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揭祕明朝滅亡後遺民在清朝都是靠什麼生活?

揭祕明朝滅亡後遺民在清朝都是靠什麼生活?

新舊王朝交替之際,總不缺少忠誠於舊王朝的人。比如,武王伐紂,滅了殷商。殷商賢臣箕子率眾遺民東渡朝鮮,不仕周王朝。

揭祕明朝滅亡後遺民在清朝都是靠什麼生活?

所謂遺民,雖概念並不確定,但起碼具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身處新舊王朝交替之際,不參與新朝科舉,也不出仕當官;其次,具有較強烈的遺民意識。

明清之交,明朝遺民以“不仕二姓”之態,在新朝選擇了體制外的苟且生活,並尋機反清復明。理想總是需要有現實的支撐,如何活下去的生計問題似乎要比恢復明朝大統更為迫切。

在舊王朝時代,士人可以通過科舉應試,出任官職,但“不仕二姓”的姿態讓他們不得不放棄這條傳統的生計道路。正如顧炎武所言:大難初平、宜反己自治,以為善後之計。

從實際選擇來看,明朝遺民多選擇了一下五種生計之路。

教書先生。讀書人可以憑藉知識謀生,也能受到尊敬,所以明朝遺民當教書先生的人有很多。教書先生分為三種:家塾、私塾、義塾先生。家塾就是到學生家裡教書;私塾就是自己租個院子或借用他房教書;義塾是富商顯貴或政府、家族倡議出資興辦的免費學堂。

從收入上看。鄉村教書先生年入不到二兩白銀,只能買米二石,收入極少。不過,除了銀兩支付外,也有用食物支付薪酬的。每逢節日之時,還能得到補貼。在現實中,教書先生要常年在外教書,家人也常有斷糧的危險,比如滇南遺民孔之裔雖為教書先生,卻“四壁蕭然”。北方的教書先生可能情況會更糟糕,甚至有家無長物的人拎著袋子向親友乞食。

耕作自給。中國以農業立國,士子若不科舉當官,最理想最常態的生活方式就是“耕讀傳家”。自然,遺民中選擇耕作的人不乏其人。遺民大儒孫奇逢便在明亡後率弟子躬耕自給,四方訪問學者。

清初生產力低下,靠耕種能勉強生活已經不易。若是遭遇荒年,力耕食貧在所難免。通過耕作投資獲得利潤的過程也極為緩慢,與工商業根本無法相比。

官府幕僚。不同於直接入仕清廷,但幕主畢竟還是清廷官員,所以難免遭到譏諷。在順治年間,遺民思想厚重,很多人不願選擇這條路。到了康熙時期卻風氣大有不同。選擇擔任幕僚的遺民也多了起來,而且在通過鍼砭時弊對清廷進行鞭撻改造,也不放棄漢人王朝的恢復,比如三藩大亂時,亦有不少幕僚前去支援三藩漢人權貴。這些人收入也頗多,通常是教書先生的數十倍,甚至百倍。

寫字賣畫。詩文書畫原本就是士人擅長的事情,也是許多遺民的生計選擇。寫字賣畫也僅能餬口。

懸壺濟世。古代沒有專門的醫學院,讀書人通常就充任了醫生一職。

寫字賣畫、懸壺濟世的遺民人數不如前三者多,此外還有其他生計方式,但都未成大然之勢。

總之,明遺民雖以“治生”為“本事”、“分內事”,但其“治生”觀念終不出儒家傳統規範。當著明清易代,漢族文化面臨中斷之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言人,明遺民不汲汲以“生計”為考量,而是毅然肩苛起傳承中華文化命脈的“道統擔子”,其精神價值不可泯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vop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