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河南抗日根據地 兩軍一部主力進軍中原地區

河南抗日根據地 兩軍一部主力進軍中原地區

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發動了旨在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以9.7萬餘人向河南地區發起進攻。由於國民黨軍的大潰敗,致使河南38座縣城和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軍侵佔。對此,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在河南地區組織抗日遊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根據地。6月23日,劉少奇、陳毅電示新四軍:“今後發展方向應該確定向河南發展,完成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7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發展河南敵後工作的指示,要求八路軍、新四軍要善於插入敵頑空隙地區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武裝和民主政權。

河南抗日根據地 兩軍一部主力進軍中原地區

開闢河南新區的工作從1944年夏秋季開始。7月,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復新黃河以東的水東根據地,開闢水西根據地,在14個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擴大了豫東根據地。與此同時,以新四軍第五師一部組成的豫南遊擊兵團也挺進豫中,在汝南、竹溝、信陽、舞陽之間建立了7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開闢了東西長達70餘公里、南北近百公里的抗日根據地,地方武裝發展到8000餘人。8月下旬,新四軍第四師主力從淮北區西進蕭縣、永城、宿縣地區,打退日、偽軍的進攻,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在豫西,太行軍區組成1700餘人的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後改為豫西抗日遊擊第一支隊),由皮定均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治委員,1944年9月南渡黃河,進入豫西地區,粉碎了日、偽、頑軍多次進攻,建立了嵩山、箕山兩個專署和偃師、伊川、臨汝、滎陽等8個縣抗日民主政權。10月,太嶽軍區組成豫西抗日遊擊第二支隊,進入隴海路新安至澠池之間的南北山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解放了新安、澠池、洛寧、陝縣等縣大部地區,解放人口100餘萬,收編地方武裝4000餘人,打開了洛(陽)西抗日局面。

為了統一領導豫西人民的抗日鬥爭,1944年10月,河南區黨委和河南軍區在延安成立,戴季英任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委,王樹聲任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指示他們:深入河南敵後,要以嵩山為依託,在三點兩線(三點指鄭州、洛陽、許昌,兩線指平漢線、隴海線)之間深入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發展人民武裝,溝通陝北、華北與華中的戰略聯絡,牽制日軍西進,保衛大西北,保衛延安,發展抗戰的大好形勢。

同年12月底,中央黨校100餘名幹部和晉綏軍區第六支隊一部,在河南區黨委負責人率領下,從延安抵達新安地區,與豫西抗日遊擊第二支隊會合,加強了豫西地區的力量。

1945年2月,王樹聲、戴季英率領陝甘寧邊區部隊組成的豫西抗日遊擊第三、第四支隊進入豫西,召開部隊和幹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關於開闢豫西的工作指示。隨後,將部隊編為河南人民抗日軍第一至六支隊。在一至六支隊的活動區域,成立了一至六地委和專署,及20多個縣委、縣政府。至此,河南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在河南區黨委和河南軍區的統一領導、指揮下,各支隊互相配合,協同作戰,粉碎日、偽軍的多次大“掃蕩”,取得了北嶽殲滅戰、緱氏鎮戰鬥、大冶鎮奔襲戰等戰鬥的勝利。抗戰勝利時,部隊已發展到2萬餘人。

開闢河南新區,是抗日戰爭後期中共中央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經過八路軍、新四軍的共同努力,開闢了豫西,發展了豫南,擴大了豫東,恢復了豫皖蘇邊區根據地,打通了華北、華中與陝甘寧邊區的聯絡,對於堅持全國抗戰,控制中原戰略要地,有著重要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zxmm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