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鄴城遺址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鄴城遺址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日前,從臨漳縣文物旅遊局獲悉,鄴城遺址又有新發現,在鄴南城宮城區西北區域內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鄴城遺址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鄴城遺址位於臨漳縣西南20公里處,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鄴城“中軸對稱、單一宮城、功能分割槽”的佈局理念,前承秦漢,後啟隋唐,其創新性不但對隋唐長安城、明清北京城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還為古代日本、韓國不少都城建設所借鑑,考古專家稱鄴城遺址為東亞地區早期都城建設的“祖型”。

鄴城遺址包括南北銜接的鄴北城和鄴南城兩部分。鄴北城是曹魏時期曹操所建,是曹魏、後趙、冉魏、前燕四朝的國都。公元534年,東魏丞相高歡與孝靜帝元善見遷都鄴城,從洛陽移來40萬戶,造成鄴城人滿為患,就在鄴北城的南面續建了鄴南城,先後成為東魏、北齊兩朝的國都。鄴南城城牆整體呈弧形,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龜形城。

鄴城考古隊通過普遍勘探結合探溝發掘的方法,在鄴南城中央偏北發現了宮城。宮城東西約620米、南北970米,四面有宮牆遺蹟,其中東牆破壞嚴重。據《鄴中記》載鄴南城“宮東西四百六十步,南北連後園,至北城,合九百步”。鄴南城宮城區位於臨漳縣倪辛莊村,南部為村莊疊壓,北部位於漳河河道內,鄴城考古隊於2015下半年對宮城區的西北部進行了全面勘探和搶救性發掘。

鄴城考古隊何利群博士介紹,鄴城考古隊在勘探發現的一殿址北部正中和西北角佈設兩條探溝,前者確認了大殿北部寬約3米的卵石鋪砌路面,後者初步瞭解了大殿的西北角及外緣輔助建築設施。隨後,考古隊在宮城區西北區域又先後發掘了七條探溝和探方,瞭解了宮城北部殿址的建築結構和地層疊壓關係,明確了宮城西牆的位置、走向和跨度,這對探尋鄴南城宮城北牆位置提供了新的線索,確認了宮城記憶體在不同院落的圍合情況以及院牆的建築特點。

截至目前,鄴南城宮城區西北區域內已新勘探出6座大型殿址及多條道路、迴廊、圍牆、排水設施等遺蹟。出土文物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的磚瓦建築材料及青瓷、釉陶和紅陶質的生活器皿,同時各探方內普遍發現了早於東魏北齊時期的墓葬和窯址。

“這次發掘結果豐富了我們對宮城區範圍、建築佈局和文化層堆積的認識,確認了宮城內西宮牆及部分殿堂的位置和結構、宮內院牆及道路的走向和建築特點,為今後的大規模發掘和宮城區的全面保護以及鄴城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岩石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xdgd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