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以一敵二 李唐能統一天下是從這裡開始的

以一敵二 李唐能統一天下是從這裡開始的

單親家庭支收,因為母親改嫁,進入霸城王家生活,成為公務員,官拜汴州長史,之後,有了自己的六個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第五子王世充。王世充喜歡讀書,是個好學生,對軍事非常感興趣,成年後參軍,因為戰功,晉升為儀同三司的兵部員外郎。得到皇帝楊廣的提拔後,王世充成了地方官,隨後加入剿匪大軍,招募三萬淮南兵,鎮壓民間起義,最後和李密,在洛陽城相遇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王世充的洛陽剿匪記,就輸了個底朝天,幸運的是,宇文化及來到河南,阻礙了李密奪取洛陽的計劃。在清除異己,控制洛陽城後,王世充從容佈置,對付傷筋動骨的李密,瓦崗軍遭遇成軍以來最大的失利,成員各奔東西。王世充得到了河南大片土地,卻因為沒有根基,導致內部人心不穩,李淵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派遣李世民,攻陷洛陽城。公元620年,李世民打敗宋金剛,兼併劉武周的地盤後,在中國北方,出現了三大勢力:

以一敵二 李唐能統一天下是從這裡開始的

佔據關中的李淵;

擁有河南的王世充;

雄踞河北的竇建德;

還是620年,在休整了兩個月後,李世民帶著精銳部隊,進入河南。

三國演義這本書,成書是在元末明初,李淵沒機會看到了,但是這段歷史,對於隋末的李淵來說,比演義小說的記載,知道的肯定更詳細,所以他要學習曹操,先派人找竇建德講和,然後攻擊更容易的鄭國。

因為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剛剛投降王世充,忠誠度不夠,而老王呢,嫡系的將領,在第一次和李密接觸的時候,就死的差不多了,現在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自己的幾個親兄弟。

於是任命幾個哥哥以及他們的兒子,分別駐守襄陽、虎牢、懷州(位置在河南的沁陽附近)還有洛陽南城、洛陽寶城、洛陽東城、含嘉城、曜儀(位置在洛陽宮城北側),王世充本人,率領大部隊和李世民展開野戰。

戰爭的形勢,從一開始,就完全倒向了李世民,不到半年時間,王世充只能龜縮在洛陽城內,鄭國的其他地盤,全部淪陷。

這時候,有人就開始懷念瓦崗的兄弟了,他們不是投降了王世充嗎,人呢?按照歷史的記載,這些可都是名將啊,包括秦叔寶、程知節(就是程咬金)、羅士信、裴仁基、單雄信等人。

王世充更懷念,但是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在老王的隊伍裡,主要有三個派系的人物:

排第一的,當然是自己從江都帶來的嫡系;

第二的呢,是原本在洛陽,後來倒戈,跟著老王混的,屬於中間派;

第三,是投降的瓦崗舊部,包括秦叔寶等人,這些人在李密失敗後,原本以為投靠的是,正統的皇泰帝,但是進入洛陽後發現,楊侗依舊只是個傀儡。

另一方面,竇建德也是不懷好心,主動聯絡王世充,幹嘛呢,找皇泰帝稱臣啊,楊侗可是楊侑之後的第二順位繼承人,一番歌功頌德之後,竇建德表示,願意和老王一樣,輔助楊侗,建功立業。忠心,做給別人看的,表明自己堅持正統,希望爭取更多的民間支援,這很好,但是為什麼還要拉上王世充呢?在王世充集團內部,有這麼一批人,比如裴仁基,他們原先就是朝廷命官,因為戰敗或者其他原因,才投降的王世充,現在面對正統皇帝,心中的忠君愛國思想,開始氾濫,他們希望,至少名義上,依舊是楊侗的人。這是另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機會,但是王世充心裡,有陰影,他怕出現第二次五貴事件,而且他在洛陽城待的時間太短,根基不深,沒有完全掌握整個洛陽城。

在官場上混,資歷這個東西很重要,王世充遇到了,和李密一樣的問題,時間不夠,外部壓力使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內部矛盾。

從現在來看,老王還是崇拜李密的,他改良了李密的處事方式,那就是,殺,毒殺楊侗,賜死支援皇族的裴仁基等人,同時,果斷稱帝,建立鄭國。

結果呢,王世充控制地盤,但是瓦崗舊部大規模撤離,投降李淵。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領部隊圍攻洛陽。

在以往的日子裡,無論遙遠的楊玄感還是強大的李密,攻擊洛陽城,都是無功而返,主要是洛陽自成體系,城高牆厚,而且周邊就有糧倉,沒有糧食危機,只要人足夠,防禦基本上沒有問題。

李世民吸取了這些教訓,攻陷洛陽的前期,逐步吞食周邊郡縣。

能做的都做了,但是洛陽城作為中原第一大城,防禦能力毋容置疑,如果這麼簡單,就可以搞定,李密早撞牆去了,在洛陽城周邊,有八大門戶,其中名氣最大的,是虎牢關。

提起虎牢關,熟悉三國的,都瞭解,三英戰呂布麼,雖然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橋段,但是虎牢關,對於洛陽的防禦來說,確實很重要,他是洛陽和外界溝通的橋樑,有虎牢關在,洛陽的糧食危機就不會發生。

王世充也知道虎牢的重要性,把防守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侄子王行本。

本來是萬無一失的安排,卻出了意外。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唐左武侯大將軍李績的營帳內,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這個人自稱鄭州司兵,原名叫沈悅,他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投降李唐,可以作為內應,幫助李績攻陷虎牢。

李績,原名叫徐世績,屬於瓦崗軍團的老人,是翟讓的舊部,瓦崗起義失敗後,跟隨李密一起投降了李唐,李淵很高興,封他為黎陽總管、左武侯大將軍,賜姓李,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世也去掉了,就變成了李績。公元619年,李神通帶著部隊,圍攻宇文化及,從魏縣一路追到聊城,剛準備接收勝利果實,竇建德來了,不僅殺死了宇文化及,還把李神通趕到了黎陽。在黎陽,竇建德攻陷城池,佔領糧倉後,俘虜了李神通、李績還有同安公主。同安公主是李淵的妹妹,嫁給了太原王氏,也是豪門大族,在當時,同安還是楊廣的丈母孃,因為楊廣看上了她女兒。無論是李神通還是同安,都屬於李唐的重要人物,竇建德一個也沒得罪,當時李淵派人講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就把他倆給放了。

李績呢,是自己偷偷溜走的,在竇建德那,得不到重用啊,於是拋下老爹,獨自一人跑回了李唐,後來官復原職,也就有了這次出征。

依靠沈悅的幫忙,李績輕鬆的佔領虎牢關,同時俘虜了王本行,洛陽城徹底成為一座孤島。

李世民和王世充打的這麼起勁,作為另一個大勢力的竇建德,在幹嘛呢?在打孟海公!

孟海公在613年起義,部隊擁有三萬人,佔領曹州和戴州,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定陶區、牡丹區、成武一帶,剛好位於山東到洛陽的中間地帶。

按照竇建德的計劃,先拔掉橫亙在面前的孟海公,然後坐山觀虎鬥,照搬打敗李神通,殺死宇文化及的劇本,等到李世民和王世充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從容收拾,漁翁得利。

李世民是620年7月出的兵,竇建德呢,同年的11月,攻打孟海公。

老竇估計,以王世充的能力,頂住李世民的猛攻,一年半載的,應該沒什麼問題,自己可以從容對付孟海公。

但是沒過幾個月,形勢就變了,王世充的洛陽成了一座孤島,隨時可能被李世民給端了,竇建德的部隊,卻已經沒把孟海公打下來。

於是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2月,竇建德加快了進攻的節奏,不分晝夜,終於打進周橋城,孟海公也成了俘虜。

同時,洛陽戰役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展開巷戰,仗打到這份上,再輸,褲子就沒了,王世充把所有的祕密武器都用上了,最有名的,有兩樣:

巨型投石器,一次可以扔五十斤的石頭;

超級弓弩,箭桿很粗,一次可以射八把箭,射程兩百步。

李世民組織敢死隊,無論白天黑夜,輪番進攻,就是這樣,洛陽城依然聳立,沒被攻進去,但是糧食就真的沒了,草根樹皮,能吃的,統統都開始吃,包括皇親國戚,同時找竇建德緊急救援。

王世充的不堪一擊,完全打亂了竇建德的計劃,手下謀士凌敬獻上計策:

“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

什麼意思呢,具體內容就是放棄洛陽,襲擊懷州和河陽,準備圍魏救趙,不僅得了土地,還能救王世充一把。

圍魏救趙的重點是什麼,攻其所必救,就是打擊物件的價值,遠遠大於被襲擊的目標,攻陷懷州和河陽的目的,是威脅晉陽。晉陽的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帶,是北魏末期和東魏的政治中心,劉武周起義時,宋金剛給他的建議就是“入圖晉陽,南向以爭天下”,也算是李淵的大本營,曾經被劉武周得到過,後來依靠李世民重新贏了回來。他的地理位置重要嗎?重要!但是相比洛陽呢?竇建德準備參與洛陽之戰的情報,李淵和李世民都知道,但是從李淵的反應來看,證明了洛陽的重要性,他給李世民下的命令就是:攻下洛陽城,其他的事,你別管了。這應該算是李世民相比王世充、竇建德,甚至宋金剛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隻專心打仗就行,政治層面的問題,全部交給老爸李淵處理。於是,竇建德放棄凌敬的計劃,答應救援洛陽,運糧隊先一步出發後,主力部隊同時開拔,準備和王世充一起,內外夾攻。

同一時間面對兩大勢力,李世民統帥下的將領,出現了分歧,有說打的,老王馬上要被打死了,只要擋住竇建德,洛陽就是我們的;也有說撤退的,竇建德剛剛打敗孟海公,士氣大勝,而自己呢,連日攻打洛陽,士兵們疲憊不堪,打不了。

李世民安撫了手下大將之後,定下的計策是,圍點打援:洛陽繼續圍著,只要保證他們不出來,參與戰爭就行,自己呢,出主力,進駐虎牢關,對抗竇建德,只要把他給收拾了,王世充不用打,自己就投降了。

打敗竇建德容易嗎?不容易!但是李世民有自己的底氣,那就是他的特種部隊,玄甲軍!

經過薛舉和劉武周的戰爭,這時候的玄甲軍已經是,一支融合了隴右騎兵、突厥騎兵的強大戰力,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玄甲軍的戰鬥力完全可以排到前五,他們擔負的,往往都是最艱難的攻堅任務。

這支部隊常年的人數在千人左右,隨時補充,統帥的將領有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李世民作為老大,裝飾也和玄甲軍一樣,一身黑衣戰甲,幾乎無堅不摧。

無論對付薛舉、薛仁杲還是宋金剛,玄甲軍最習慣的作戰方式,都是攻擊側翼,對付陣型中最薄弱的一點,打亂對方的佈置,但是在虎牢關之戰,小李改變了方式,直接用玄甲軍作為先鋒,打對方最強的一點。

一方面竇建德的部隊,從河北進入虎牢,剛剛收拾了孟海公,士兵有點疲憊,另一方面,竇建德也不是真心想打這場戰役,最好的情況是,大家亮個相,李世民能知難而退。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有必死的信念,打仗的時候,該有的戰鬥力就不能完全的爆發出來,李世民看中竇建德的輕敵,直接出玄甲軍,再配合大部隊,在虎牢關防守了幾天之後,出其不意地突然襲擊。

竇建德大敗,追出了三十里,終於在牛口渚這個地方,被圍追堵截,成為俘虜。

援軍被滅,王世充徹底失去了信心,同一時間投降,一戰滅掉兩個競爭對手,李世民奠定無敵統帥威名的同時,李唐在統一天下的俱樂部中,一騎絕塵。

平定天下之後,作為李唐統治者的李淵,卻面臨著一個幸福的煩惱,兒子太出色了。

首先當然是已經封神的李世民,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隋末最出色的幾支部隊,幾乎都被李世民碾壓;

其次是身為太子的李建成,沉穩大氣,辦事穩重,處理政事,也是兢兢業業。

正是李淵的這種猶豫,最終導致的,就是“玄武門之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n7w4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