個字——“月給二十大洋”。應徵者趨之若鶩。

而與“募兵制”相對的,還有另外一種兵役制度,叫做“徵兵制”。“徵兵制”的主要特點是:人民有當兵的義務,部隊徵兵不是依靠金錢激勵,而是依靠強制的手段,兵源有保證,常設民兵預備役。

與“徵兵制”比較,“募兵制”有兩大弊端:兵源無法保證、無預備役民兵可用,因此在戰爭中,“募兵制”逐漸顯現出它的劣勢。國民政府在1930年代初,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決定:必須要革掉“募兵制”這個落後的國防制度、儘快實行現代國家所普遍通用的“徵兵制”。

於是在1933年6月17日,國民政府出臺了一部新法,叫做《中華民國兵役法》,這個法律,劃時代地標誌著“募兵制”的壽終正寢、以及“徵兵制”的正式施行。這個新的法律,有以下的關鍵條文:

第一條:“中華民國男子,服兵役之義務,依本法之規定。”

第三條:“男子年滿十八歲至四十五歲,在不服本法所定之常備兵役時,服國民兵役,平時受規定之軍事教育,戰時以國民政府之命令徵集之。”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條:“中華民國男子,服兵役之義務”。這一條的關鍵在哪裡?關鍵就在於“義務”二字。“義務”二字的意思就是說:以前當兵的工資不錯,但是從現在開始,不行了,當兵成了一種“義務”,所謂“義務”,就是“免費”的意思,也就是說:從今以後,當兵就沒有工資了,或許會發一點津貼,但是也只夠你買根香菸抽抽,而像清朝、北洋時期以往那樣當兵能掙錢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再看第三條:“男子年滿十八歲至四十五歲…… 戰時以國民政府之命令徵集之。” 這一條很要命。關鍵在於“戰時以國民政府之命令徵集之”幾個字。它是說:一旦打起仗來,不管是外戰還是內戰,中國所有18-45歲的男子,只要政府一聲令下,你們統統就得給我上戰場

電影《抓壯丁》中的"王保長"(中)

這個《中華民國兵役法》的第三條,其實就是國民黨“抓壯丁”的原始法律依據。

但是在清政府、北洋政府時期,不是這樣的,那時無論你是誰的部隊,要募兵,你就要給錢,不可以強制的,打起仗來強拉硬推也是不行的,當時是靠錢的,所以無論打仗多麼危險,都有人願意幹。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現在則不同了,現在是沒錢給的,人們就不願意幹了。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於是,人們開始逃避兵役。

那麼,人們是怎樣逃避兵役的呢?閻錫山部將楊元璐在其著作《閻錫山軍闈揭祕》裡面回憶:在新的“徵兵制”下,許多老百姓都不願意當兵,有錢的人家,選擇“退財消災”、賄賂徵兵工作人員,以此了事。有的徵兵工作人員就靠這個發了財。

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彙編2-政治軍事》則收錄了前“兵役署”職員方秋葦的一篇《國民黨兵役署內幕》,裡面記載:1942年,當時四川省許多的老百姓不願意當兵,為了逃避兵役,老百姓當父母的,紛紛將自己兒子右手的二拇指砍掉,砍掉之後,自然無法扣動扳機,因此也就不符合徵兵的“體檢標準”。人們不惜以這種方式來逃避兵役。

再舉江西為例。中國現代史資料編輯委員會於1957年9月編撰的《抗戰中的中國政治》在第64頁,講述了江西地區人民在國民黨“徵兵制”體制下,逃避兵役的手法,原文是這樣的:

“……有錢有勢的人,可以採用許多形形色色的方法,如偽造證明檔案、當勤務兵任務隊、勾串賄賂辦理兵役人員、鄉保甲長、檢驗體格的軍醫、補充部隊的長官等,以達到逃避兵役的企圖,所以被抽的壯丁都只是貧苦無告的老百姓……..”

那麼,江西的老百姓為什麼不願意當兵呢?不但因為當兵掙不到錢,而且男丁往往正是家中的只要勞動力,中流砥柱呢,壯丁都去當兵了,誰來幹活養家?同一冊史料在同一頁,在這一點上,是這樣說的:

“……..出征壯丁大部分都是非常窮苦的農工分子,平時一家全靠他一人維持生活,一旦應徵,全家即有流為餓殍之虞。兵役法熵雖有擔負家庭生活者緩役的辦法,但是在農村極度窘困的情形之下,哪有不擔負家庭生活的壯丁?……..”

可見,國民黨當局為了向列強學習、建立現代兵役制度,本意是要增強國防實力,不料在執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人民不願意當兵”的這個窘境,怎麼辦呢?難道撤銷法律?難道不建軍了?難道就不打仗了?恐怕都不行,所以,國民黨開始使用鐵腕手段:強徵。

所謂“強徵”,就是“抓壯丁”。於是,國民黨不少地方軍政當局開始在鄉間,強行徵集青壯年男子入伍當兵,而且在運輸新兵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新兵逃跑,國民黨對新兵採取了十分殘酷的政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彙編2-政治軍事》第195頁,收錄了國民黨徵兵工作人員吳韶金的文章《兵役法令之弊害》,吳韶金在文中記錄:在徵兵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新兵逃跑,國民黨徵兵主管部門實行了“不讓新兵吃飽”、“不準新兵穿褲子睡覺”等惡政。而且,在新兵乘坐火車和輪船的時候,徵兵主管人員往往把門窗全部封鎖、以防止新兵逃跑。

不但如此,為了恐嚇新兵,國民黨兵役當局還採用了“威嚇”的手段、對新兵進行打罵、虐待。《抗戰中的中國政治》這冊史料在第65頁,給我們提供了管窺的一瞥:

“……..缺乏鞏固部隊的健全的政治工作,只是一味的採取高壓手段,嚴厲的毒打酷罵,來維持部隊的紀律、防止士兵逃跑,甚至往往有凌辱致死者,士兵疾病也不容易得到治療,這許多鐵的事實,在民眾面前,把兵營繪成一幅陰風悽愴的冰窟,人民自然要裹足不前了……”

不料,人有逆反心理。國民黨手段越是粗暴,人民就越是逃避兵役,所以國民黨的徵兵工作,往往陷入困境、經常是完不成任務。怎麼辦呢?有些地方就開始濫竽充數。什麼乞丐、流浪漢,無所不收,敷衍了事。史料《抗戰中的中國政治》在第70頁,記錄了這種現象:

“……..有些地方因縣府對壯丁要的過緊,聯保處無法立即把應出的壯丁徵齊,或者因為某種關係,如私人挾嫌,各保把買壯丁的款子交給聯保處等,聯保主任便派上自己的武裝爪牙,把打柴的樵夫、趕船的水手、過路的行客、破廟的乞丐,自己或親戚的仇家、無幫手的獨丁,像逮捕犯人一樣的拉來,五花大綁,硬充壯丁交差。最近更是花樣翻新,要是對聯保主任、保長等貪汙行為稍有異言,或者是農村救亡工作的積極分子,不論國小教師、正求學的學生、或者家居的公務人員,統統都有突然被拉去當兵的命運,杜工部的‘石壕吏’實不能形容萬一……..”

在最後,我們不妨來個總結:

1、清朝、北洋時期,中國是“募兵制”,不強制人民當兵,而是用金錢報酬吸引人民當兵。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比較文明,但弊端是“兵源無法保證”,在戰場上一譁變、一潰退,就再也沒兵了,戰爭就輸了。

2、國民黨當局看到了“募兵制”的這個弊端,於是模仿軍事強國、實行“徵兵制”,規定了“成年男子人人都有義務當兵”,停止了“用錢募兵”的做法。這個做法的初衷是好的:它規定了成年男子人人都有義務當兵,這樣一來,一旦打起仗來,中國的兵源就源源不斷,國防力量就強大了。

3、但是不料:老百姓精得很,沒有了金錢報酬,許多人都不願意當兵了,於是,國民黨當局的徵兵工作,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國民黨當局決定採用強硬手腕:強徵新兵。這就是“抓壯丁”的由來。

國民黨“抓壯丁”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決策者如果不洞察人性、不體察民生,一個初衷本意是好的國策,實施起來,往往最終卻會淪為惡政。

文/馮學榮,近代史寫家,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親歷北洋:從共和到內戰1912-1928》

標籤: 抓壯丁 國民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266v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