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決定楚漢戰爭最後勝敗 竟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

決定楚漢戰爭最後勝敗 竟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

在楚漢戰爭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劉邦、項羽孰勝孰敗的關鍵,就好比擂臺上兩個僵持的力士,誰也摔不倒誰,旁邊一小個子,他的砝碼加之於誰,誰就能將對方打倒取得決定性勝利一樣,英布無疑就是兩個力士邊上的那位小個子。然而,誰能說動英布決定他最後的向背呢?有人,他就是謁者隨何。

決定楚漢戰爭最後勝敗 竟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

何謂謁者?《辭海》載:“謁者,官名。始置於春秋、戰國,為國君掌管傳達。秦、漢沿置……”可見,謁者是一個為國君傳達命令、通報情況、表達意願的官員,有點類似於現今的美國總統特使、聯合國祕書長特使。

據《史記·黥布列傳》載,漢王三年(前204),劉邦擊楚,大敗於彭城(今江蘇徐州),損兵折將,落荒而逃,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成功逃脫,總算大難不死。當劉邦逃到虞縣(今河南虞城縣)時,驚魂未定的他卻想起了九江王英布,他看看左右那些謀臣武將說:“像你們這些人啊,是不配與我共謀天下的。”想他用的是激將法。謁者隨何說:“不知大王何意。”劉邦說:“誰能為我去一趟淮南,說動九江王英布背叛楚國,投靠於我,只要他把項羽牽制數月,我奪天下就可萬無一失了。”於是,隨何請行。

隨何帶了二十個隨從,興沖沖趕到淮南拜見英布,英布卻只讓太宰招待他於驛館,一連三日拒絕接見。眼看事情要黃,隨何到底是謁者,既有口才,又有主意,他遊說太宰說:“我受漢王之命來拜見九江王,九江王卻藉故不見,必是以為楚強漢弱,心存猶豫。請太宰轉達我的意思,倘我所言合意,大王便聽,如果不合,大王可將我們二十人梟首市曹,以明大王背漢親楚之心。”隨後,英布接見了隨何。

隨何見到英布,開口就直奔主題道:“楚國憑什麼值得大王那麼親近?”

英布未覺得突兀,回答說:“寡人對楚北向而臣,情理之中,當然親近。”

英布當然會這樣說,不過隨何卻不這麼認為,他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一字一頓地分析英布對楚國的“為臣之道”到底是真心還是假相,他列舉了兩條:

一是項羽攻齊,項羽自己還身先士卒,英布作為臣子,更當傾巢而出,為楚軍先鋒,但實際上,英布卻只派區區四千人去,這哪是“北向而臣”的樣子?

二是劉邦攻彭城時,項羽尚在齊國,英布作為楚臣,當統兵渡淮,救援彭城,但實際上英布卻坐擁萬軍之眾,垂衣拱手,冷眼旁觀,這哪是“北向而臣”的樣子?

這兩條“鐵證”,足以證明英布事楚不說是假心假意,但至少是三心二意,不是全心全意。接著,他又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向英布分析當前的漢、楚兩國的形勢,詳細證明了兩點:

一、從當前戰況來看,“楚兵不足恃”;

二、從人心向背來說,“楚不如漢”。

這兩點揭示了英布因強懼楚、因弱背漢的認識誤區。

最後,隨何才將漢王派他出使的“謎底”揭開,希望英布背楚從漢,只要英布背楚,項羽必會發兵進攻,便可將項羽牽制住,如此,只需數月,漢王就能戰勝楚王,漢王奪取天下則指日可待。同時,他還表達了劉邦的承諾,說事成後,“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英布)”。

隨何一番話,真是說得英布一愣一愣的。聽完後,英布回答了三個字:“請奉命。”很乾脆。

隨後,英布叛楚歸漢,使楚漢戰爭的形勢陡然逆轉,為劉邦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隨何勸說英布有理有據,分析透徹,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的確見智見勇,不愧是漢王身邊的著名說客。然而,儘管隨何智勇雙全,但要說服一位擁有千軍萬馬的將軍王背信棄義投靠敵人,光靠一張靈動的嘴是不足以成功的,此將軍王內心必有反叛的動機,必有深層次原因,這才是根本。那麼,英布內心對待項羽到底有何想法和態度呢?

細細梳理英布的經歷,會發現英布對項羽貌合神離確是有其原因的。當年,他雖與蒲將軍一起投奔了項梁,但不久後他們都奉楚懷王熊心為君,項梁為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項梁死後,懷王遷都彭城,英布一直都隨侍在懷王左右保駕,當時的地位與項羽相差並不遠。楚軍北上救趙於鉅鹿,宋義是上將,項羽是次將,英布為將軍,地位雖有點上下,但都在宋義麾下,只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並無君臣關係。項羽軍前謀殺了宋義,取而代之,英布作為其麾下將領,對項羽此舉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感的。綜上所述,項羽與英布地位相當,經歷相似,功勞也無太大差別,英布對項羽若要以臣事之,心理層面是有難以逾越的鴻溝的。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正如隨何所分析的,英布助楚攻齊不力,漢王破彭城時又冷眼旁觀,這哪是以臣事君的態度?

一邊有漢王使勁的拉攏,一邊有隨何賣力地勸說,加上英布對楚的貌合神離,於是,引誘英布背楚從漢的事最終塵埃落定。

不過,無論怎麼說,此事的關鍵還是隨何,是他那張巧舌如簧的嘴,完成了這樣一個先前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3ooyrr.html