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王安石的女兒介紹

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王安石的女兒介紹

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王安石的女兒介紹

王安石辭妾是一個文言文故事,出自《邵氏聞見錄》,《邵氏聞見錄》是一本歷史筆記,宋朝的邵伯溫執筆創作。這本筆記共有20卷,前16卷主要記述了宋太祖開始的故事,期間更有北宋文人豪客歐陽修,王安石,柳開等人的故事,這些記載有助於後人全面瞭解北宋的古文運動,包括其興起與發展。這本筆記中,對於王安石變法有著多篇幅的記載,更有發生於北宋年間的奇聞趣事。

王安石辭妾就是其中的一個片段,記載中主要講述了以下內容:1061年,王安石任知制誥,這段期間王安石可謂是順風順水,家庭和諧,兄弟都已成家立業,家中負擔減少,他自己的事業也是如日中天,不僅當知制誥還兼工部郎中,糾察在京刑獄,俸祿高職位好且有升職機會。

王安石一夜步入上層社會,王安石的妻子吳夫人就思考著活了這大半輩子,現在日子好過了,也該享受生活了,讓他體會體會什麼是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於是吳夫人就花錢買了一個小妾送給王安石。王安石見到這個女子很好奇就問:你是誰?那女子說是夫人花錢買來讓她侍奉王安石的。王安石細細追問,發現這名女子的身世與來歷。這女子本是官員之妻,丈夫在朝中任職,監督運米,不巧運米時船沉了,就要如數賠償這個損失,於是全家人變賣家產來還債,但是還不夠,無奈賣妻湊錢還債。王安石聽完問明多少錢後,連錢帶人都還給了那名官員,夫妻兩人和諧生活。

從王安石辭妾可以看出王安石為人仗義,遇事為他人考慮,不殖貨利的高尚品格。

王安石的女兒介紹

歷史記載中王安石共有4個後人,1個兒子和3個女兒,最終存活下來的只有兩個女兒。

唯一的一個兒子早夭了,1055年,王安石的兒子出世了,有了第一聲啼哭,那時王安石任群牧判官,但是這個兒子是很短命的,1057年就去世了,屬於早夭兒。

王安石的大女兒其姓名不詳,嫁給了吳安持,後來人們就常以吳氏稱之。吳安持是建州浦城吳充的兒子。

王安石的二女兒後人稱她為蔡氏,嫁給了蔡卞做媳婦。

王安石還有一個女兒,但是也是早夭兒,1047年出生在鄞縣,但是出生一年就去世了,悲哉。

關於王安石女兒的資料記載少之又少,其中有關於王安石早夭之女的資料,但是不知是屬於正史還是野史。

據傳王安石女兒名叫王堇,出生於1047年,那時候王安石還在任鄞縣縣令時期,王安石與夫人吳氏婚姻幸福,不多久就產下一女,也是王安石的第一個孩子。王堇這個名字可是有典故的,當時他們住的地方種植著木槿花,出生地又在鄞縣,於是為其取名王堇,小名叫做鄞女。這個女孩從小就聰明伶俐,還沒滿月就學會了笑,沒滿週歲就能丫丫而言了,這讓王安石夫婦喜出望外,從而對其也是寵愛有加。

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個女孩還未取名,只給她取了一個小名,叫鄞女,因為她在鄞縣出生,所以稱之為鄞縣的女兒,這個女兒出生沒多久就生了一場大病,病發去世。這女兒的死讓王安石夫婦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王安石將愛女葬在松林中,後來王安石任期滿要離開鄞縣,走之前還為其女兒,為鄞縣寫詩留戀,其中《解任別女詩》這首離別詩就是王安石寫給愛女的詩,整首詩讓人瀟然淚下。

王安石的墓位於哪裡

王安石於1086年病逝,享年66歲,死後王安石被葬在鐘山南麓東三裡的地方,也就是原先的寶公塔與草堂寺之間。王安石墓可以說的上是一個王氏墓葬群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除了王安石的父親王益和王安石的大哥王安仁沒有葬在這裡外,其他的王氏成員都是埋葬在這裡的,包括王安石的母親吳氏,王安石弟弟王安國和王安禮,還有王安石的兒子。鐘山南麓可謂是王氏家族的家族墓葬群了。

王安石墓前有華表(就是標誌或者裝飾用的大柱子),墳庵(設於墓地的廟庵),兩側種著樹木。明朝初期,鐘山南麓這塊墓地被朱元璋所看重,於是在這塊陵寢附近的古蹟都被搬遷了,其中王安石墓也在被遷的名單中。至於王安石墓最終被遷往何處了,說法歷來不一,一種說法是遷至麒麟門了,一種說法是遷回江西老家,也就是江西臨川。

但是後期陸續發現王安石墓的蹤跡。1509年,太監石巖在為自己建造墓的時候發現墓磚不夠,於是就近取材拆了附近的一座古墓來取磚,看到墓誌發現是王安石墓,但是這份資料中沒有明確記載這個墓的地址。

另有一種說法:民國初,在麒麟門考古出土一座古墓,其中的墓誌上寫著:安石三蒞江寧,卜居鐘山,子姓兄弟,多著籍焉。看其墓誌記載講述的就是王安石的生平事蹟,所以大部分人認為王安石墓遷至麒麟門處。但是奇怪的是在此處沒有發現任何陪葬品及文物痕跡。

第三種說法:王氏家譜中記載王安石墓遷到了老家臨川月塘中。

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

王安石不僅在政治上有作為,其在文壇也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一生作品豐富,更有不少千古佳句被後人所傳誦,王安石的作品有詩歌,有散文,每個作品均有其獨特的個性與想法,今天就給大家羅列下王安石名句。

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話出自《泊船瓜洲》,詩人借用“春風”來表現他的第二層深意,當時王安石被宋神宗恢復宰相之位,王安石上京入職,這無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重新燃起新希望,就像春風吹過,大地復甦之感。一個綠字將江岸兩邊的春色描繪的淋漓盡致,極富表現力。

2.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出自王安石的《讀史》,這是一首詠史詩,表達詩人對於後人對自己評價的憂慮,在當世當時都難以將一件事表述清楚,更何況是後世呢?古人留下的也只是糟粕,真正的好東西流傳不下來的,就像畫像再好的畫師也畫不出其精氣神。這首作品中,詩人憂己憂古人,從而起到警示作用,告訴後人史書記載也不準確,大家要相信歷史真相。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在詩中王安石讚美梅花的堅強與高雅,在嚴寒的冬日,它依然獨自綻放。從而情感昇華,從讚美梅花昇華到頌揚在逆境中努力奮鬥的人,這群人不畏強權,堅持理想,不放棄,奮鬥在第一線,詩人給予最肯定的評價。

王安石名句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王安石的故鄉在哪裡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人,1021年出生在臨川,那時王安石的父親王益任職臨川軍判官,此後王安石就跟隨父親一直生活在臨川。在臨川接受教育,到了年紀稍長的時候,父親調職離開,王安石也跟著父親一起宦遊南北,所以其故鄉是撫州臨川。

但是關於王安石故鄉說法也不一,一種說法是在臨川,另外一種說法是在東鄉。東鄉是在江西東鄉上池村,距離縣城只有25公里,在這裡人們發現了100多棟北宋時期的建築還有就是與王安石有關的十幾處遺蹟,據考古發現,東鄉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留存至今的建築大都有著明清風格,因為在明清時期進行過修建,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明清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1985年,東鄉村被列為省級旅遊風景區,到了2000年,被列為文物受到了國家的保護。其中較為著名的景點要數與王安石有關的了,包括荊公別墅,荊公橋,荊公世第門等多個遺址。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要以東鄉作為王安石故鄉的一種說法。

但是又有說法稱古時候的撫州臨川就是現在的江西東鄉縣上池村,但是終究還是眾說紛紜,在所有的文獻資料中,王安石的故鄉記載都是撫州臨川,但是後來隨著地域的劃分與更新,王安石的故鄉在古時候的說法和現在的說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與不同也是大有可能的。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與現在國家的教育方針可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先來看看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精髓所在。

一:王安石特別重視教育的作用,注重後天的學習與培養,所以他在任官期間,擴辦學校,注重教育與人才的培養。在教育方面,施行改革,反對死記硬背,倡導自主學習,這種教育方式無疑是進步和革新的。所以這種主張一經提出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這些保守派是儒學者,從小受到了儒家經典的毒害,對於這種創新性的學習思維和方式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

二:王安石注重人才的培養,王安石的思維模式無疑是先進的,人才才是國家之棟樑,一個國家的興衰與人才有著很大的關聯。社會的進步都需要優秀的人才進行鋪墊,這也是現在國家所面臨與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而這人才是通過教育培養出來的,足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王安石抓住了國家發展的根本。

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封建社會,所有人都是死記硬背四書五經,可謂是紙上談兵,而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則是讓學生們學文學武,全方面發展,對學習內容上也有實用性的規定,讓學者們將來能學以致用。

從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看現代,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就是現在的教育方針,可以說王安石在千年前就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及需要怎麼做,他引導人們改革需要創新思維,需要有務實的態度,需要有執著的精神,這也是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給我們現代的啟示。

標籤: 王安石 辭妾 女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lkrx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