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廢墟真相 探祕失落的黃金古城

廢墟真相 探祕失落的黃金古城

《聖經》中記載著一個盛產黃金和寶石的古城——俄斐。當俄斐的示巴女王來到耶路撒冷覲見所羅門王時,她被要求帶上“大量財寶——黃金、寶石”。據記載,俄斐的金礦是所羅門王難以置信的財富源泉。下面就和本站小編去了解一下傳說中的黃金古城吧。

廢墟真相 探祕失落的黃金古城

盛產黃金寶石的餓斐

大約10世紀時,盛產黃金和寶石的俄斐與東南非開始交往。那時,在東南非海岸的港口從事貿易的阿拉伯人開始購買黃金。到了16世紀,瓦斯科·達·伽馬率領的葡萄牙遠征軍入侵印度洋地區,佔領了非洲海岸的重要港口,控制了黃金貿易。從傳言中他們得知,在非洲內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礦,由一個叫莫羅莫他巴(意為金礦的主人)的國王統治著。公元1552年,葡萄牙歷史學家熱奧·杜·巴若斯說,莫羅莫他巴的要塞和寶塔都是“由巨大石塊砌成”,這些地方都叫西姆堡。葡萄牙人把這一名字與傳奇中的俄斐相提並論,但並沒有打算尋找它們。

他們當時只滿足於擁有這片海岸,壟斷這一地區的貿易。歲月流逝。隨著歐洲人在非洲沿海地區進行勘測、貿易和壟斷,一個個有關失落的文明古都的傳奇像嫋嫋青煙一般從非洲大地的東南端升起。直到19世紀中期,歐洲人開始從海岸向內地蠶食。他們對非洲內地的地理知識知之甚少,在他們的眼中,非洲是片“黑暗的大陸”,一是因為當時他們對這片土地瞭解甚少,認為它簡直是一片充滿著神祕色彩的地方;二是因為歐洲人把當時的非洲人看成是原始的、尚未開化的民族。當時歐洲人繪製的非洲地圖上,在內地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這使得遠道而來、夢想著到那裡探險的人們既感到困惑,但又欲罷不能。1847年,年僅10歲的卡爾·莫克,手裡捧的就是這樣一幅地圖。15歲時,他已下定決心要到非洲探險,以填補他手中這幅地圖的空白,哪怕是一部分也好!為了這個使命,他學習了生物學、地質學以及當地人的語言。他還大量翻閱了歐洲出版的探險文學作品。27歲時,卡爾認為他已經做好了探險的準備,但由於沒有官方的支援,也沒有足夠的裝備,他不得不在一艘德國貨船上當船員才踏上去非洲的路。

這艘船把他載到南非東南部的德班港口,當時的德班還是英國的殖民地。6年多的時間中,在朋友的捐助支援下,卡爾徒步穿行於南部非洲。不像有錢的探險家,他沒有僱用當地的挑夫為他挑行李;他身著皮革套裝,出沒於羚羊藏身之地;他自己扛著27千克重的裝備,包括羅盤與六分儀、獵刀、毯子、洋鐵碗、書、筆墨紙張、獵槍以及兩支左輪連發手槍。身材魁梧、絡腮鬍子的卡爾,在穿越熱帶森林草原時的情景令人欽佩而又不可思議,他揹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只有一把大傘為他擋著火一樣的太陽。

辛巴威就是俄斐?

1871年9月4日,卡爾·莫克在馬紹那的非洲牧人家裡過了一夜,這個家就在今日被稱為辛巴威的國家。年輕的卡爾·莫克此時正對傳奇中消失的城市的點點痕跡如痴如醉,因為有人告訴他:大型石屋遺址就在幾小時路程之外!第二天一早,卡爾踏上坡度不斷增加的小路。前面隱約可見孤獨偏僻的青色小山,裸露的岩石隨處可見。卡爾越走越近,發現眼前這片露在外面的花崗石原來是一個巨大建築物的遺址。他在文章中寫道:“此時,矗立在我面前的是大約6米高的花崗石柱。再近一點,發現有一條粗石鋪成的小路通向裡面。我順著這條路,在一堆堆粗石、一段段殘牆、一叢叢灌木中跌跌絆絆地穿行,最後在一座塔狀建築物前停了下來。”卡爾估計,這塔大約10米高。使他感到吃驚的是,這些牆和這座塔都是石板砌成,而且石板切割得很精確,以至於鑲嵌得天衣無縫,沒有任何泥漿和石灰粘合的痕跡。

卡爾在文章中寫道:“那個夜晚格外寧靜,是那段充滿著無數驚喜發現的日子裡難得的寧靜。”卡爾深信,他已經奇蹟般地發現了《聖經》中盛產黃金和寶石的古城——俄斐!他把它命名為“辛巴威”。《聖經》上說過示巴女王曾經到過所羅門王的宮殿,所羅門王用黎巴嫩的檀香木建築他的宮殿。而卡爾發現,遺址中建築物的大門就是用檀香木建造的。至於在山頂所發現的那個圓形圍場,卡爾認為一定是示巴女王模仿所羅門的宮殿建造的!但是除此之外,卡爾並沒有發現示巴女王的任何寶藏。1872年3月,卡爾離開非洲回到歐洲,俄斐被發現的訊息也迅速傳遍了歐洲。後來的數十年間,探險家、尋寶者接踵而來,卡爾發現的這個廢墟成為考古學上的熱門話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dl00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