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忠義吳家將 吳玠開始的宋朝川蜀方向的軍事支柱

忠義吳家將 吳玠開始的宋朝川蜀方向的軍事支柱

吳玠(1093—1139),字晉卿,德順軍隴幹(今甘肅靜寧)人。父吳扆,為水洛城(今甘肅莊浪)寨卒,升至指揮使,當屬鄉兵。死後葬於水洛城,因而全家徙居水洛城。吳玠約在政和元年(1111)從軍,在抗西夏戰爭中,以功升進義副尉,是未入品的小軍官,權(代理)隊將。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軍及河北起義軍立功,累轉忠訓郎,已是入品的低階武官,任權涇原第十一正將。靖康元年(1126),吳玠率軍打敗進攻懷德軍(今寧夏固原北)的西夏軍,升任涇原路第十二副將。

忠義吳家將 吳玠開始的宋朝川蜀方向的軍事支柱

建炎二年(1128)四月,吳玠擊敗進犯的金軍於青(清)溪嶺(今甘肅涇川西南),升任權涇原路兵馬都監兼知懷德軍。十一月,吳玠又收復華州(今陝西華縣),隨後又鎮壓史斌於鳴犢鎮(今西安東南),以功升右武大夫,已成為中級武官。

建炎三年,張浚“謂中興當自關陝始,慮金人或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高宗任命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十一月,張浚到達秦州,升吳玠為涇原路統制。

建炎四年(1130)初,吳玠又升任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成為一路的副統兵官。金軍西路主帥完顏婁室侵佔長安後,派副帥撒離喝率軍向西北進犯麻亭鎮(今彬縣南)。吳玠與張中孚、李彥琪等,奉都統制曲端之命抗擊於彭原店(一作自原店、白原),曲端則擁大軍屯駐於後方的宜祿(今長武)。吳玠等與金軍惡戰,初戰告捷,在金軍再次攻擊下,吳玠所部前軍稍有退卻,曲端不但不進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涇州(今甘肅涇川),吳玠遂戰敗。金軍乘勝進佔邠州(今陝西彬縣),在進行燒殺後又退走。彭原店之戰,被列為“建炎三大戰”之一。“建炎、紹興初,諸將未嘗敢與虜(金)戰也,..獨曲端與羅索(婁室)戰於白原”,但也戰敗。又稱:“白原之敗,其(曲端)氣已沮”。其實,曲端並沒有直接參加或指揮作戰,可能只是聽到部下報告此戰的激烈情況,即被嚇破了膽,反以吳玠違揹他的節制,而將吳玠降為懷德軍知軍。不久,張浚即升吳玠為秦鳳路副總管兼知鳳翔府。張浚想牽制南犯江、淮的東路金軍主力宗弼所部,以避免金軍再次渡江南下危及南宋政權,決策在西北發動攻勢。金軍宗弼隨後奉令自六合率部趕往陝西,以支援西路金軍。八月,吳玠升為權永興軍路經略司公事,後收復長安。九月,宋金“富平之戰”,宋軍戰敗。吳玠收散兵退保大散關(今寶雞西南)東的和尚原,積粟列柵,訓練士卒,死守以扼入蜀通道。

紹興元年(1131)五月,金軍東路從鳳翔西上,西路自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成縣)東出大散關,合攻和尚原。西路金軍先到和尚原北山,吳玠士卒堅守陣地,以逸待勞,輪番作戰、休息,路狹多石,金軍被迫舍馬步戰,連戰三天,金軍戰敗後退往西南的黃牛堡,又遇大風雨雹,被迫退走。東路金軍正在攻打箭笞關(今陝西千陽南),吳玠又派兵擊敗東路金軍,金軍第一次攻打和尚原失敗,吳玠以功升陝西諸路都統制。同年十月,金軍主帥宗弼(兀朮)率金兵數萬,“造浮樑跨渭水,自寶雞連三十里(結連珠營),壘石為城”,吳玠命諸將造勁弓強弩,輪番發射,號“駐隊矢”,箭射如雨。宗弼所部“抵險不可進,乃退軍,伏兵起,且戰且走,行三十里,將至平地,宋軍陣于山口,宗弼大敗,將士多戰沒”。宗弼“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和尚原之戰,後被列為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玠以功建節,授鎮西軍節度使。

紹興二年,吳玠兼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次年正月,金朝和偽齊聯軍攻陷金州(今陝西安康),利州路經略使劉子羽退守饒風關(今石泉西),並向吳玠求援,吳玠率部自河池(今甘肅徽縣)一日夜驅馳300 裡,趕到饒風關抗擊金兵,激戰六晝夜,後因叛徒引金軍從小路出關後,吳玠戰敗退保西縣(今陝西勉縣西),金軍佔領興元(今漢中)。吳玠放棄和尚原,退往河池南仙人關,在關右築壘以守。紹興四年二月,金軍主帥宗弼、撒離喝及偽齊劉夔率軍10 萬攻仙人關,激戰數日,金軍敗退,仙人關之戰也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玠以功升任川陝宣撫副使,領二鎮(奉寧、保靜)節度使。

紹興五年十二月,南宋進行軍制改革,設行營護軍以統主力部隊,吳玠所部由地方軍“四川宣撫司軍”首次被編為朝廷直屬的主力部隊,編為行營右護軍,右護軍成為南宋的西北長城。此後,川陝邊境宋金雙方大體都以守為主,相對平靜。

紹興八年十二月,宋金第一次議和。九年(1139)正月,吳玠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隨後又升任四川宣撫使。六月,吳玠病死於仙人關,終年47歲,後諡武安。孝宗淳熙三年(1176),追封為涪王。

吳拱(?—1176),吳玠長子。早年隨父從軍。紹興九年六月,吳玠死後,吳拱仍在右護軍從軍,紹興十一年“紹興和議”前夕,吳拱為右武郎、涇原路兵馬都監,已是中級武官,後任右護軍後部(右護軍下分部,相當於其他護軍下的軍)軍官。紹興十七年,右護軍改製為“興州御前諸軍”後,吳拱任後部同統制、階、成?西和?鳳州都鈐轄兼成州知州。紹興二十九年,吳拱升任樞密院副都承旨,後任利州西路駐札御前中軍都統制、階、成、西和、鳳州副都總管兼成州知州。

紹興三十一年三月,當金準備侵宋時,吳拱以利州西路御前中軍都統制率軍三千,東戍襄陽,改任襄陽知府,從此脫離西部防線。吳拱後升任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成為南宋中部防線的主要軍事統帥,又兼任湖北、京西制置使,與鎮江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兼淮東制置使成閔、建康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兼淮西制置使李顯忠,並稱為三大帥,吳拱的地位已近似於“紹興和議”前的岳飛。同年十二月,金軍以水軍進攻茨湖(今老河口市西北漢水南岸),吳拱部將史俊涉水登上金軍船隻殺敵,金軍船隊驚慌失措,其餘宋軍乘勢進攻,金軍戰敗退走。茨湖之戰後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拱所部在忠義軍的配合下又攻佔鄧州,繼又派兵攻克汝州。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吳拱更進屯南陽,又派部將協助趙樽固守新佔領的蔡州(今汝南),擊敗企圖重佔蔡州的金軍。金軍繼續大舉圍攻蔡州時,吳拱又派部將王宣率步騎1.3萬往援,於確山(今屬河南)擊敗南下的金軍,趙樽得以乘機撤出蔡州南歸,王宣也率部歸襄陽。繼成閔、李顯忠之後,同年六月,以賞茨湖之功的名義,“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充湖北京西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討使吳拱為安遠軍承宣使、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時復與北人議和,故三招討併除管軍而結局”,情形有些類似於“紹興和議”前撤消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宣撫使司,所不同的是並未收他們的兵權。

乾道五年(1167),吳拱任利州路安撫使、興元府知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在任期間興修水利,“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里,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三千畝有奇。詔獎諭(吳)拱”。後建節,領武康軍節度使。淳熙二年(1175)免職授宮觀閒差,次年出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不久去世,諡襄烈。

吳璘(1102—1167),字唐卿,吳玠弟。北宋末從軍。建炎二年(1128)從吳玠鎮壓史斌,以功升永興軍路書寫機宜文字。建炎三年十一月,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任命吳玠為統制,吳璘以未入品的進武副尉“掌帳前親兵”,後隨兄吳玠參加“富平之戰”。紹興元年五月,擊敗金軍第一次進攻和尚原的戰鬥,已以功屢遷為秦鳳路兵馬都鈐轄、統制和尚原軍馬,成為中級武官。十月,參與“和尚原之戰”,吳璘以功升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紹興三年,又以鳳翔抗金戰功升秦州知州、兼節制階、文州軍馬。紹興四年三月,參與“仙人關(殺金坪)之戰”,以功升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今甘肅臨洮)知州、統制關外軍馬,仍節制階、文州軍馬。

紹興五年十二月,吳玠所部編為右護軍,吳璘任統制。紹興七年,升兼陝西諸路都統制。行營護軍常例不設都統制,右護軍由四川宣撫使吳玠直接統轄。紹興九年春,吳玠病重,無力統轄軍隊,任命吳璘為都統制以統轄右護軍。六月,吳玠病死,吳璘遂成為右護軍最高長官。當時宋金議和,金歸還陝西,吳璘兼任秦鳳路經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秦州知州,吳璘認為此次和議不穩固,為防金朝反覆無常,只以牙校三隊前往秦州,主力仍固守原地。次年五月,金毀約攻入陝西,佔領永興軍等地,右護軍近一半因出戍而被隔絕在陝北,吳璘被任命為同節制陝西諸路軍馬以統領陝西宋軍抗金。六月,幾乎與東線劉錡保衛順昌之戰的同時,吳璘與楊政、郭浩等與西線金軍主將撤離喝大戰於鳳翔、扶風,宋軍攻佔扶風,又大敗撒離喝於鳳翔城西百通坊,隔在陝北的右護軍得以撤回川陝邊境。九月,吳璘以功建節,領鎮西軍節度使。紹興十一年九月,吳璘又攻佔秦州,大敗金兵於秦州北的剡家灣,收復陝北一些州縣,聲振關中,宋金訂立紹興和議,吳璘奉命退兵,新復諸地重又劃歸金朝。

紹興十二年,吳璘改任階、成、岷、鳳州經略使,屯駐興州(今略陽)。紹興十四年,劃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吳璘任利州西路安撫使,置司興州。紹興十七年,行營護軍中僅存的右護軍改製為興州御前諸軍,吳璘任都統制,兼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時和議方堅,王(吳璘)獨嚴備,日為敵至之虞”①。紹興二十一年,升太尉。紹興二十六年,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職務官稱因而也改為“領興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職事,改判興州。渡江以來,未有使相為都統制者,..故改命之”。

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面對金帝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的形勢,吳璘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置司興州。九月,金軍遊騎侵擾四川邊境,有病在身的吳璘隨即乘肩輿上仙人關,準備抗擊大舉進犯的金軍。十月,吳璘又兼領陝西、河東招討使,因病回興州,由於形勢嚴峻,只得再次扶病上仙人關指揮抗金戰爭,吳璘部將們先後攻佔隴州(今甘肅隴縣)、洮州(今臨潭)、蘭州、原州(今臨涇)等大片地區,吳璘也數次親臨前線督戰。南宋東西兩線依靠年老有病的劉錡和吳璘指揮作戰。同年十二月“詔吳璘班師,..(吳璘)知朝論主和,於是棄德順軍,倉卒引退,金乘其後,正兵三萬,得還者璘僅七千人,偏裨將佐所存無幾”。

乾道元年(1165)五月,吳璘升太傅,封新安郡王,仍任四川宣撫使,改為判興元府(今陝西漢中)。次年八月,又改為判興州。乾道三年(1167)四月,再任光元府知府,兼利州路安撫使。五月,吳璘病死,終年66 歲,追封信王,諡武順。

吳挺(1138—1193),字仲烈,吳璘子,隨父從軍。紹興二十八年正月,時任興州駐札御前中軍第一正將的吳挺,在宋高宗召見後,升任“兩浙東路兵馬都監兼御前祗應”,留在首都“行在所”臨安任職。紹興二十九年,回川任添差利州路兵馬鈐轄,次年任利州東路興元府御前諸軍前軍同統制,後改任利州西路興州御前諸軍前軍統制兼主管中軍軍馬。在紹興三十一年的抗金戰爭中,參與收復西北三路的戰鬥,後任興州御前諸軍中軍統制、熙河路經略安撫使。

孝宗乾道中,吳挺又回到首都任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乾道八年出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

自吳玠、吳璘先後統率蜀兵達二十多年之久,紹興末吳璘病重時,有人多次提出將吳璘之子、鄂州諸軍都統制吳拱調回四川接替吳璘,由於許多人反對四川軍權形成吳氏世襲的狀況,而沒有回四川任職。淳熙元年(1178),吳挺建節,領定江軍節度使,並出任興州諸軍都統制,吳氏重又掌握四川的主要兵權。淳熙五年,兼任利州西路安撫使、興州知州。

光宗紹熙四年(1193)春,久病的吳挺請求致仕,但是,以太尉致仕的詔書還未到達,即已病死,終年56 歲,後諡武穆。

吳曦(1162—1207),吳挺子。淳熙五年隨父吳挺到首都臨安後被留在首都任職;淳熙十二年(1186),作為副使隨章森出使金朝。紹熙四年吳挺死時,吳曦正在和州(今安徽和縣)知州任上。慶元元年(1195)元月,升任建康都統制,後任殿前都指揮使,慶元六年春,建節領昭信軍節度使,又升太尉。

南宋皇帝對吳氏世握兵權存有戒心:“吳氏世職西陲,威行四蜀,列聖皆留其子孫於中朝,所以為慮者甚遠。”而吳璘之子吳挺、孫吳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權,吳挺是在宋孝宗準備攻金的思想指導下,才被放回川任興州都統制。當吳曦“久蓄歸蜀之志,朝廷不許”之時,適“會韓侂冑謀開邊”,收復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勳,吳曦“因附侂胄求還蜀”。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準備攻金的背景下,吳曦被任命為興州都統制兼興州知州。

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三月,程鬆任四川宣撫使,置司興元府,吳曦任四川宣撫副使,置司河池;四月,吳曦又兼陝西河東招撫使。南宋攻金戰爭已非正式開始,吳曦也派兵進攻金秦州地區;五月,南宋正式宣佈進攻金朝。金章宗面對南宋的全面進攻,決定爭取吳曦降金,蜀漢路安撫使、都大提舉兵馬事完顏綱在行軍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吳曦的詔書,遂至吳氏祖居地水洛城(今莊琅),“訪得曦族人端,署為水洛城巡檢使,遣持詔間行諭曦”,招降詔書中向吳曦明確表示:“若按兵閉境不為異同,使我師併力巢穴而無西顧之虞,則全蜀之地卿所素有,當加封冊,一依皇統冊(趙)構故事(指紹興和議)。更能順流東下,助為掎角,則旌麾所指盡以相付”,“曦得詔意動”。同年十一月,宋軍幾乎全線潰敗;十二月,吳曦降金,據興州自稱蜀王,金封吳曦為蜀國王,金章宗對誘降吳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稱“吳曦之降朕所經略”。次年二月,興州中軍正將李好義等衝入偽王宮殺死吳曦。吳曦終年46 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x1wk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