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它是根據物理學上磁學原理研製而成。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市)的軒轅黃帝發明的。西晉崔豹《古今注》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宋代劉恕的《通鑑外記》記載:“蚩尤作大霧,軍士昏迷。軒轅作指南車以示四方。”南朝梁沈約的《宋書·輿服志》有更為詳細地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士皆惑。黃帝令風后作指南車,以別四方。指南車,一名司南車。上有仙人,車雖轉而手常南指。”許多史書上說黃帝造的指南車是在車上站著一個木製的人,他一隻手舉起來,指著南方,任憑車子怎樣轉換方向,那隻舉起的手總是指向南方。當然這些還只是根據古代傳說記載的,還不是當時人記當時事。而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還是河南新鄭人韓非的《韓非子·有度篇》:“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韓非這段話作為國君怎樣才不受臣子的迷惑而能明辨方向:就像人走路一樣,由於地形地貌的變換,行人不知不覺地就迷失了方向,因此,要做一個司南以定其方向。它的作用和近代的指南針略同。

《韓非子》說“先王立司南以端夕”,“先王”很可能是韓王,也可能是泛指。“端朝夕”是正方向的意思,就是明確方向。這個記述是在公元前3世紀,實際上“司南”還要更早。與此同時的《鬼谷子·謀篇》一書作了這樣的記載:春秋時,鄭國人到遠處深山密林中採玉,怕迷失方向,便把司南裝在車子上,用它來指示方向。

至於“司南”是什麼樣子,張文彬編著的《簡明河南史》是這樣表述的:“司南用天然磁石經過加工製成的,象一把小湯勺一樣的東西,然後把它放在一個光滑的木盤上,勺柄即自動指向南方。”由此看來,在春秋時期我們新鄭人已使用了這種指南儀器。以後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萬畢術記》也有記述,不過沒有東漢王充的《論衡·是應篇》記述具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還證說: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勺形,勺底呈球狀,將其南極磨成勺子的柄,然後放在地盤上,盤的四周刻著“八幹”、“十二支”和“四維”二十四方位,盤子中央有直徑5釐米至10釐米磨得很光滑的地方用來放勺,使用時,將勺輕輕一撥,使之轉動,等勺停下來,它的長柄便指向南方。再後是北宋曾公亮著的《武經總要》記載的是:“指南魚”。沈括《夢溪筆談》則記載為指南針,說:“方家以磁石針鋒,則能指南。”由此可見到宋代“司南”已演化為指南針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vov6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