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不朽之盛事:漢字文明的歷史與現實

不朽之盛事:漢字文明的歷史與現實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漢字文明?你也許會不假思索地認為,很簡單,就是歷史上講漢語的文明。易言之,就是中國文明。其實,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理解。首先,漢字文明不等於漢語文明。漢語作為口頭語言應當遠遠早於其作為書面語言形成。即使在漢字書面語言發明以後,也遠遠不能代替口頭漢語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獨特意義。我們都知道,中國各地的方言,不僅在發音和語法上各有特點,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樣態。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樣態是中國文明具體而生動的體現,但是它們不能籠統地稱為漢字文明。

不朽之盛事:漢字文明的歷史與現實

其次,漢字文明不等於中國文明。今日世界很多民族雖不講漢語,但是漢字卻是其書面語言的最重要來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日本。儘管日本語屬於阿爾泰語系,但這並不妨礙其以漢字作為其書面語言的主要來源。另外,在今天的韓國語和越南語中,仍有大約60-70%的成份來源於漢字。因為古代朝鮮和越南曾長期以漢語為官方語言,漢字是其歷史上長達上千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所有讀書人共同尊崇的惟一書面語言。它們在發明了自己的文字後,把其所接受的大量漢字用新的方式拼寫出來(類似於我們用漢語拼音來拼寫漢字),才導致今天看不見原來的漢字了。可是那些從漢字轉化而來的新字,無論是發音還是含義均與原來的漢字相近或一致。可以想見,漢語作為書面語言對這些民族的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典章制度、文學藝術等等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如果把日本、朝鮮(包括南北)和越南等國排除出漢字文明之外,顯然不合情理。

所以,要弄清什麼是漢字文明,首先需要弄清漢字作為一種書面語言在歷史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當我們面對這個問題時,立即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即漢字在歷史上不僅是中國人自身的語言,而且在長達上千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成為東亞、北亞乃至南亞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語言之一。漢字不僅是一些今天活著的民族如朝鮮、越南、日本的書面語言,也曾是許多早已消亡的民族的書面語言或書面語言之一,併為他們長期使用。歷史上的許多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鮮卑人、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靺鞨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星邏人、蒙古人、琉球人、滿人等等,均曾以漢語作為其官方語言或最主要的書面語言之一,並曾在漫長的歲月裡成為許多少數民族官方記錄歷史事件、進行外交活動,以及其士大夫、讀書人進行思想寫作、文藝創作等時的主要語言。今天,這些民族或其民族國家有的已不存在,但不能否認漢語作為書面語言曾經深刻地塑造過其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制度、文化等。

因此,漢字決不僅僅是華夏民族文明的歷史載體,它同樣承載著整個東亞、南亞、北亞許許多多活著的和死去的文明。當我們在契丹人的墓葬裡看到用漢字撰寫的官方文書時,當我在考古發掘中看到公元6世紀以前的高句麗王碑時,當我們在韓國的景福宮裡看到朝鮮國王優美的漢字書法時,當我們讀到日本學者用美麗動人的古漢語寫出的古詩時,我們不能不感嘆漢字作為一種古老的書面語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歷史貢獻。因此,漢字的簡化,使得人們普遍質疑今天的中國文化不能作為漢字文明的最典型的象徵,不能說沒有道理。

那麼,漢字究竟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為什麼能為那麼多不同的民族所接受?對此,人們可能說,這是古代中國王朝的巨大影響力有關。這當然沒錯。但是,古代有影響力的王朝多得是,許多都比中國王朝的影響力大得多,為何它們的語言沒有同樣大的影響力?另外,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王朝,並不是漢語民族所建,他們原本並不想或不願成為“中國王朝”。但是它們雖然在軍事下征服了漢語民族,在文化上卻又被漢語民族所征服,最後成為漢語文明的追隨者。中國古代的王朝(大帝國)對於漢族文化的遠播固然功勞巨大,但是如果不是因為漢語文化自身的內在魅力巨大,可以想像那些在中原大地上不斷崛起的新帝國,就會象亞洲和歐洲歷史上許多已經消失的帝國一樣,每一次都代表一種新的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語言;而每一種文化的影響力也會隨著一個帝國的滅亡而煙消雲散。因此,我傾向於認為,漢字的巨大力量是與它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的偉大力量有關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26lw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