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清代官服昂貴 想當官需自己掏腰包置辦

清代官服昂貴 想當官需自己掏腰包置辦

每月推出一個新展的旅順博物館,8月份新展主題是原創展覽“袞衣繡裳——旅順博物館藏清代精品服飾展”。本展覽展品是從旅順博物館館藏清代服飾中精選而出,展覽包括官服、常服兩個單元。分別展出了官服、鎧甲、常服、文武官員補子、頂戴花翎、官服衣料、常服衣料、荷包香囊等,多數展品為首次展出。

清代官服昂貴 想當官需自己掏腰包置辦

清代服飾是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史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繼“胡服騎射”與“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重大變革。滿族入主中原後廢除了漢族的冠冕之制,保留了更多遊牧民族的服飾特色,這種服飾明顯有別於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纖弱柔美的漢服特色,也直接影響了我國近現代服裝的發展和演變。

讓我們一起從往日的袞衣繡裳遺存中,找尋更為久遠的流變風雲。

現在熒屏上的宮廷劇多是清代劇,看多了也會對那個年代身臨其境。比如說,皇上覺得哪個朝廷大員辦事不力又不想殺了他,會冷冷地說:摘去頂戴花翎。

據展覽負責人韓相峰介紹,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帽上一種辨等級,明尊卑的標誌,在帽子的頂珠下有翎管,安插翎枝。現在很多電視劇裡關於頂戴花翎是偷工減料的:演員戴的頂戴上面的翎子只有一根孔雀毛,這在當時是不會出現的。因為當時的翎子是藍翎裡面加上孔雀毛,分出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幾個檔次,按照立功的大小來賞賜。所謂眼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暈,而且孔雀毛也不是一根,是厚厚的一把,尺寸圖案規定嚴,私自改變必重罰。

“頂戴花翎”之所以成為清代官員顯赫的標誌,是因為花翎極為貴重,唯有功勳及蒙恩的人方得賞戴。到了清中葉以後,花翎才逐漸貶值。道光、咸豐後,國家財政匱乏,為開闢財源,公開賣官鬻爵,只要捐者肯於出錢,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級的官銜。

為什麼清朝官帽上要戴翎子呢?向前推,一直到數千年前生活在關外的白山黑水滿族先民,因為崇尚“插雉尾為冠”,給了後世的追宗思遠的依據。

翎子是要插在翎管裡。既然是榮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翎管也就成為鑽營者下功夫的地方。清代官場上送重禮盛行“一套扳翎”的禮品:在禮品盒內裝有一隻翡翠扳指和一隻翡翠翎管。光緒末年,《燕京歲時記》中尚記述:“紅貨之內以翡翠石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價至萬金者”。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服飾制度最為龐雜和繁縟的時期。清代官服基本上分為三類,即禮服、吉服和補服。禮服是最隆重的朝服,用於大型慶典等;吉服,僅次於禮服;補服穿用場合很多,依補子紋飾不同而區分官階。

清代的官服繼承了明代蟒袍、玉帶、補服。其中補服制度嚴格,任何人不得逾越。製作補子的機構,是皇家專門織造綢錦緞的織造衙門,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用各種繡絲彩料,運用和繼承精湛的織繡技術手法,織繡出了譽滿天下的傳統服飾,如今這些補子已成了珍貴的文物和藝術珍品了。

清代官服皆須官員自行購置,甚至皇帝賞賜之物有些亦如此。比如清代皇帝常賞賜官員花翎,以示獎勵。這種賞賜,多數時候只是賜予其資格,花翎需要官員自行購置,其價格因眼數不同從數十兩到數百兩不等。賞穿之黃馬褂,有些情況下也是受賞者自行制辦。

清代官服所要求的材料多較為貴重,因此一般價值都頗為昂貴,而且更替也十分頻繁。所以為官之初,購置官服,對很多官員來說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很多缺乏經濟實力的京官不得不長年借用官服。曾國藩素以儉樸聞名,但是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說:“我仕宦十餘年,現在京寓所有惟書籍、衣服二者。衣服則當差者必不可少,書籍則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將來我罷官歸家,我夫妻所有之衣服,則與五兄弟拈鬮均分。”

旗袍、馬褂、坎肩是滿族衣著的“三劍客”,體現了滿族衣著的固有特徵,可謂“別具一格”。

旗袍,滿語叫“衣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清代衣著。滿族是馬上民族,旗袍也是為了便於上下坐騎、馬上動作,適應騎射的生活習俗。其左衽和束腰,不僅緊身保暖,利於馬上活動,而且使人自然體態得到完美的表現。同時,行獵時,可將乾糧、用具裝進前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常與旗袍配起來穿的馬褂,因它身袖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長袍外面,便於騎馬,故名“馬褂”。馬褂分紗、單、夾三種,短袖和長袖兩類。清初,流行於八旗軍旅。康熙、雍正朝以後,民間開始盛行,迎賓接客,遊行街市,都喜歡套上馬褂,以顯其文雅大方。較盛名的除“臥龍裝”馬褂外,還有“得勝褂”和“琵琶襟馬褂”。據《清稗類鈔》載:康熙年間,某相國北征,其母憂其文弱,給他縫製了一種長袖對襟馬褂。他感母恩,常穿在身。後被康熙皇帝發現,褒其孝心,賜名“阿孃裝”,後誤傳為“臥龍裝”,或“窩楞裝”。這種長袖馬褂,頗得滿族耆老的喜愛,滿族作家文康的小說《兒女英雄傳》裡就有許多這類“臥龍裝”馬褂的精彩描寫。

坎肩是吸納漢族優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來的。“巴圖魯”坎肩是京師八旗旗人最時尚的一種款式。“巴圖魯”,滿語意為“勇士”。其樣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裝有排扣,兩邊腋下也有鈕釦。這種巴圖魯坎肩穿著便利,外形灑脫、勇武。而且,當時八旗子弟常在它的兩邊的褲襤處,加上兩隻袖子,號為“鷹膀”,當八旗將士穿著這種帶鷹膀的巴圖魯坎肩在馬上爭馳時,這飄飛的鷹膀好像把英武的騎士帶到空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9de4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