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沒有硬傷的皇帝 霸陵選址 劉恆大寫的尷尬

沒有硬傷的皇帝 霸陵選址 劉恆大寫的尷尬

劉恆:沒有硬傷的男主

沒有硬傷的皇帝 霸陵選址 劉恆大寫的尷尬

漢文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好皇帝,他即位後,勵精圖治,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在他的統治下,百姓生活奔小康。寬儉待民、改革刑制、改善農民處境、減輕徭役、減省租賦……除了在治理國家上有一套,漢文帝本人也沒有什麼硬傷。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他:“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

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車騎服御這類的東西都沒有增添過;還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除此之外,他還《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劉恆的形象和口碑都無可挑剔。

霸陵選址:劉恆大寫的尷尬

惠帝

“昭穆制度”是宗廟制度之一,也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

昭穆制度要求“父為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在宗廟中的牌位以及墓冢的輩次排列中,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稱穆。這樣一來,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終異列,祖孫則始終同列,另外在墓地的葬位也同樣以此為準分為左右次序。

西漢共建造了11座帝陵,其中9個坐落在長安城北的咸陽原上,只有兩座位於長安城東南,一座是漢宣帝劉詢的杜陵,另一座就是漢文帝劉恆的霸陵。至於為何霸陵選址在此,專家推測這便和漢初仍被遵循的“昭穆制度”有關。文帝是劉邦和薄姬的兒子,已死的惠帝是劉邦和呂后的兒子,文帝和惠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同屬穆位,這樣在陵區內的位置便不好安排,文帝只得另闢陵區。

霸陵的防盜屬性

據史料記載,霸陵依原為陵,斬原為崖,鑿崖為墓。《史記·張釋之傳》載:“上(文帝)至霸陵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紵絮斫陳絮漆其間,其可動哉!’”

霸陵是漢孝文帝劉恆陵寢,有時寫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霸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鑿穴為玄宮的帝陵,對六朝及唐代依山為陵的建制影響極大。霸陵這樣選址和防盜方面的考慮是分不開的。

據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無封土可尋,內以石砌築,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建有寢殿、便殿,還有排水系統。

劉恆一直是個節儉的皇帝,他極力反對厚葬,留下了“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的遺言,還曾下令:“置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為飾”,但這種薄葬可能只是相對其他皇帝而言。西晉末年,長安尹桓、解武等數千戶饑民“盜發漢霸、杜二陵,多獲珍寶”,寶物之多令晉愍帝都驚奇不已,而修建過程中,霸陵的工程也挺浩大。

漢文帝男寵鄧通如何脫穎而出?

鄧通因其性情誠謹,擅長划船,被徵召到皇宮裡做了黃頭郎,專職掌管行船。一次,文帝做夢想上天,卻無論怎樣都登不上去,這時有一個黃頭郎從後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頭看到黃頭郎的衣帶繫結在背後。夢醒後文帝前往未央宮西邊蒼池中的漸臺,想尋找夢中推他上天的黃頭郎,正巧看到鄧通衣帶從後面穿結,和夢裡一模一樣。文帝問他姓名,他答道姓鄧名通,音近“登通”。文帝聽後十分高興,鄧通的受寵之路就這樣開始。

一天,文帝的毒瘡突然發作,紅腫流膿,潰爛不堪,劉恆痛得鑽心,整天伏臥床上。鄧通也不管膿血有多汙穢腥臭,就張開嘴巴,對著文帝背部的爛瘡就吸,文帝的疼通竟然減輕了,文帝扭過頭一看,見是鄧通,大受感動。一天,文帝問鄧通:“你說天下誰最愛我?“鄧通說;“那自然是太子。”,這時太子劉啟進來問安,文帝便叫劉啟來給他吮瘡。劉啟對著劉恆潰爛的背,勉強把嘴巴湊上去,還沒碰到瘡口,就噁心嘔吐起來,這下文帝不太高興了。

劉啟聽說鄧通曾為劉恆吮瘡,從此記恨在心。幾年後文帝駕崩,劉啟即位,便開始對鄧通下手,他把鄧通革職,沒收他的所有家產。鄧通最後和乞丐一樣,身無分文,餓死街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pzg4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