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耶律大石為什麼不能抵抗金軍入侵?

耶律大石為什麼不能抵抗金軍入侵?

耶律大石,遼國天祚帝時期著名將領,契丹皇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

耶律大石為什麼不能抵抗金軍入侵?

遼天祚帝時期,金國勢大,開始反攻遼國。天祚帝驕奢淫逸,貪玩享樂不思進取,導致遼國國力迅速下降,朝政腐敗,人心不在,還面臨著嚴峻的內外矛盾。一直在遼國壓迫下的女真族這個時候開始崛起,並且建立金國,與宋朝達成盟約共同進攻遼國。

本就走向衰微的遼國,面臨兩國的內外夾擊,局勢艱難,難以取勝。公元1122年,金軍大舉入侵燕京,天祚帝逃亡雲中,這個時候在燕京留守的便是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一直勉力儲存遼國,最後終於在天祚帝不聽勸告,一味作死的情況下,帶領兩百騎兵,自立為王。隨著西征的展開,耶律大石最終建立了西遼,使得契丹王朝得以延續百年。

遼國末年,遼天祚帝不理世事,只顧享樂,使得朝政腐敗,奸臣當道。耶律大石作為當時的遼國大將,在遼國步步為艱的情況下,仍然想著儲存遼國。在天祚帝這位君主都選擇逃亡之時,耶律大石仍然選擇死守燕京,足以見得他對遼國的忠心。所以儘管最後耶律大石選擇了背叛天祚帝,也不能過多的苛責於他。

《遼史》:“大石既帝淳而王天祚矣,復歸天祚。天祚責以大義,乃自立為王而去之。幸藉祖宗餘威遺智,建號萬里之外。雖寡母弱子,更繼迭承,幾九十年,亦可謂難矣。”

《遼史》對於耶律大石最後選擇了離天祚帝而去,並且自立為王也是存這種態度。雖然耶律大石此舉的確算的上是背叛了自己的君主,但是在他百般勸說之下,仍然一意孤行,選擇與金國決戰的主君,並不值得讓耶律大石為其賠上所有。他最後選擇了自立為王,一路西征,最後建立西遼,將契丹國祚延續百年,對於契丹族而言已算是大功臣了。

耶律大石是一位文武雙全之輩,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耶律大石自幼喜好讀書,精通漢學,他是雙語人才,契丹語與漢語都很拿手。耶律大石於公元1115年高中進士,成為遼國歷史上第一位契丹族進士。後來他開創西遼,系統的總結了以往遼國統治的缺陷。創造性的吸收當地民族的統治經驗,制定了西遼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動了中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這一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耶律大石的統治政策,有效的鞏固了西遼在中亞的地位。如果不是後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崛起,力量強大,想來西遼的統治應該還能再持續一段時間。

耶律大石擁有極高的軍事素養,不論是他在遼國勢力衰微,不敵金國之時,提出的“養兵待時”的戰略,還是後來一路西征建立西遼的成就,都足以證明耶律大石在軍事方面的能力

耶律大石於金國對戰,雖然戰敗,但是卻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即使失敗了,沒有多久便又整裝待發,與金軍對抗。

先率一城哀兵破十萬宋軍於燕京,後領數百鐵騎開萬里國土於中亞,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在西征積蓄力量之後,耶律大石曾經秉持著復國的夢想捲土重來,回來進攻金國。最後因為戰線過長,補給不足,被金國打敗。但是同樣的,金國西征西遼,最後也因為不是自己的地盤,被耶律大石打敗。

耶律大石是一位文武雙全,極具智慧的人物。儘管他背叛了自己的君主,但是卻並沒有讓契丹族的人民失望。所以在歷史上,關於他的評價多為褒義而很少看見批判的一面。

耶律大石以兩百騎兵自立為王,隨後又向十八部眾集合一萬餘騎兵。但是最後卻能與西域十萬兵士對抗,拳打西域,腳踢中亞,最終成為中亞霸主,建立西遼。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為什麼卻在金國入侵之時,未能成功阻止敵人的入侵呢?

首先從外因上來說,女真的騎兵絕對是響噹噹的軍士。在明朝曾經流傳過一句話,說的便是女真騎兵不過萬,過萬不可敵。一萬騎兵便無敵,雖說有些誇張,但是卻能表明女真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擁有的力量。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耶律大石憑藉的卻是衰微的王朝,自然很難打贏。

從內因上來看,有一個不聽勸告的君主。遼天祚帝屬於作死到家的型別,明明遼後期與金國差距巨大,卻死剛著要與金國決一死戰,不理耶律大石“養兵待時”的建議。有這樣一個統治者,就算再來十個耶律大石也無濟於事。

所以說,耶律大石雖然能在中亞取得重大成就,卻不能抵擋金國對遼國的入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mzl4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