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新中國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新中國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進行閱兵和群眾遊行,隆重慶祝新中國誕生這個偉大的節日。8月,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了開國大典閱兵的通知,並決定步兵方隊由駐紮在天津楊村的二十兵團、後來被稱為“首都師”的二九九師為主力組成;炮兵、裝甲兵、航空兵則由華北軍區各兵種組成;第一次公開亮相的人民海軍前導方隊由安東海軍學校和華東軍區海軍組成。當確定閱兵總指揮的人選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幾乎不假思索地異口同聲說出了一個名字:聶榮臻!

新中國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為什麼黨中央要將開國大典閱兵總指揮的重任交給聶榮臻呢?除了他當時已身兼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華北軍區兼平津衛戍區司令員等重要職務外,更重要的是:這位南征北戰、戎馬倥傯的武將,具有一種不尋常的將帥風範。即使在硝煙瀰漫的崢嶸歲月裡,他也一絲不苟地注意著自己的儀表,綴滿補丁的舊軍服整潔、乾淨,風紀扣扣得嚴嚴實實,神清氣爽,儒將氣質,武將雄風。他率領的部下無一例外地具有良好的軍人素質。部隊入城後,中南海的警衛戰士一聽見聶榮臻咳嗽,就趕緊下意識地整理軍裝。由於將帥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使得進入北平的人民解放軍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擁戴和愛護,與先前國民黨的隊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對比。因此,黨中央將閱兵總指揮的重任交給聶榮臻,真可謂慧眼識英才。

新中國的開國大典選擇在1949年10月1日的下午3點舉行,是聶榮臻最先向中央軍委提出的建議。下午舉行,為的就是要防備蔣介石孤注一擲:空襲開國大典。至於3點這個特定時間,則是縝密計算的結果。國民黨用於轟炸的飛機是美製B-24轟炸機。這種飛機的時速是488公里,最大航程為3380公里。轟炸機的起飛地點是浙江舟山群島,和北京航距1230公里。如果上午從這裡起飛,B-24轟炸機可以在3個小時左右抵達北京,執行完轟炸任務之後,還可以安全返回。但如果下午起飛,轟炸任務雖還可以執行,但夜航能力相當差的B-24,可就別想飛回去了。10月1日下午舉行開國大典,這個訊息之前一直是絕密。直到典禮開始前5小時,才由當時的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向全世界發出公告。

果然,就在這一天,臺北蔣介石的官邸內,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已經打來過幾次電話了,但蔣介石一直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每一次,周至柔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校長,再不起飛,我們就不能按時到達了。”周至柔焦急地向蔣介石說出了最後的底線。蔣介石猛地站起身,對著話筒說:“任務取消。”周至柔大惑不解,但只能執行校長的命令。

用空襲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計劃,蔣介石與周至柔密謀了很久,也精心準備了很長時間。蔣介石為什麼在最後關頭取消這一計劃呢?因為他最終明白:即使破壞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他得到的只能是中國人民的更加憤恨和美國人對他黔驢技窮的蔑視。況且,如果把北京的古建築毀壞了,自己就與燒阿房宮的項羽和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無異了,這樣會招致中華民族的全體指責和唾棄,想偏安於小島也不可能了。所以,蔣介石最終放棄了破壞計劃。正是出於對蔣介石有可能孤注一擲冒險一搏的警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機全部帶彈受閱,這在中外閱兵史上是極罕見的。

標籤: 選在 開國大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x1kl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